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牧草尤其是三叶草属和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因化学结构与动物雌激素相似而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适量的植物雌激素具有促进家畜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但家畜采食过多,则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反刍家畜繁殖功能的紊乱.然而,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在植物生育期变化幅度大,且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态和栽培管理等,这些因素可能提高或降低豆科牧草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对豆科牧草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以在畜牧生产中利用植物雌激素有利的作用和避免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为豆科牧草,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动物所需的氨基酸、消化能、代谢能均优于其他科牧草。豆科牧草根系发达,有根瘤可以改良土壤。根系发达,茎叶繁茂,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水固土的良好植物。其花量大,蜜源丰富,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从豆科牧草的种类成分、营养性、适口性方面概述了我国的豆科牧草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豆科牧草中102属植物有较好的利用价值,文中列举了有价值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5.
概述我国豆科牧草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豆科牧草的种类成分、营养性、适口性方面概述了我国的豆科牧草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豆科牧草中102属植物有较好的利用价值,文中列举了有价值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6.
一些豆科牧草苗期超弱发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些豆科牧草的植物超弱发光特征。植物超弱发光部位随苗龄而变化;不同豆科牧草的发光总量不同,并随光合作用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种子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和它在苗期的植物超弱发光相关:它与棕榈酸及C_(14-18)~0的含量间呈负相关;和C_(16-24)~(1-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131、r=-0.9015及r=0.8976。  相似文献   

7.
主要栽培牧草营养动态及适宜利用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牧草30个品种为材料,用常规分析法、范氏洗涤纤维分析法、酶分析方法测定评价了主要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分析比较其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牧草适宜利用的生育期.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总纤维(OCW)含量低于禾本科牧草,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豆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不大,而禾本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明显.豆科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高消化性纤维(Oa)含量禾本科牧草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总体上豆科牧草消化率低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营养价值大部分呈现随生育期进程阶段性下降的趋势,而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从营养期到开花期表现急速下降.综合分析获得高品质饲草的适宜利用时期,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为营养期,少部分在整个生育期均无大的差异;豆科牧草在营养期,开花期及营养期或成熟期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 对处于开花期的9个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显示出所采集的植物样品耐酸纤维、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每组植物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草地牧草中Antinutritive的木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酸土牧草[为何是莎草科植物和灯心草类尚不清楚]、杂草和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9.
刈割对豆科牧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根据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草地刈割对豆科牧草影响方面的论述及研究结果,分析了刈割对豆科牧草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生产力、品质及贮藏物质的含量和分配、光合生理生态、根系形态和土壤微环境以及植物种群和植物体内酶含量等的影响, 得出适宜的刈割能促进豆科牧草的再生和分蘖(枝),提高产量和改善营养价值,有利于草地植被结构改善,提高优良牧草的比例.为确定合理的刈割制度,保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刈割的不利影响,对草地合理利用、草地刈割机制认识和人工草地建植等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4种牧草不同生长期C、N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梅  杨惠敏 《草业科学》2011,28(6):921-925
摘要:在甘肃庆阳(降水量517 mm)和榆中(降水量350 mm)的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豆科牧草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Longdong)、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以及1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主要生长期的C、N含量及计量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牧草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全氮含量随生长期呈降低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低,叶全氮含量高于茎和根;C/N随生长期呈增加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高,叶C/N低于茎和根,禾本科牧草C/N高于豆科牧草。榆中一年生黑麦草C/N高于庆阳,而豆科则相反。牧草C/N随生长期的变化与不同植物不同阶段C同化和N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主要栽培牧草营养动态及适宜利用时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牧草30个品种为材料,用常规分析法、范氏洗涤纤维分析法、酯分析方法测定评价了主要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分析比较其动态变化,了不同牧草适宜利用的生育期。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总纤维)OCW)含量低于禾本科牧草,低消化性纤维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豆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不大,而禾本科牧草胡生育期变化明显。豆科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2.
李旭谦  陆福根  辛有俊 《青海草业》2013,22(2):47-52,56
青海省天然草地分布广、草地类型多样,草地植物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蓼科、藜科等植物为主,且绝大多数植物家畜可食,是一个丰富的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库。尤其是莎草科的植物其牧草品质良好,营养成分含量高,极具开发利用的潜力。因此,在积极保护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优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殖技术》2008,(5):49-50
由豆科饲用植物组成的牧草类,又称豆科草类。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与根瘤菌共生,能固定大气中的氮为自身提供氮素营养,并提高土壤肥力,常兼用作绿肥和蜜源植物。分布于全世界。主要有苜蓿、三叶草、草木犀、红豆草、紫云英等属,其中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是最优良的牧草。多为长日照植物,要求充足光照,  相似文献   

14.
补播对草地植被影响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综述了有关补播对草地植物影响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补播与草地植物之间的关系。补播能增加草层的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善草群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减少有毒有害植物。经补播牧草尤其是补播豆科牧草,能使草地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等有所提高,使草地植物群落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草群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5.
豆科牧草在畜牧生产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境内分布范围极广。在豆科牧草的栽培中,扦插繁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手段,主要包括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繁殖方法。但豆科牧草种类繁多,扦插繁殖技术各有不同。目前,豆科牧草嫩枝扦插领域的繁殖技术研究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限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规格插条的选择、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以及植物对生长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总结了目前关于豆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反刍家畜重要的粗饲料资源,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草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文章概述了我国主要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对肉羊的生理营养作用以及饲喂豆科牧草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豆科牧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樊江文  高永革 《中国草地》1994,(6):64-69,73
对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的固氮价值,影响豆科牧草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豆科牧草种的固氮能力及其固氮效益进行了综合探讨,指出应利用植物潜在的固氮价值更经济地进行草地生产。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地区豆科牧草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呼伦贝尔地区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掌握了该地区豆科牧草种类,所占饲用植物中的比例,主要属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营养价值和饲用特点等,同时还对豆科牧草的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几种优良人工牧草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占池  杜菁昀 《四川草原》2003,(1):26-28,4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早已为人所知。地球上植物固氮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它几乎和全世界化肥生产的氮肥一样多,生产上依靠生物固氮,提高植物产品产量、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巨大意义。豆科牧草是我区退牧还草和养殖业中解决牲畜饲料的主要牧草品种,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粗蛋白质含量及营养价值高,适口性佳,为各类家畜所喜爱,是广大农牧民喜欢栽植的牧草之一,所以掌握好豆科牧草的根瘤菌接种技术要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