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C、N)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以山东鲁青青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处理在温度25℃、35℃,水分45%、60%、75%、90%下对土壤中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C、N在25℃,田间持水量75%培养时最大;中和牌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培养时最佳;NST型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时最佳;爸爱我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对温度、水分的适宜性较强,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田间持水量60%或75%。不同生物肥处理对温度、水分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施用对有机青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生物肥配施处理均可显著增加有机青菜产量、促进青菜根系生长;增产效果因不同生物肥种类而异,且在青菜移栽后15 d、25 d、35 d采收,土壤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方式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生物肥配施,有机肥、生物肥单施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适口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化肥施用量与垦粘1号产量呈正相关,施用磷酸二铵180kg/hm2、硫酸钾45kg/hm2、尿素225kg/hm2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产量差异显著;等量施化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产量提高;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肥能够使感官品质提高,风味提升,糯性增强,柔嫩性加强,皮薄无渣。  相似文献   

4.
王宝元  马二登  张庆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60-5062,5120
[目的]研究有机肥种类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土壤保育肥、精制有机肥及复混肥等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无机肥处理相比,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修复土壤肥、精制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烤烟农艺性状参数值.其中以复混肥处理增幅最大,采烤前1天,其最大叶面积和平均叶面积参数值分别比常规复合肥处理高47%和44%;各有机肥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其中以常规肥+抗病生物肥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分别下降8%和19%;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复混肥处理初烤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增加4%,其余有机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有机肥处理中,以复混肥处理烟叶经济性状增加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6%和8%.[结论]有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因有机肥种类而异,如何因地制宜施用有机肥以保障烟叶产量和改善品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物肥在西瓜、棉花及花生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生物肥在西瓜、棉花、花生三种作物上的不同用量和肥效试验,明确了生物肥在不同地力下的增产效果,探讨了生物肥、化肥、有机肥的科学配方.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荒地资源丰富,对这些荒地的开垦、改良和培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然要求。为了探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在黄河三角洲新开垦荒地地力培育和稻谷增产中的作用,于2017年在该区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稻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 CK:不施肥;CG:常规施肥;CGY1:常规施肥+有机肥2 250 kg/hm~2;CGY2:常规施肥+有机肥4 500 kg/hm~2;CGS1:常规施肥+生物肥2 250 kg/hm~2;CGS2:常规施肥+生物肥4 500 kg/hm~2。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较试验前显著提高,除CGS处理外较其它处理常规施肥显著降低,且处理CGY2降幅达34.06%。处理CGS2土壤Olsen-P含量较试验前显著提升,其余处理均有所下降;与CG相比,处理CGY2和CGS2土壤Olsen-P含量分别显著提升4.52%和25.38%。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均显著减少,与CG处理相比,处理CGY2和CGS2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降低了土壤全盐含量,土壤速效钾显著降低。与CG相比,处理CGY1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小,处理CGY2、CGS1和CGS2通过提高二次枝梗数和有效穗数,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提高幅度最高达40.27%。施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使稻谷籽粒长、宽及周长变短,投影面积变小,千粒重降低。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显著提升了稻谷产量,但对新开垦荒地肥力提升效果有限,必须与秸秆还田等其他培肥途径相结合才有望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13年生黄金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以木本泥炭类为原料配制的腐植酸钾、复合微生物肥及土壤调理剂等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堆肥配合基施对梨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含量和风味指数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堆肥相比,堆肥+木本泥炭、堆肥+腐植酸钾、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和堆肥+土壤调理剂等处理对果实单果重与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高果实总糖和各糖分含量,且堆肥+腐植酸钾和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效果最显著,但各处理对果实有机酸及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升果实风味,以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果实风味指数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与酸含量及风味方面综合考虑,黄金梨施用堆肥7.5 t/hm~2+复合微生物肥料3.9 t/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4种不同生物肥对花生的增产结果为:真农酵素菌肥>碧野有机肥>奥卡尼克生物有机肥>天缘生物肥。从不同用量处理看产投比,参试生物肥均为低量处理最高,真农为18.00,碧野为18.18,奥卡尼克为17.78,天缘为16.58。增值最高的也为各参试肥的低量处理,真农为2098.50元/hm2,碧野为1968.00元/hm2,奥卡尼克为1661.57元/hm2,天缘仅为438.00元/hm2。  相似文献   

9.
在有机种植条件下,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的施用对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有机冬瓜果实品质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肥的施用显著降低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施用有机肥提高真菌群落丰富度,二者均提高土壤真菌、细菌种群多样性;根区土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是优势真菌;复合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均降低厚壁菌门和芽孢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结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毛壳菌科和肉座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有机肥则相反。施肥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冬瓜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此,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可改变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有机冬瓜品质。  相似文献   

10.
陈伟  周波  束怀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8):3850-3856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果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添加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均可增加细吸收根量、细吸收根面积、土壤和根际可培养微生物量,提高土壤FDA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二者联合施用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对细吸收根面积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则不如生物有机肥处理;10%生物肥+6%生物炭、10%生物肥+3%生物炭处理细吸收根面积分别是CK的6.6和10倍,10%生物肥处理是CK的2.5 倍,6%和3%生物炭处理是CK的3.3和3.1倍,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细菌数量为CK土壤的3.32—10.23倍,放线菌数量为CK土壤的1.2—1.97倍,真菌数量为CK土壤的3.24—5.26倍,根际放线菌数量在生物有机肥处理后最高,根际真菌数量则在3%生物炭处理后最高。【结论】增加土壤炭可以增加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研究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干物质量、光合特性、经济效益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能提高烤烟干物质量、产值、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可提高烟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从而促进烤烟生长。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烤烟产量顺序为,绿色木霉生物菌剂处理最好,虾肽健叶水溶肥处理其次,有机碳液肥处理次之。穴施绿色木霉生物菌剂产值最高,为6.86 万元/hm2。与对照相比,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分别增加了23.1%~40.4%,19.3%~31.1%和15.4%~27.2%。  相似文献   

12.
生物肥对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酶是土壤生物活性的反映,对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有重要作用,其活性大小受施肥影响较大.采用水平复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拌种、拌肥、拌种肥(拌种+拌肥)3种方式,研究3种生物肥对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都呈抛物线变化规律,盛花期的酶活性最高.三种生物肥处理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都高于CK,比较三种施肥方式,所有拌种肥处理的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拌肥和拌种处理.表明生物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并且拌种拌肥相结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生物肥和氯嘧磺隆对水稻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生物肥在不同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对水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供试三种生物肥在不同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均可提高土壤细菌数量,生物肥Ⅰ可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生物肥Ⅱ在低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土壤放线菌数量与CK无差别,高浓度氯嘧磺隆(3μg.kg-1)胁迫下,可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生物肥Ⅲ在施用0.3μg.kg-1氯嘧磺隆时可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而氯磺隆常规浓度胁迫下,显著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在水稻成熟期,生物肥Ⅰ低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对水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无影响,高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土壤三种微生物数量减少。生物肥Ⅱ在低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对三种微生物数量无影响,高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可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生物肥Ⅲ在不同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对细菌数量影响不明显,高浓度氯磺隆胁迫下,显著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供试三种生物肥在不同浓度氯嘧磺隆胁迫下均可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生物肥Ⅱ解药害能力弱其他两种生物肥较好,有待于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寻植烟土壤中有机肥降解过程中土壤实现微生物活性最高的温湿度条件,以有机混合肥和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种植基地表层土壤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和供水条件处理,分析了培养周期内有机肥在降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S7处理(35℃,饱和含水量)最适合细菌生长;S4处理(25℃,饱和含水量)最适合真菌生长;S8处理(35℃,含水量70%~75%)最适合放线菌生长;S4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东北红豆杉幼苗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盆栽4年生东北红豆杉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光合特性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80%±5%与土壤含水量50%±5%处理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保护酶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土壤含水量在20%±5%时,东北红豆杉幼苗前14 d内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14 d后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保护酶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与土壤含水量80%±5%和50%±5%条件下差异显著。从光合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较高的水分条件对东北红豆杉幼苗影响不大,但干旱胁迫使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升高,使东北红豆杉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叶肉细胞利用CO2的能力降低,光合碳同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受阻。   相似文献   

16.
东北农田黑土蒸发量与土壤水分及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地掌握东北农田黑土水分蒸发量的变化规律,2007年8月开始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苗圃进行蒸发量测量试验,采用称质量法测量不同设置水分条件下农田黑土的昼夜蒸发量,并根据蒸发量与测量的气象因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土壤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蒸发量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之间差异显著.通常情况下,土壤白天的蒸发量大约是夜间的12倍,全天蒸发量集中在11:00-15:00,占全天蒸发量的60%~70%.土壤蒸发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其它气象因子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种不同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对玉米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相比,5个溶磷菌生物有机肥处理不仅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且还可显著促进玉米苗的生长,株高、叶长、叶宽和干重分别增加5.1%~33.8%、14.0%~38.0%、17.7%~37.6%和31.7%~177.1%。玉米植株磷、氮和钾的吸收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6%~366.6%、4.3%~143.7%和40.3%~226.3%。在供试的5种溶磷细菌生物有机肥中,以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P1的效果最佳,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P3次之,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P4和P5效果较差。这5种溶磷菌在土壤中定殖的总趋势是先下降再上升最后逐渐下降,定殖效果最好的是P4和P5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浸提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在3个光强下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并对其发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植株的化感物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效应,在无光照条件下各处理对发芽指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半光照和全光照,同时其鲜叶可作为白菜催芽促长的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玉米主栽品种久龙8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开展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发育进程、叶面积、植株干物质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反应不同。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壤相对湿度的偏差在±5%之间不会对玉米发育进程造成差异。玉米叶面积、植株干物重对不同土壤湿度反应明显,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0%,尤其中层(30~50cm)土壤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对叶面积增加为正效应作用,且对玉米干物质增加和玉米籽粒灌浆均有利,可使玉米果实重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