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FLAC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遵义县山盆镇李梓煤矿两层煤层开采例,模拟了在不同煤层间距下开采10煤层和12煤层后两层煤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对煤层开采后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煤层间距下开采两煤层,裂隙发育均逐渐变小但变化不明显,而煤层间距为40m后会形成贯通裂隙,从而得出一个安全的煤层间距大约为30m,不会造成贯通裂隙,也就不会发生突水事件而造成人员危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薄基岩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开采成为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阐述焦煤集团赵固一矿在厚松散层薄基岩(36~55 m)条件下上分层煤层开采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对于薄煤层而言,开采过程中面临着煤层薄、采高低、工作面空间狭小、采掘比例大、工作面巷道消耗率高、以及工作面条件变化显著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展开薄煤层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相关的采煤机械与设备,例如刨煤机,发挥刨煤机在薄煤层开采作业中的优势,使开采质量与效率能够稳定提升。文章从薄煤层开采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官地矿综采一队在北大巷33411综采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综合机械化跟顶跟底的方式开采,回采中经选煤及用煤单位反馈此工作面3#煤夹矸较多。为保证煤质,提高经济效益,决定采取逐步托伪顶跟底留顶煤开采的作业方式对此工作面进行回采。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约占1/3,防治煤矿瓦斯事故始终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文章阐述了由于矿井属于高、突矿井,瓦斯含量高、压力大,且在开采过程中又属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存在一层开采多层卸压,大量瓦斯涌向采掘工作面的特点,针对此特点介绍了地面抽采钻井增透技术,全方位构建井上下立体式瓦斯抽采模式及高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对杜儿坪矿的地理特点、地质构造、煤层结构以及生产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杜儿坪矿9#煤的开采概况,对开采技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而且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如何挖掘矿井潜力,提高出采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自然界煤层存在的条件会不停地变化,矿井正规开采后会留下大量的边角煤柱。结合兴隆庄煤矿、立新煤矿的边角煤现状以及社会现有的开采技术,对边角煤的有效开采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放顶煤走向长壁采煤方法中,为了减少采区自然边界煤柱损失,提高煤炭回收率,工作面有时成旋转式布置,给工作面回采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镇城底矿28112工作面收尾斜摆机头旋转开采技术获得成功,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的覆岩活动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近距离煤层开采中,煤层中间间距变化对采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位移变化及变形破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离煤层不同煤层间距条件下,覆岩下沉变形量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矿压显现随着煤层间距的减小而明显,该结论对于相关的煤炭开采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正逐渐发展成为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但是煤矿井下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亟需解决。文章对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对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与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需要很好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尤为重要的是井下采煤的顺序,从煤炭开采的主要形式出发,分别对煤层开采技术及采煤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实现煤层开采技术和采煤工艺的进一步集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巷道的布置会对煤层开采的安全性以及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根据各方面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巷道布置形式的科学合理选择。文章分析了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深部煤层的开采,其上覆水压力会有所增加,而水压越大,底板突水的可能性会越大。以杨庄煤矿Ⅳ1、Ⅳ2采区为例,在采区6煤底板灰岩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采区灰岩水的可疏降性,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从而保障Ⅳ1、Ⅳ2采区6煤的安全开采,为相似矿井太灰水疏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经坊煤业厚煤层开采时出现的煤壁片帮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得出了煤层厚度及推进距离与煤壁片帮的关系,有效指导工作面的后续生产,确保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为安全高效开采煤矿资源,采用经验公式预计、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单采10#煤层后和开采10#、11#煤层两层近距离煤层后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两值分别为44.46m和52.43m;采用数值模拟得出的两值分别为42.28m和51.57m,理论计算和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出的两值基本一致,并在实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对上层煤柱下综放沿空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地对下层煤开采时的围岩变形进行控制,严重制约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因此加强对上层煤柱下综放沿空回采巷道的矿压规律的探究十分必要。通过对汾矿集团某矿8902综放工作面的开采条件和地质条件的研究,并对上层煤柱下综放沿空回采巷道的矿压进行了现场观测,利用FLAC数值模拟计算对回采巷道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层煤柱与下层煤综放回采影响下引起沿空回采巷道的引力重新分布,导致回风巷道顶底和两帮发生很大的变形,有时移动量可达2 m,使回风巷局部断面不足2 m,对工作面的生产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根据上层煤柱下综放沿空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采取合理的措施(如减少区段煤柱宽度及合理布置回采巷道等),从而控制围岩变形和维护巷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传统村庄下的采煤方法,并在该基础上对提高煤柱出产率的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借此文内容,能够为村庄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工作面回采过空巷历来是技术研究上的一道难关。文章介绍了镇城底矿在煤层松软破碎、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通过预先调整工作面的伪斜和底板坡度、对联络巷进行加固、强化控制项板,并提出技术性的针对措施和优化工艺,分层次有顺序地实施每一个关键的步骤,快速安全地对工作面进行回采,联络巷(空巷)使煤矿产业技术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为开采同等条件下的其他煤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煤矿地质比较复杂,煤矿开采人员在进行综采工作面设计的时候,必须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来选取不同的调斜工艺来进行综采工作面的设计,提高煤层的资源回收率。主要对煤矿综采工作面调斜施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以同煤集团虎龙沟煤矿8503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GPS-RTK补以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地表36个测点进行了观测。基于数据处理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地表移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该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