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从江河、湖泊、地下水、海水、沙土流失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节约用水,废水再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解决缺水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水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干旱、洪涝、水资源污染、缺水等异常水资现象严重威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2007~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水环境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影响上海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是人口因子和经济因子。②通过预测分析,根据上海市2035规划,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38亿m^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控制在22.5m^3以下,上海市水资源承载力可承载的经济活动的最大量为56354.25亿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意见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水体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变得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水污染治理的相对落后,我国已经出现了水质型缺水。浊度一直以来是水环境以及水资源领域的常规观测项目。主要利用均生函数模拟河流浊度的变化趋势以及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态势,寻求丹江河流浊度和TDS的变化规律。通过探讨丹江商州段水的浊度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内径流浊度和TDS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浊度和TDS的变化规律,为水污染如何控制治理提供依据,以及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有关意见和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睿 《绿色科技》2019,(16):126-127
指出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能够满足社会综合发展需求,以及水资源使用要求。为此,提出了应结合水环境资源综合质量控制需求,对水资源环境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结合具体状况增强对水环境资源的监测分析,并落实好有关措施的分析和判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指标进行明确,以增强对水环境监测质量的科学控制,实现对水环境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6.
漓江流域水资源危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漓江流域枯水期漓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漓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和大气的影响;流域内工农业与生活用水增加过快;上游森林的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地涵养水源能力弱;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水源林枯竭等方面。针对漓江水资源危机形成的原因,从保护漓江上游生态环境,节约用水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IS的近10年来汾河上游植被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09-114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研究区域植被的时空动态特征,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和必要基础。以山西省汾河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长时序的MODIS-NDVI数据和趋势分析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汾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NDVI平均值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汾河上游的边缘地带,而在靠近汾河流域的平坦区域,NDVI平均值越来越小;2)从时间上看,2000—2010年来汾河上游NDVI最大值呈上升趋势,NDVI随年份的增长率7.8%/10a,植被覆盖明显改善;3)2000—2010年来,NDVI趋势值增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的中部及中南部地区,NDVI趋势值减小的区域则分布在汾河上游流域的边缘地区;4)在不同海拔高度上,NDVI平均值随DEM值的升高整体呈显著的增大趋势,但是NDVI变化趋势随DEM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植被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该流域土壤侵蚀治理的理解,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介绍建筑中水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前人试验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统,从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对建筑可用中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汾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山西6个市。上游大部分地区属于土石山区,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耕地奇缺,分布有天然次森林。但是,由于过去追求粮食生产,毁林开垦,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介绍了汾河上游地区自然经济状况,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地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要统筹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某些学者“西北不缺水” ,南水北调主要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观点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协调 ,气候变暖将使北方干旱持续到 2 0 15年 ,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更干旱缺水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开发亟需调水 ,提出南水北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大西线调水是统筹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必由之路 ,并提出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应与大西线调水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哈尔滨市近3年的水资源状况,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540.55 m3,不足世界水平的1/4,地下水降落漏斗短期内仍无法恢复,且存在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质量恶化、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结构型缺水、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同时存在。从结构上,水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全国80%的水资源分布在占国土总面积36%的南方地区,20%的水资源则分布在占国土面积64%的北方地区。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6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至80%。从资源上,人均水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水质上,主要河流中Ⅰ类、Ⅱ类、Ⅲ类水只占60%,Ⅳ类、Ⅴ类、Ⅵ劣类水占到40%。  相似文献   

13.
陈亦晶 《绿色大世界》2012,(5):218-218,220
指出了随着苏州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州水资源的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造成水质型缺水。针对这一现状,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缺水型地区水资源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城市水质状况的相关指标构建了这类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的数值情况为例,借助层次分析法,得出了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滑指数法对上海地区未来5年的趋势进行了整体预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浙江省作出"五水共治"决策的同时,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省建设,水资源驱动因素分析也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TIPRAT模型,对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正向驱动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城市化率第三产业比值人口规模人均GDP生活用水结构生态承载力;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809、0.790、0.786、0.751、0.688、0.435;负向驱动因子为恩格尔系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其弹性系数为-0.221、-0.818;据此控制浙江省人口大规模流动,采取相应政策调整生活用水结构,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可以减轻水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保定市位于白洋淀流域上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是白洋淀上游各条河流的主要污染源。污水处理是现代化城市工业化和良好水环境的桥梁,决胜水污染治理,处理设施是治污关键。为此,针对保定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对提高流域治理污水现代化水平,改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充分探讨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对白洋淀上游流域水质量及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所带来变化和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改善白洋淀上游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针对“十四五”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辽河流域“十四五”期间存在水环境不能稳定达标,劣五类水体“清零”难度较大,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水资源匮乏,生态基流无法保障,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流域治理的机制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水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提出了辽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建议,围绕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坚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水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吕梁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多变复杂。介绍了吕梁山西侧黄河流域和东侧汾河流域以及桑干河上游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概况,提出了吕梁山地生态功能区植被修复与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北方地区园林绿化面临着严峻的缺水形势。我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状况与世界上最缺水的以色列相差无几。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位于世界第109位。我国669个城市中缺水的近400个,严重缺水的有108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桦南县向阳湖风景区的水环境的分析,概括现状情况和急需解决的水环境危机,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植被恢复水环境设计,利用植被的植物设计、层次、功能、生境、景观五方面的应用对水环境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