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广团头鲂养殖甚为迅速,该品种已列入国内主要养殖鱼类之列。然而在北方地区由于生长期短,养殖团头鲂很难在二年内达到商品规格,因而影响了团头鲂养殖的推广。为加快团头鲂生长速度,提高上市规格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而加快对团头鲂这一养殖新品种的推广,我们开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在华南地区养殖规模较小,产量和效益不及长江流域,未能形成一套适合华南地区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制约了华南地区团头鲂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规范华南地区无公害团头鲂的生产环境,保证养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我们在调查广东省团头鲂养殖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华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是我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鱼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团头鲂的养殖产量、经济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加快团头鲂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料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吴江市水产养殖场鱼种  相似文献   

4.
<正>滆湖地区有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精养水面约15万亩。每亩一般放养一龄团头鲂鱼种2500尾,鲢鱼80尾、鳙鱼50尾,少量鲫鱼、草鱼苗种,亩产在1500千克左右。养殖全程使用配合饵料,这一养殖模式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在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养殖模式下,主要有以下病害。一、常见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夏花和一龄鱼种,成鱼养殖期间少有发生。夏花培育期间发病快、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养殖目前在池塘中以混养方式为主。由于受到饲料和鱼病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产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常规的养殖种类中,团头鲂经济价值仅次于青鱼,因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建鲤及团头鲂,投喂颗粒饲料及青饲料、建鲤平均产量41.25kg/m~2,增重倍数7.44;团头鲂平均产量30.56kg/m~2,增重倍数5.43。  相似文献   

7.
<正>一、团头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团头鲂,又称武昌鱼,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据统计(图1),从1991-2012年鳊鲂的养殖产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12年,鳊鲂产量为70.58万吨,比2011年增加了4.12%,产值约为125.56亿元。在全国范围来说,江苏省是我国鳊鲂的主要养殖地区,2012年鳊鲂产量最高的是江苏省、为18.00万吨,其次为湖北省、15.74万吨,第三为安徽省、8.84万吨。团头鲂养殖产业不仅在满足城乡居民的优质蛋白质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带动农业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8.
万兆锡 《齐鲁渔业》2005,22(7):23-23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我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淡水优质养殖品种。该鱼抗病力和适应性强,食性广泛,养殖水域广阔,易捕捞,肉鲜美,头部小,可食比重大,市场供不应求。但是,长期以来团头鲂在养殖过程中一直作为搭配鱼类,放养比例少,养殖产量低,市场价格处于稳中有升。莱西市渔技站为了探讨池塘主养团头鲂的最佳模式,承担了青岛市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团头鲂池塘大面积综合养殖技术”,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红旗水库网箱养殖团头鲂试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团头鲂其经济价值仅次于青鱼.由于池塘养殖团头鲂大多作为一种次要的混养品种,并集中在冬季起捕,故在养殖产量、上市季节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为提高水库的经济效益,丰富淡季鱼市场,实现均衡上市咱1993年起我们在湖...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原产于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中,体形与黑龙江的鳊花鱼相似,属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配合颗粒饲料。团头鲂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适合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过去团头鲂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驯化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团头鲂作为主养品种养殖,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屈文俊,陈万光,祖恩普(河南省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71000)团头鲂是一种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结构中,一般被搭配利用,生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产量和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1995年,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打破四头鲂传统养殖...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栖息在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因其肉味鲜美,可口而被誉为淡水鱼中的上品。1960年柯鸿文等对其繁殖与饲养进行了试验研究,她的研究结果证明团头鲂可在池塘条件下养殖,而且性成熟。为其人工养殖和推广奠定了基础。1964年开始在国内20多个省市推广驯养,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10%。主要团头鲂的单产可达到500公斤/亩左右。但哈尔滨地区团头鲂的养殖起步较晚,数量不多,市场上所见的团头鲂大多是从南方购进,自产鲜活鱼几乎见不到。之所以如此,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北方池塘养殖上缺少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虽然在哈尔滨地区也有几处繁育场,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鱼苗发塘率低,数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配合饵料饲养草鱼和团头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和团头鲂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在传统养殖方法中,草鱼常作为主养对象,给以草类饲料,故成本低,饲养问题较易解决。但对于缺乏草类或草源不足的地区,养殖也有困难。团头鲂虽为优良品种,但仅作为养殖的搭配品种,因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以江苏苏南地区团头鲂池塘养殖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无锡宜兴地区、常州武进地区这两个团头鲂池塘主养区域,以单个池塘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同一品牌饲料的4个代表不同团头鲂养殖模式的池塘,在同一个养殖年度内(2012年),依据其鱼种的放养模式、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全年的饲料使用量、养殖周期结束时的渔获量等数据,从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增重量、经济价值增值量以及饲料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团头鲂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探讨团头鲂池塘养殖模式与养殖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江苏常州通过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成鱼饲料对团头鲂从鱼种至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在3口5亩的鱼池中进行,每亩放养团头鲂800尾和白鲢100尾。经188天饲养,团头鲂从50克/尾长至平均462克/尾。团头鲂和白鲢的平均毛产量分别为387千克/亩和113千克/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5%。团头鲂对该豆粕型全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平均饲料转化系数为1.22:1。养殖试验的平均净利润为人民币705元/亩,平均投资回报率为34.5%。利用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进行团头鲂养殖,表现了团头鲂生长快、主动摄食和饲料系数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团头鲂是淡水鱼中优良的草食性鱼类,养殖团头鲂是苏南第二大淡水湖——滆湖的传统优势产业。滆湖面积约15 300 hm~2,湖区和周边水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水产养殖,迄今已发展近40年,滆湖地区的团头鲂养殖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团头鲂饲料生产和供应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是上海地区池塘中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但是,用常规的方法养殖,产量较低,规格又小,一般每亩精养塘年产商品团头鲂50千克左右,且规格都在250克左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为此,我们在1992年进行了“以商品团头鲂为主的高产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全部达到了试验的指标要求,并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原产于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中,体形与我省产的鳊花鱼相似,属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配合颗粒饲料。团头鲂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过去团头鲂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驯化养鱼技术的应用,团头鲂作为主养品种养殖,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草鱼、团头鲂是城乡居民最为习惯的消费品种,也是我省网箱养鱼重要的养殖对象。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国内已有许多报道,并显示出一定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产量不高,病害严重,饲料来源困难而影响规模生产等问题。为探索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的高产途径和养殖技术,我们于1998年承担了省水产局下达的《网箱养殖草鱼、团头鲂的试验》任务,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以备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自然条件本试验在南河水库进行,该库系上犹江第三级梯级电站,面积8km2,库容量528万m3,集雨面积2830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