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养蚕生产上常用漂白粉、福尔马林蚕房、蚕具的消毒。但漂白粉药性不稳定容易失效,不经过测定后使用,往往出现消毒不彻底,造成蚕病连续发生对生产损失很大。同时漂白粉还有刺激性臭味和对金属竹木等蚕具都有腐蚀性。福尔马林药剂刺激性很大,而且消毒要密封等缺点。近几年来我国科研部门积极研制了一些新消毒剂。1982—84年中国蚕业研究所对“蚕康宁”进行了实验室、农村中间试验及大面积应用试  相似文献   

2.
<正> 福尔马林在蚕业上应用非常广泛,凡蚕种场、催青室,蚕卵消毒等均需采用。近年来,由于福尔马林供应量比较多,所以,农村结构好的蚕室,以及小蚕集体饲育室也都应用。为了能正确使用这一药剂,使之充分发挥药效。我们将该药的历年试验结果、消毒原理、对蚕病病原体的消毒力、消毒方法,整理成以下几点,供各地在选择消毒法时作参改。一、福尔马林的消毒原理及对各种蚕病  相似文献   

3.
养蚕消毒防病药剂的选用黄伍龙(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消毒防病是贯穿于养蚕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养蚕消毒防病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种化学药剂达到防病治病。为此,蚕业科技人员先后筛选出漂白粉、福尔马林、石灰、氯霉素等消毒...  相似文献   

4.
覃海全 《广西蚕业》2010,47(1):10-13
针对我市新蚕区蚕农轻视消毒防病环节,养蚕管理粗放,导致蚕儿体质差、抗病能力弱,蚕病暴发,单产低、蚕茧质量差等状况,详述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技术,为今后蚕农克服消毒防病薄弱环节,增加养蚕收入,稳定蚕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它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欠收,重者颗粒无收。蚕病损失不但挫伤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蚕业稳定发展。如何控制蚕病发生,减轻蚕病损失,目前是摆在蚕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为了弄清养蚕消毒与不消毒和阶段消毒与否,对蚕健康性和单产的影响作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养蚕的蚕前、蚕中、蚕后每个阶段的消毒工作都很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赵毅  李勇 《四川蚕业》2007,35(1):18-18
蚕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养蚕科技化程度较低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改善养蚕环境,提高饲养水平,真正达到养蚕“三省、两高”(即省工、省力、省投资,产量高、效益高)的目的,应大力改造农村养蚕设施,建好小蚕共育室、省力化大蚕室外蚕台(棚),专用消毒池等专  相似文献   

7.
<正> 春蚕生产季节即将到临,为了有效地控制蚕病发生,减少养蚕损失,提高蚕桑生产单产、质量、效益,从而为丝绸工业增加更多的优质茧丝原料,为国家出口创汇,四川省蚕药厂和四川省雅安清漪湖蚕药试验场竭诚为广大蚕农服务,在1990年里,将向全省蚕桑生产单位和农村广大蚕农,充分提供养蚕消毒防病和防治桑虫的药剂。一、四川省蚕药厂(地址:四川省新津县)提供蚕药有:漂白粉、福尔马林、优氯净、甲醛防僵粉、优氯净防僵粉、灭蚕蝇和防治桑虫药剂等。(邮政编码:611430)(曾华明艾孝诚) 二、四川省雅安清漪湖蚕药试验场(地址:四川省名山县白土坎)提供蚕药有:蚕用聚甲醛消毒精粉,蚕体蚕座消毒药剂防病1号—89型,蚕用防僵粉、蚕用福尔马林消毒液、灭蚕蝇片  相似文献   

8.
消毒是预防蚕病的重要措施。彻底消毒,认真贯彻防病和科学养蚕的各项技术,才能确保养蚕无病高产。因此,解决消毒药剂的高效低毒,成本低易掌握使用,运、贮等都较方便的新药,是促进蚕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我们在南宁化工  相似文献   

9.
一、总則 为使养蚕及蚕种培育繁殖塲所的蚕种生产工作能够保証丯产提高質量,防止蚕病傳染蔓延,进一步达到彻底消灭蚕病的目的,特制定养蚕防病消毒规范。通过养蚕防病消毒规范的貫彻执行,要求在养蚕及蚕种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工作,能做到普遍合理,节約药品器材,发揮最大效果。本規范內容,应根据科學研究的不断进步和蚕业的发展形势,随时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0.
正蚕桑生产中消毒防病主要通过贯彻桑园管理,蚕前、蚕中、蚕后消毒等技术措施来实现养蚕无病高产的目标,目前消毒使用最多的是漂白粉、硫磺、甲醛、石灰,然而以上消毒药品存在如下弊端:漂白粉的强氧化性、腐蚀性会加快养蚕设施设备及蚕室的损坏速度,同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氯严重危害操作人员健康;硫磺在使用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对人的呼吸系统会产生严重影响,它还属于公安部管控药品;石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扬尘,极易吸入,危害健康。甲醛的毒害作用是众所周知。蚕业科研生产单位、蚕业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蚕农迫切需  相似文献   

11.
<正> 7月27—29日,陕西省蚕学会在西安召开了“高产养蚕技术学术讨论会”。来自全省科研、教学与生产等单位的代表共40人,陕西省科协、省农学会、省农业局、外贸局、陕西科技报以及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应邀派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开展了学术交流,共宣读十篇论文,大家密切联系实际,从改革养蚕技术,严格消毒防病,推行小蚕专室共育和科学培桑等各个方面,论述了在本省应如何实现无病高产的问题。讨论中,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认为,为了尽快做到无病高产,逐步实现蚕业现代化,当前必须从本省实际出发,认真的抓好如下几项技术措施:(1)  相似文献   

12.
正回山消毒和封园治虫是蚕桑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原蚕区养蚕、制种的时间长和程序复杂,比饲养杂交种更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感染,因此回山消毒显得更有必要。回山消毒是指蚕期结束后,对蚕室、蚕具、蔟室、产卵室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在原蚕饲养和制种过程,病死蚕和废弃物中的病源微生物大量存在,极易在养蚕环境中扩散。根据实验结果,真菌孢子的室内可自然成活2年左右,埋在50 cm的泥土,即使经过一年也不会全  相似文献   

13.
一、养蚕的准备工作消毒 养蚕前,蚕室、蚕具应先进行清洁洗涤,蚕具再经日光曝晒,蚕室四壁用石灰水粉刷,继而用漂白粉或福尔马林消毒.石灰水粉刷 用0.5公斤生石灰(新鲜未风化)冲2.5—5公斤水,配成稀糊状,然后粉刷墙壁和涂布地面.用石灰粉0.5公斤冲水10公斤,消毒蚕具.  相似文献   

14.
袁乐成 《中国蚕业》2004,25(1):29-29
用木盒饲育小蚕,是在80年代初期桃源蚕业科技工作者与蚕农一道从养蚕操作实践中创造发明出的一种小蚕饲育方法.与传统的蚕匾育相比,该方法具有省工、省叶、省房、省防病消毒药物、省加温费用、省蚕具成本等优点.以后又经过20多年的应用与改进,木盒育小蚕以其木盒制作简单,养蚕操作方便,消毒彻底,保温保湿,适合小蚕生理发育等特点深受广大蚕农喜爱.目前小蚕木盒育正在桃源县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宜宾发展蚕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蚕业生产的形势稳中有升,但养蚕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只有提高科技养蚕水平、扩大养蚕规模和搞好桑园林下地的综合开发,才能促进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小梅 《广西蚕业》2005,42(2):44-45
消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杀灭养蚕环境中的病原体,以控制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必不可少措施之一。养蚕生产中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按性质来分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两种;按消毒范围来分有蚕室蚕具消毒、蚕体蚕座消毒和卵面消毒三种;按消毒时期分有养蚕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和蚕期结束消毒三种。  相似文献   

17.
<正>1养蚕消毒的现状及问题西充县养蚕消毒的情况随养蚕责任制的改变、蚕业生产的发展变化,蚕丝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段,各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现分述如下:1981年至1985年期间,蚕桑局无专门售药机  相似文献   

18.
对宁南县1995—2013年养蚕户数变化的统计调查发现,养蚕户数随着宁南蚕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日趋减少,桑树抛荒面积逐渐增多;但是蚕桑生产规模在进一步扩大,户均蚕种饲养量在不断增加。通过分析养蚕户数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宁南县在新的形势下要培育养蚕大户,整合蚕业资源,依靠科技,稳步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规模化生产效益和进一步加强服务等发展蚕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危害蚕业生产最普遍、最严重的中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约占我国每年养蚕发病损失的90%以上.笔者经多年生产中探索,认为此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在于彻底消毒蚕具,而蚕具消毒效果最好的办法又是蒸气消毒法.根据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情况,为适应重点户、专业户养蚕的需要,改革了蒸气消毒灶,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和病因  相似文献   

20.
养蚕前后及养蚕过程中,对蚕室、蚕具等进行灭菌消毒,控制病原菌蔓延传播,是保证蚕季生产安定的重要因素。各种消毒药剂,性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在蚕区生产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消毒药剂使用不当,消毒效果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