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烯效唑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冈优94-11为材料,研究烯效唑及其复配产品的使用方式和浓度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烯效唑浸种相比,干拌种的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0.04d和0.03,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87%、0.56%和0.44;干拌种较浸种更能增加秧苗茎基宽和单株平均根数,但秧苗根活力、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极显著低于浸种;干拌种和浸种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mg/kg和10mg/L。烯效唑的药效强于矮多壮,两者不同使用方式对秧苗生长的影响相反。  相似文献   

2.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下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品种、播期、密度和施氮量下小麦的产量,以20 mg/kg的效果最好,烯效唑的平均增产效应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早、迟播时增产效应更大,适宜浓度的烯效唑(10~20 mg/kg)与较高密度的基本苗(180~270×10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CK)、5、10、15、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 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万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颈段长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天时,浸种浓度为10 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天,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 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4.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 mg/L(CK)、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 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000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茎段长度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d时,浸种浓度为10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d,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15、30、45和60 mg/L)浸种处理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CK 0 g/kg、轻度盐碱3 g/kg、中度盐碱5 g/kg、重度盐碱7 g/kg)下藜麦苗期(播种后28 d)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轻度盐碱胁迫(3 g/kg)下均有所提高,以应对盐碱环境,缓解氧化损伤;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在中度盐碱(5 g/kg)处理下达到最大;藜麦幼苗农艺参数、光合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重度盐碱胁迫下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在重度盐碱胁迫(7 g/kg)下达到最大,说明盐碱程度的加深显著影响藜麦幼苗的生长。在同一盐碱水平上,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后,藜麦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且浸种浓度在15 mg/L时缓解盐胁迫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烯效唑干拌种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抗倒伏甜荞品种宁荞1号为材料,设置0、100、200和300 mg kg–1烯效唑干拌种处理,研究倒伏习性、产量、茎秆抗折力、倒伏指数、茎秆形态特性和茎秆解剖结构的变化,探讨烯效唑干拌种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烯效唑干拌种浓度的增加,产量、茎秆抗折力、第2节间粗、第2节间干重、节间充实度、机械组织层数、机械组织厚度、茎壁厚度、维管束数目和维管束面积先增加后降低,倒伏率、倒伏指数、株高、茎秆重心高度、茎秆鲜重和第2节间长先降低后增加。当烯效唑干拌种浓度为200 mg kg–1时,能有效优化甜荞茎秆结构,改善茎秆质量,减小倒伏风险,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张伟  邱强  赵婧 《作物杂志》2015,31(4):81
为了明确不同化控调节剂对杂交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以杂交大豆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7种化控调节剂,在初花期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调节剂对杂交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玉米矮吨及玉黄金均使杂交大豆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达5.2%~11.3%;其中,多效唑和烯效唑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矮壮素、玉米矮吨、玉黄金,而缩节胺和乙烯利增产不显著。施用增产的调节剂可显著增加杂交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分枝数、单株荚重、单株粒重,但对节数和百粒重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玉米矮吨、玉黄金等化控调节剂,可以提高杂交大豆叶片生理机能,均衡冠层发育,优化株型,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烯效唑浸种对谷子植株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永清  裴红宾  刘良全  王璐  苗果园 《作物学报》2009,35(11):2127-2132
以晋谷21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及根管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15、30、60和120 mg L-1)浸种处理对谷子地上和地下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具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使谷子根系数量、根系活力、根干重、根系总长度及茎粗与分蘖均明显增加,株高明显降低;此外显著降低了前期谷子叶面积,但后期发生逆转,表现出控前促后的效果;还对开花后谷子植株的衰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延长根系活力的缓降期,提高衰老期间根系和旗叶中SOD、POD活性,降低根系与旗叶中MDA含量。烯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加谷子的成穗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增加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30 mg L-1烯效唑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豫谷17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密度和烯效唑喷施浓度及其互作对谷子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谷子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30mg/L处理为佳;密度不同,谷子产量也有显著差异;烯效唑喷施浓度和密度的互作达极显著差异,以烯效唑30mg/L的喷施浓度和60.0万株/hm~2的密度配合最佳。随着密度的增加,单穗重和单穗粒重有所下降,喷施适当浓度的烯效唑可以缓解密度增加带来的负效应,以30mg/L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化控对玉豆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豆间作大豆叶面喷施烯效唑化学调控,分析了烯效唑化控技术措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提出了适合宁夏灌区玉豆间作大豆喷施烯效唑的适宜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玉豆间作大豆分枝期喷施100mg/L的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溶液+大豆盛花期喷施150mg/L的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溶液,可以达到降低大豆植株高度、防止倒伏、保花增荚、增加单株粒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光合作用和14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作用及14C同化物分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增加了植株冠层叶面积,处理间差异显著,以20 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旗叶全展后30 d,MDA含量降低了14.3%,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9.4%和12.6%。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小麦旗叶后期光合速率,改变了14C同化物  相似文献   

12.
不同Fe2+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燕  俞慧娜  赵超 《种子》2004,23(11):34-36
以大豆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Fe2 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 Fe2 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最有利,低浓度的Fe2 处理(0.01mg/kg、0.1 mg/kg)使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较少;较高的Fe2 浓度(10mg/kg、30mg/kg、50mg/kg、75mg/kg和100mg/kg)会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且Fe2 浓度≥50mg/kg时,下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浸种在玉米营养钵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目前农业常用化控剂的筛选试验,选定烯效唑为控制钵体内玉米幼苗高度的最佳药剂,浸种为最好的使用方法.为摸清烯效唑浸种最适浓度,本试验设计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500mg/kg和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至移栽时,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500mg/kg各浸种处理控长率分别为12.9%、25.0%、30.2%、35.3%、4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00mg/kg、300mg/kg的烯效唑浸种效果最好,能明显延缓钵内玉米幼苗地上部的生长,使之适应机械化移栽,而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烯效唑的控长作用消逝,玉米生长后期不受限制,对提高玉米产量十分有力.  相似文献   

14.
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长短中胚轴水稻幼苗期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褪黑素(MT)处理,测定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成活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MT浸种对淹水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低浓度缓解胁迫和高浓度加剧毒害;淹水处理下相比短中胚轴品种华航31、DH4040,长中胚轴品种鄂中4号、DH4038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对4个品种添加10,100μmol/L的MT浸种处理时,华航31中MT浸种效果表现均是最好的,其中100μmol/L MT浸种处理在每个品种中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随着浓度提高到1 000μmol/L,对所有的品种均表现为抑制成活;MT浸种可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促进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等农艺性状,100μmol/L MT浸种处理效果最好;1 000μmol/L MT浸种也可以促进相关农艺性状提升并提高酶活性,但成活率显著下降。适当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提高淹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活力和出苗率,显著降低淹水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及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夏大豆增产效果试验,夏大豆增产216~486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大豆初花期,通过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研究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有利于大豆后期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郑爱珍  王启明  吴诗光 《种子》2006,25(3):10-12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大豆下胚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低浓度Pb^2+(20mg/L)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下胚轴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其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先略有下降而后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屈成  王鑫  杨漫  陈光辉  王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13-118
为了探索不同调控处理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和‘岳优91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雾拌种、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品种‘H优518’和‘岳优9113’在烯效唑浸种处理下苗高、叶龄、成秧率、百株鲜重均相对较大,能显著提高机插质量,全生育期缩短1天,干物质重量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7354.5 kg/hm~2和7236 kg/hm~2。多效唑喷雾拌种的处理产量次之。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处理茎基宽最大,但全生育期延长1天。综合来看,烯效唑浸种处理最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晚稻机插秧秧苗,提高插秧质量,缩短生育期,保证机插秧产量,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Fe3+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韵  徐根娣  钱宝英  刘鹏 《种子》2004,23(4):32-34
以浙春3号大豆为研究材料,设置了8个Fe3 浸种浓度(0mg/kg,0.001mg/kg,0.01mg/kg,0.1mg/kg,1mg/kg,10mg/kg,100mg/kg,1000mg/kg),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铁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Fe3 浸种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单株鲜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提高,外渗电导率降低.以0.1~100mg/kg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烯效唑(S-3307)干拌种浓度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氮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提高了小麦生育后期叶、茎和穗中的含氮量,且对主茎的影响大于分蘖,随其拌种浓度的增加,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加大。烯效唑改善了籽粒中蛋白质的组分,对清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及其和均以20 mg/kg拌种处理效果最好,随其拌种浓度的升高,对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及其和的影响越明显。烯效唑通过对氮源的调控而对蛋白质进行了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