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蚕桑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在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中需要解决加工环节存在的产值及产品档次不高、经营主体意识不强、科技研发实力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东绸西移”的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也给广西的蚕桑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提出广西的蚕桑产业要做大做强加工链条,需要明确发展战略、实施“二次创业”、培强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玉成 《中国蚕业》2006,27(4):78-79
千阳县历经4年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阳蚕桑已发展成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蚕桑生产,提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创建西北蚕桑大县的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2005年全县有桑园3870hm2,年发种量占全省的4.4%。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建设蚕桑之乡步子在快速迈进的同时,也还存在着桑园投入不足、管理粗放、蚕农操作技能与标准化生产差距较大、生产设施与发展规模不适应等现象,形成产业规模不够大、基础脆弱、蚕茧质量不高、效益不很突出等制约蚕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为了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笔者在深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江苏省蚕桑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并在分析当前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完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各方利益的良性互动,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收购秩序等促进江苏省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蚕桑生产以其宜于发展、适应性强等特性,成为大竹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大竹县蚕桑产业不但具有传统优势,与一般大宗农产品相比,更具有一定比较效益优势,是农民增收的良好载体,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大竹县蚕桑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正确分析与认识蚕桑产业的定位和作用,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确保优质蚕桑基地快速建成,对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1大竹县蚕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海宁市面对严峻的蚕桑产业形势,以通过申报“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团队”“国家农业(蚕桑)产业强镇建设”等项目为契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为理念,以发展“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融合化”蚕桑产业为目标,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谋划蚕桑产业新突破,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蚕桑产业体系,不断建立完善产业链融合新模式,提升现代蚕桑示范基地功能,促进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发展,积极提升蚕桑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上林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桑蚕病虫害防治、加强小蚕共育管理、提高蚕茧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出台扶持政策、打造蚕桑文化等对策,以提高产业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确保上林县蚕桑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8.
正南部县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试点县、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示范县、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县,2017年全县在发种、产茧、蚕茧质量、蚕农售茧收入上都超过历史。但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部蚕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积极作为。1厘清南部蚕桑产业优势,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1. 1产业前景好蚕茧市场前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是大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为促进广西蚕农增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广西实施的相关蚕桑产业政策以及实施后取得的发展成效,分析政策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效果,并就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元化推动资源应用发展、加快蚕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等对策,以期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蚕桑产业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小蚕智能化共育工厂和3~4龄蚕自动化饲育工厂,推广了自3龄起地面饲育的省力化养蚕模式.进一步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继续推行产业规模化、小蚕共育全面工厂化、大蚕全面省力化、蚕农与合作社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以及提升产业技术服务质量和开拓产业多元化发展途径,力争成为全市的现代蚕桑产业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1.
淳安县鸠坑乡地处浙江省西部,与安徽省的歙县毗邻,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回顾鸠坑乡蚕桑发展的历程,除了政策激励和优质优价外,蚕桑生产科技进步与种桑养蚕技术普及是推动蚕桑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鸠坑乡的蚕桑生产发展,也对全县蚕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型,近两年来新推广的雄蚕试养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蚕桑产业发展推进会今天在仪陇召开,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农业农村厅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蚕桑产业发展问题。2017年在珙县会议上,我们提出蚕桑产业要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上取得突破、在规模化发展上取得突破、在机械化养蚕上取得突破、在高效桑园建设上取得突破、在科技支撑上取得突破、在主体培育上取得突破、在融合发展上取得突破的"七个突破"。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中间也召开了养蚕机械、桑树良繁及快速丰产等多次专题研讨会,这七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势头很好。  相似文献   

13.
龙头企业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促进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结合宿豫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比较系统地阐述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加快发展蚕桑丝绸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大做强陇南市蚕桑产业,对云南省保山市快速崛起的蚕桑产业进行了考察。总结了保山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宝贵经验,找出了陇南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与制度、政企联动、轻简技术、规模化生产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芒宽村康浪坝蚕桑专业组通过“四轮驱动”、“三心合一”,即“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行动、效益驱动”、“信心+决心+恒心=开心”,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议在保山市推广康浪坝模式,整合资源,实施蚕桑专业化,做强做大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6.
磐安县蚕桑生产是实施"生态富县"战略的绿色产业之一,自1996年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到1998年成立县蚕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在蚕桑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感到产业龙头的带动力不够强,产业基础不稳固,产业链条欠牢靠,具体表现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机制有待完善,蚕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有待提高,品牌化经营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永康市近年来快速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经验与措施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整区域布局、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抓好蚕桑典型户、依靠科技创新和特色等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8.
王印 《中国蚕业》2013,34(3):59-63
在对十堰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健全产业机制、加强桑园管理、争取项目资金、加强技术服务、强化综合利用、扶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促进十堰市蚕桑产业盘大做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绵阳市涪城区是四川省“10+3”农业产业体系蚕桑产业规划发展的30个重点县之一,优质蚕茧和生丝在国际茧丝绸产品市场享有较高声誉。为了发挥优势,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项目、资金、土地等系列扶持政策,以龙头企业引领,整合蚕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涪城区“千鹤桑田”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自2019年创建以来,由于经营主体有活力,机制新、运营效率高,推动了涪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祥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辉 《中国蚕业》2011,32(4):52-55
云南省祥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经几起几落,现已初具规模。但离做大做强祥云蚕桑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前祥云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优化布局、稳定发展、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等促进祥云县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