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桑蚕削口茧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削口茧是制作桑蚕丝绵被的理想材料,而桑蚕削口茧的茧壳丝胶脱胶工艺对桑蚕丝绵被质量及成本影响很大,为掌握各种脱胶工艺并用于指导生产,笔者对高温高压脱胶方法、微波煮茧脱胶法与碱脱胶法等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19种脱胶试验,计算各种不同试验的脱胶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CXJ-02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是在CXJ—01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机械,其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容易,通过CXJ-02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选出的削口茧白净,工作效率高,是手工操作的20~25倍。  相似文献   

3.
<正> 在蚕业生产中,有一部分不能缫丝的蚕茧经合理处理可用来拉织成松软、洁白的丝绵,这对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城乡人民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拉丝绵按蚕茧的种类及操作工艺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水丝绵和干丝绵两种。凡是茧层结构无损的下脚茧如双宫茧、重柴印茧及丝厂选出的次茧都可拉织水丝绵;而茧层结构已损的下脚茧如削口茧、蛾口茧、鼠口茧及蛆孔茧等则适宜于拉干丝绵,当然也可拉织成水丝绵。丝绵的加工技术并不复杂,主要有制弓、煮茧、拉织三大工序。  相似文献   

4.
蓝荣文 《广西蚕业》1998,35(4):9-10
为解决蚕丝绵被生产中,削口茧人工除杂质工效低、污染大、除杂质不干净的问题,而设计和研制丁一种新型削口茧除杂质机。通过生产使用.证明该机设计精良.除杂效果好,工效高,性能稳定,使用安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利用桑蚕削口茧生产蚕丝被的工厂很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如何提高蚕丝被质量,根据本人的经验总结利用桑蚕削口茧制作优等蚕丝被的工艺与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家蚕有色茧丝胶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煮法和皂碱脱胶法测定有色茧的丝胶含量,为有色茧缫制彩色丝和丝胶的利用提供技术方法和科学参数,结果表明,水煮法测得丝胶含量为:黄茧24.31%、绿茧27.28%、白茧20.13%;皂碱脱胶法测得丝胶含量为:黄茧33.53%、绿茧32.81%、白茧26.93%。皂碱脱胶法比水煮法准确且脱胶完全;有色茧的丝胶含量比白茧高。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桑蚕茧评茧方法是剖削鲜上茧茧壳,用评茧仪烘得鲜茧茧层的无水恒量(习惯称干壳量),这是一个极不经济的办法,把大量上好的缫丝原料茧变为削口茧,使国家在缫丝原料和经济上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且目前养蚕、售茧千家万户,每笔售茧数量大大下降,削去的鲜上茧数量则成倍增加,实是一种浪费.笔者认为:不削茧壳直接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家蚕限性黄茧华系品种933×夏FB和限性黄茧日系品种934姬×854B在自然破茧和人工削茧两种破茧型式下,对蚕蛾的破茧率、死蛹或死蛾率、羽化率及母蛾遗腹卵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华系品种933×夏FB的羽化率人工削茧高于自然破茧,而母蛾遗腹卵率则相反,自然破茧高于人工削茧;日系品种934姬×854B的羽化率人工削茧略高于自然破茧,母蛾遗腹卵率则自然破茧的高于人工削茧。结论:自然破茧与人工削茧相比,存在诸多问题,目前仍不能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蚕种制造场是农业企业,主要生产季节为春秋两期。过去对种场人力未能充分利用。因此考虑到发挥余杭蚕农优良制丝绵传统,试制了丝绵。通过两个月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制造丝棉能改善种场经营管理与增加社员收入。制造丝绵有这些好处: 1.累积建设资金,我场茧壳除部分出售外,尚有混合茧壳1,404斤,其中蛾口茧206斤、白制口茧936斤、黄削口茧135斤、乌削口茧52斤、蝇蛆茧75斤。)全部作为试制丝绵的原料。共计制成甲级丝绵992斤,每斤按丝绸公司收购价格6.24元计,扣除工资与消耗材料,净收入比出售茧壳增加1,000元左右。 2.充分利用人力增加社员收入:在我场所属全丰社范围内,选择政治成分、技术能力较好,不参加田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环境中分离筛选出的产高活性胞外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C菌株,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实现对柞蚕茧壳的脱胶。采用单一变量法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脱胶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芽孢杆菌10C菌株对柞蚕茧壳进行发酵脱胶,在初始p H值为7、料液质量浓度为22 g/L、以玉米粉作为发酵液的碳源且质量浓度为15 g/L的条件下,35℃、150 r/min发酵18 h,柞蚕茧壳用微生物发酵脱胶后的脱胶率达到了13. 38%。柞蚕茧壳用微生物发酵法脱胶的效果与传统的碱法脱胶和酶法脱胶相当,且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削茧机研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削茧机改手工削茧为机械削茧。采用弹簧控制自动开合夹具、圆盘旋转送茧、蚕茧在垂直偏水平 40°时高速切削等技术 ,使蛹体在垂直向下时脱出 ,随后驱壳而实现自动切削和蛹壳分离。蚕种场试用 ,其削茧速度可达10kg/h ,伤蛹率低于手工削茧。  相似文献   

12.
家蚕平面丝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平面丝是人为打破蚕的正常习性,改变蚕营茧所需的条件,用平面状的吐丝床,迫使蚕儿在吐丝床上吐丝,吐成的丝叫平面丝或平面茧,平面茧脱胶后成平面丝,或叫平面丝棉.蚕儿吐丝完成后成裸蚕,化蛹后成裸蛹.脱胶后的平面丝松软、柔和、匀整,没有蚕蛹的异味,可制作高档丝棉被和服装;未经脱胶的平面丝可制成书画、绢画的丝纸.家蚕平面丝无论是脱胶前还是脱胶后都易于保存,不易变质.在蚕茧供过于求,茧价降低时,蚕农生产平面丝可以有看价而售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ZSC-901煮茧专用助剂在差原料茧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莲清 《广东蚕业》2005,39(3):43-44
ZSC-901煮茧专用助剂是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产品,我厂购进5升此助剂用于解舒率低、茧层缩绉粗、煮茧抵抗大的夏茧试验,以此对该助剂进行适应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一、理论根据好煮和不好煮的茧子,即煮茧抵抗弱的和强的,除同蚕品种有着一定的关系外,在同品种同季节的原料中,由于干燥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煮茧抵抗很大的差异。鲜茧及嫩烘茧煮茧抵抗弱的煮茧好煮,干燥程度偏老煮茧抵抗强的煮茧难煮,这是因为茧丝当遇到干热时,发散水份而收缩,同时丝胶被干固了,使茧丝的物理性质起了娈化,但以后遇着湿气时,则又吸收而膨化,因为藕丝丝胶是多孔性的,它在常温里持有非常敏锐的吸收湿气和排出湿气的特点,以及在温  相似文献   

15.
蚕茧的下脚料及用于制种后的剪口茧或蛾口茧,是很好的绢纺和丝棉原料.为充分利用这些原料,以提高下脚茧的利用价值.不少地方将蚕茧用水煮脱胶手拉方法制作丝棉,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拉得均匀,质量较好,但全是手工操作、花工较多,每人每天最多能拉丝棉0.8至1市斤.为了适应蚕种场大批剪口蚕茧加工丝棉的需要,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制种种茧保护时,一般认为:茧内蛹由于茧壳的保护,蛹体在茧壳内保护比削茧后的裸蛹,保护发育快。因此,生产上在进行两对交品种调节时,往往将发育慢的迟削茧,延长蛹体在茧内保护时间,相反,将发育快的早削茧摊入箔中裸蛹保护,而生产中削茧过早,蛹体较嫩,在削茧鉴蛹、复鉴摊蛹等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蚕种生产中的削茧工作,时间短、效率低、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一直困扰着蚕种业;文章介绍了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42745.0)一种电动削茧机的设计方案、结构、原理、优点与不足以及今后的削茧机发展方向,希望对蚕种生产中削茧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邓玉娟 《广西蚕业》2003,40(3):18-20
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削茧、鉴蛹工作管理措施。这项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削茧、雌雄蛹鉴别工作的不认真,造成的重大损失,对提高制种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现行家蚕品种限性斑纹的特点,在饲育期鉴蚕,种茧不削茧、不鉴蛹,采用蚕蛾自行破茧发蛾制种,与常规削茧、鉴蛹发蛾制种的过程进行了比较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削茧、不鉴蛹的相应技术管理配套措施,以期减少削茧、鉴蛹人工,提高蚕种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蚕种生产的省力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圆盘煮茧机上采用不同的煮茧工艺,并对比不同工艺所检测出来的洁净分,从而找出在圆盘煮茧机上提高洁净的最佳工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