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7—1988年在定西县李家堡乡推广良种畜禽的实践与体会,论述了畜牧业在旱地农业中的作用、地位、现实生产力及其潜在生产力,并对旱农地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发展旱农地区的畜牧业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发展集约持续农业是北方旱农地区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40余年旱农开发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所证实的现实选择。该区发展持续农业应该注意共生产力波动性,高强度投次效益迟缓性,结构调整时滞性及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差等循特点,正确处理旱地潜力与适度开发,高产与高效之间的关系。树立发展商品型高效旱地农业新观念,增加投入,,提高旱农集约度;挖掘优热产业潜力。加快产业高级化;在区域开发上,应实行梯度递进带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春小麦不同前茬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利用效率的研究,初步认为合理轮作倒茬不仅是培肥地力,解决旱农生产地区肥料不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充分发挥自然降水,协调肥水关系,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产粮食的有效措施。根据旱农生产区的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合理轮作倒茬对发展旱农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 ,其中真正能够保证完全灌溉的面积有限 ,旱农生产在全省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旱农地区水资源特点和高效、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对全省旱农地区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 河南省旱农地区农业资源现状河南省旱农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中部的广大区域 ,其中以豫西、豫北山地丘陵区较为典型。其农业资源的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 ,雨热同步 ,劳动力充足 ,但水资源贫乏 ,且多为丘陵山地 ,地形破碎 ,生产力低 ,生态脆弱 ,经济底子薄。区内年太阳辐射总量 450 0~ 50 0 0MJ/m2 ,≥ 1 0℃的积温42 75~ 4733℃ ,日照…  相似文献   

5.
长治市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旱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对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长治市旱农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农林牧综合发展、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及推广规范化的旱农配套技术措施等途径.构建可持续发展旱作技术体系,改善旱作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旱农地区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化隆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找出发展本县旱农的制约因素,提出旱农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旱地农业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严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社会经济条件比较贫困,发展中国家的旱农地区还有较大的人口压力,因此旱农地区的瞻养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的经验已表明,合理的政策、适当的投入和不断改进的技术措施可以使旱农的瞻养能力大幅度提高。 旱农科学与技术措施的突出特点是蓄纳降水,防止水分的非生产性损失,提高农作  相似文献   

8.
山西旱地农业发展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旱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粮食生产区位,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坡耕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草食家畜;利用产业化方式,加工转化各种农产品等实现旱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天水市发展旱作农业的必要性与发展旱作农业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主要旱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存在广阔的旱农地区,其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旱作农业技术对于旱农地区十分重要,文章对相关技术做出分析,并提出发展旱作农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农牧业经济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农牧业经济的特点。通过对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以及农业与畜牧业的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该区农业与牧业发展在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农业与牧业在产品的提供方面又存在着互补关系。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对农牧业发展起着负作用。在农牧并存是该区必然选择的前提下,发展农牧业经济必须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建立农牧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生态改善的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茅台酒有机原料基地旱耕地存在的土壤干旱、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土壤瘠薄等问题,分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潜力,提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强化固土蓄水综合技术,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农耕农艺保持型生态农业,广辟有机肥源,促进地力增加,提高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等持续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勤县种植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民勤县种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民勤县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农田肥力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延缓地下水位下降;实行种草养畜,强化农牧结合;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稻田养鱼对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效应以及对稻田土壤、水体和水稻本身生长状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共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西古浪县沙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媛艳 《农学学报》2011,1(9):41-48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畜牧业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根本途径,它的发展能够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本文重点探讨了以发展草食家畜为主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和综合生态畜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The expediency of aerobic microbiological fermentation of poultry farm manure for producing biofertilizer with a multifunctional spectrum of action and solving ecological problems in commercial poultry farming zones is shown. Data 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biofertilizer on crop yield and quality, soil fertility, and decomposition of oil pollutant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9.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信  万丹  印遇龙 《农学学报》2018,8(1):171-174
养殖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可提供有机肥原料,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因此是一个与人类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的产业,是一个既能影响土壤生态,又能影响种植业和人类食品安全的“承上启下”的产业。合理适度的养殖,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养殖业还存在加工比重小、技术落后、高耗低效等问题;同时,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科学合理地处理养殖废弃物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的紧迫任务。笔者回顾了养殖业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在养殖业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养殖业面临的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凝练出了国内当前养殖业废弃物处理的形势任务,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养殖是解决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对此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阴山北麓广大农牧交错区由于人口增加,草原低洼地已被开垦殆尽,近年来,草原上大量坡地被开垦为坡耕地。由此带来的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腮吾素嘎查为例,研究了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草原坡地开垦对土壤侵蚀、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草原坡地开垦后,土壤侵蚀严重,春季以风蚀为主,夏季以水蚀为主;②草原坡地开垦造成植被发生明显变化,猪毛菜、刺藜、黄花蒿、绳虫实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占据主导地位,而多年生优良牧草克氏针茅、羊草和冰草等相对较少;③草原坡地开垦使土壤肥力大幅下降,并且逐渐粗质化。草原坡地开垦第1年,土壤侵蚀量增加5倍以上,肥力下降30%,植物组成明显变化,开垦第4年,土壤肥力下降约50%,植被稀疏,此时已经不适合继续耕种,被大量摞荒。这些被摞荒的坡耕地由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剧烈,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而且成为沙尘暴源地,给北方的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保护基本草原必须严控草原开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