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富优异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工作的基础,而种质基础的宽窄和遗传多样性的丰歉,则是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趋向于缩小农作物的遗传基础.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收集到的玉米品种资源约有 8万多份,其中美国和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各保存 2万多份,我国 15990份 [1].  相似文献   

2.
应用ISSR标记对32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3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在32份资源样品中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31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7.7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9.48%。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2~0.960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聚类分析表明,在L取值为D=0.68时,可将32份洋葱资源分成5类:第一类包括18份种质资源,主要以Yellow Sweet Spanish系统为主;第二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Bejo Daytona;第三类包括3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系统;第四类包括9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 danvers系统;第五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Danvers system系统。较好地揭示了洋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洋葱遗传育种和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方主栽燕麦品种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追溯其亲缘关系,并为燕麦遗传育种提供关键数据,对39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的15个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9份燕麦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7个质量性状中以粒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4,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35;8个数量性状中以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55。(2)聚类分析将39份燕麦品种的8个数量性状分为5个类群,类群Ⅳ为高产育种目标资源材料,类群Ⅰ可作为选育大粒型燕麦的亲本,类群Ⅱ为高秆品种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Ⅲ的有益性状不明显,类群Ⅴ为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科学》1992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我国唯一的玉米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2014年连续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国内外玉米科研动态、新品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应用RAPD对短季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短季棉在我国未来棉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已育成近200多个短季棉品种,但却未对其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则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29份不同年代不同生态区的早熟短季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使育种工作者更全面地了解早熟短季棉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基础,并且为指导早熟短季棉育种,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分子植物育种》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应用成果。从2003年创刊以来,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  相似文献   

7.
《作物学报》2012,(9):1656
《玉米科学》1992年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我国唯一的玉米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2012年连续3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玉米科学》主要报道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发生原因的分析,认为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单一化,抗病育种目标单一、缺少多抗性品种,耕作栽培制度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策略,即坚持以培育兼抗、多抗玉米品种为目标,加强玉米种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同时注重玉米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家玉米审定品种数据库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品种管理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概况和我国玉米审定品种数据信息的管理现状,阐述了利用Visual Basic6.0和SQL Server2000软件构建国家玉米审定品种数据库的技术方法,初步建成了内容涵盖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病虫性、全国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等相关信息,同时具备快速检索和应用功能的数据库,为我国玉米育种及新品种的管理、推广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骞  王进军 《种子科技》2023,(20):38-40
玉米抗逆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揭示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遗传因子,深入了解玉米抗逆性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调控网络。通过研究识别具有强大逆境适应能力的玉米品种,并为玉米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和科学依据,开发更具抗逆性的新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