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生石灰又当氧化钙,它是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水质改良剂和鱼病防治常备药物。池塘水体是养殖鱼类生活的环境,也是鱼类天然饵料的生产基地。“养鱼没有巧,饵足水质好”,“管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池塘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养鱼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质不好,即使有优良的品种,上等的饲料,充足的肥料,养殖鱼类也不能正常生长,也无法保证高产。因此,池塘经常合理施用生石灰,改良水质及底质,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培育池塘水质是一个复杂又细致的过程,农谚有“看水养鱼”,“调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总结了调节水质的重要性。特别是精氧池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管理尤其重要。加强高温季节水质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疫  相似文献   

4.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盛季节。由于天气露热,日照长,温度高,投饵施肥较多,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搞好夏季鱼塘的水质调节,是夺取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常用的水质调节方法有: 一、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水中的氧气,  相似文献   

5.
上海水产学院在进行池塘养鱼高产技术与理论研究过程中,由池塘养鱼教研室教师与渔业机械教研室教师协作,根据精养鱼池水质管理原理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及浙江菱湖等地群众养鱼的实践经验,研制成了一种对保证池塘养鱼稳产高产有重要作用的新型养殖机械—GSG—1型水质改良机。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于持续的高温,我地区的鱼池不同程度出现了泛池,导致部分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是各种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做好夏季池塘的管理特别重要,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养殖场户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王要是水质调节,养鱼必须先养水 夏季水质调节尤为重要,进入夏季,雨水较多,部分池塘水质较清淡.应在天晴后抓紧时间进行肥水工作.施肥应尽量选择生物肥料,将水质调肥调爽,使池塘保持较好的水质,也能够保证水中溶氧的充足.但今年比较特殊,持续高温,导致池塘富营养化,池水恶化,部分鱼池出现泛塘现象.这个时期是投饵的高峰期,残饵跟鱼类粪便较多,易引起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7.
“鱼儿离不开水”。水质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养鱼的成败得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水质是夺取池塘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驯化养鱼是一种以吃食性鱼为主体鱼,利用鱼的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池塘养鱼形式。驯化养鱼因其技术简单实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目前,驯化养鱼已成为北方地区池塘高产养鱼的主要形式。由于吃食性鱼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铵氮,而我国池塘大多缺磷。因此,池水的氮磷比例不适宜,出现氮多磷少的状态,磷成为制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而限制滤食性鱼的生长;同时,铵氮含量过高会恶化水质,影响各种养殖鱼的生长。为了改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池塘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盐碱地池塘养鱼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 因池塘水质问题而造成的鱼体生长缓漫、鱼病、泛塘死 鱼、鱼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较为普遍,水质问题已成为盐 碱地池塘养鱼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在天津地 区从事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对盐碱地养鱼 池塘水质的主要特征、产生不良影响及危害进行了总结 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水质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庆水产》1985,(1):44-45
一、养鱼的池塘有些什么要求?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所以养鱼先决条件是要有水。水与养鱼的关系很密切,如水温、水中的溶解氧、水质等,而且也与池塘的大小、深浅及周围环境有联系。要把鱼养好,产量高,是与良好的池塘基本条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发病的可能性加大,传播性加强。因此,夏季池塘鱼病防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调节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水中所缺乏的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一般的池塘养鱼技术要求,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era左右。  相似文献   

13.
凌剑 《内陆水产》2000,25(9):22-23
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 1倍左右。其原理是将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布局 池塘布局一般可分为两种:双池循环与单池循环。进行循环水养鱼的池塘面积以 1 500~ 2 520为宜,水深在 1.8 m左右,池坡 1∶ 1.5。双池循环的 2口池塘要求彼…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水型池塘养鱼生态系统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应用农业生态工程学原理,发展利用人工湿地等水质净化技术作为池塘养鱼水质管理策略,通过构建循环流水型池塘养鱼生态系统,建立具有水质保证、无公害和适于健康养殖的池塘结构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池塘鱼种、饵料,是高产的物质基础,科学的放养和投饵、精细的水质管理和鱼病防治,适时的间捕和流水微流水养鱼技术的推广,是高产的有效措施。对池塘养鱼I舶高产因子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池塘底质的改良,是冬季池塘修整工作的重要环节。池塘经过一年养鱼后,由于残剩饲料、肥料、有机物碎屑、死亡的生物体和鱼类的排泄物等不断沉积起来,加上泥沙的混合,池底积起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层淤泥影响池塘水质,因而,对养鱼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水香 《内陆水产》2005,30(5):41-41
俗语说得好“水好鱼好”,而水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施肥的适度与否,合理施肥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盲目施肥养鱼,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量掌握不好.以至于给养鱼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在池塘养鱼中应把握好如下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18.
唐文联 《内陆水产》1995,(12):16-16
池塘底质的改良,是冬季池塘修整工作的重要环节。池塘经过一年养鱼后,由于残剩饲料、肥料、有机物碎屑、死亡的生物体和鱼类的排泄物等不断沉积起来,加上泥沙的混合,塘底积沉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层淤泥影响着池塘水质,因而,对养鱼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健康养鱼是一个体系概念,涉及到养殖过程的方方面面,如池塘的调控、鱼类品种的选定、水质指标调控、病害的防治、养殖过程的控制等等,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现将池塘健康养鱼基本理念介绍如下。1池塘调控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就是指出了土壤在养鱼中的基础作用,首先做的就是池塘土壤的调控方面。1.1养鱼土壤选择底泥组成从一开始选择池塘的地理位置就应有所考虑,以便于之后水质调控的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池塘水质的改良滨州地区是沿海沿黄地区,盐碱地较多,由于其盐度较高,浮游生物量相对较少,水体清瘦,池塘生产力也相对低,鱼类生长慢,体质不佳。因此,盐碱地池塘养鱼的首要任务便是进行水质的改良。近几年来,在渔户挖塘改塘时,我们根据盐碱地水质变化之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