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北盘江流域水系结构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20万地形图与1991年TM卫片结合,编制出北盘江流域1:20万水系图,并按Strahler定级法分级,揭示了该流域的水系结构特征,初步分析了水系发育与地貌、岩性等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北京市房山区1988—2006年的林火数据,结合背景地理数据,使用数盒子法计算了相关地理要素的分维数,研究了林火发生次数和地理要素分维数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林火次数与居民点和水系分维数变化趋势相反,而与道路和林区的分维数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贵州处在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的第二阶梯,是一个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省,喀斯特、红层丹霞、浅变质岩这3种地貌大面积分布。发育在这三大地貌景观中的上千条河流,是贵州自然山水风光的灵魂。苗岭南北的水贵州高原的河流水系,顺应自西向东倾斜的垄状高原山地的地势格局,向北、东、南三面呈扇状展布。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苗岭,在省境中南部作东西向延伸。苗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南、北盘江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整理、分析、报道;介绍了该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成绩和经验;对进一步开展该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黄家村小流域位于集宁郊区,平均海拔高1553米,流域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6平方公里。多年来,该地区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及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农、牧、林各业发展不平衡。为了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尽快使农民脱贫致富,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改善水土条件。  相似文献   

6.
森林植被的减少和水土流失的严重,是导致会泽生态恶化的两大重要原因。不能说森林植被的减少是生态恶化的惟一原因,也不应把水土流失的严重当作是森林植被减少的必然结果。而大量的,占土壤流失总量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是发生在农业用地中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上。因此,重点工程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坡耕地的治理是一大关键。会泽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地区东北部,全县总面积5854平方公里,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大小河流155条,较大河流为牛栏江、小江、以礼河三大水系。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0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4.5%,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土流失监测是掌握特定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对九洲江广西流域进行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水土流失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九洲江广西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向好的方向上发展,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8年度减少13.07 km~2,土壤侵蚀强度呈现出高强度向低强度转化的趋势。此结果可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河长制度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沂蒙山区水系分布状况、森林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进行了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林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原理,引入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先进营造林技术,设计了水系生态防护林带、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示范区建设,突出林业生态保护功能,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生产力,解决区域水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编制了喀什河流域生态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从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空间构型指数、斑块特征指数3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喀什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喀什河流域山地景观占全流域的88%。该区域的景观基质为山地景观;流域内部景观高度连接,生态系统稳定;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分布很集中,基本为连片分布,呈聚集状,镶嵌在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分维指数大,破碎度高;景观处于稳定状态,其中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最稳定,景观受干扰与斑块伸长程度都较小;从总体上看,喀什河流域的景观单一,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较低,景观优势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分水岭作为研究范围,在流域的基础上进行了民居聚落研究,先对海河流域的流域范围、气候特征、地貌特征、水系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其所处的文化亚区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区域范围内的民居聚落适应地貌与气候的技术特征,进而发现其生态文化特征,是将人居环境建设与保护自然环境相合,将城镇化进程与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字化地形图构建大山包羊窝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羊窝河流域DEM,利用DEM提取流域水系、子流域、汇流方向及汇流量.结合河道简化,用GIS模拟出羊窝河流域地表径流及筑坝后黑颈鹤适宜栖息生境动态变化.进一步研究羊窝河流域筑坝地点选择、筑坝高度与汇水量关系,为羊窝河流域湿地水文恢复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西宁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了从加快生态修复和提高综合防治效益两方面来恢复西宁地区的植被,遏制正在加剧的水土流失,使西宁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昔日的原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取的水系结构受尺度变化的影响,以贵州省息烽县内两个闭合流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与地貌侵蚀循环理论,研究了水系结构受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尺度放大的过程中,除较高级及次高级水道数量、水道形态无影响外,其水系网内部形态、结构特征值都受尺度效应影响而变化,且这种尺度效应在地形较复杂、高差相对较大的流域,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茹河流域长期治理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沙棘种植技术在茹河流域发展大片沙棘林,既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沙棘是茹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的先锋树种.有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耐践踏,适应性强,成林速度快的特点,沙棘种植的关键技术及沙棘产生的效益,在同类流域治理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了山东省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和林业生态现状,应用水系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造林技术,开展了重点区位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专项研究与专项规划设计,突出林业生态保护功能,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生产力,解决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康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中部,高峻雄伟的绵绵山脉纵贯全县。县境东部为中山山原地貌,西部为金沙江高山峡谷地貌。县内最低海拔1370米,最高4514米,相对高差3140米。金沙江在县内流程长达100.5公里。县内所有河流均汇入金沙江与雅砻江两大水系。东部为雅砻江水系,主要支流为永宁河和宁蒗河。径流面积2546平方公里,占全县径流面积的42.3%;西部为金沙江水系,支流有碧源河、拖脚河、子补河、金棉河、库脚河、  相似文献   

18.
孟珂  韩军青 《绿色科技》2021,(6):210-212
指出了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形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基于此,运用自然地域分异规律,选择地形要素分析了地貌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有利地形改造不利地形、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以期为农业区划和农业作物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1蒙新河狸保护的必要性1.1河狸栖息地破坏严重蒙新河狸主要栖息于乌伦古河水系,在查干河流域,开垦土地和修建水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河谷次生林,从2008~2016年未在该流域发现蒙新河狸(2017年5月,曾在该流域发现救护1只河狸,并检查后就地放归);福海县境内河谷面积大,因水库的修建和中上游用水量过大,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断流(2007年断流100多天),且河谷内农田面积巨大,天然河谷林破坏  相似文献   

20.
博湖至库尔勒公路建设项目区沿线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主要为开都河冲积平原地貌、湖滨地貌、沼泽地貌、沙漠地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以及中山地貌。公路建设在给当地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本文以博湖至库尔勒公路建设项目区为例,在对建设项目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以期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