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利用乙醇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对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是一种比较好的提取方法。以乙醇作溶剂来提取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其中花中黄酮得率最高,达到2.16%,叶中次之,茎皮部最低。对小叶锦鸡儿黄酮类化合物作的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叶和花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和二氢黄酮类,茎皮部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和查耳酮。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蛤蒌为原料,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微波提取野生蛤蒌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颜色和荧光反应鉴定蛤蒌黄酮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并测定其总抗氧化性、还原能力和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超声-微波提取野生蛤蒌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为:提取剂为体积分数50%乙醇,超声时间20 min,微波时间10 min,微波功率为260 W,料液比1∶40(g/m L),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6.903%。蛤蒌黄酮提取液中黄酮物质的种类可能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每克蛤蒌黄酮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07 mg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其还原能力大于BHT,小于抗坏血酸,清除DPPH·的IC50为0.242 mg/m L。  相似文献   

3.
朱洪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96-301
为了优化高粱壳中抗氧化组分黄酮色素提取工艺,提高天然色素产量。以红色高粱壳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对高粱壳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及其对Fe3+总还原力的影响,并对高粱壳粗提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高粱壳中黄酮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mL/g)84.2:1、提取温度73.5℃、提取时间104.4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为5.7889 g/100 g,总还原力最大为1.0863;高粱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和总还原力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同时高粱壳黄酮色素粗提物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黄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颜色滤光膜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生物碱(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含量的影响。将接种到MS+1.5 mg/L BA+0.5 mg/L NAA+20 g/L葡萄糖培养基上的茎段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20天后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并取样用于生物量测量及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种处理条件下外植体均100%的诱导了愈伤组织,但不同处理对外植体状态、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对照、蓝膜处理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较疏松、颜色鲜艳、生长旺盛,而红膜、绿膜和黄膜则诱导出较少愈伤组织且呈老化状态。进一步研究表明,对照和蓝膜处理下3种生物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实验表明,对照和蓝膜对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积累效果最好,黄膜次之,绿膜和红膜最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甜荞北旱生在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不同氮、磷配施处理下赖氨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于武川区域荞麦药用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试验于2010年6月在内蒙古武川县上秃亥乡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进行,试验设氮、磷2个因素,作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荞麦现蕾期,盛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荞麦茎,叶黄酮含量以及荞麦籽粒中黄酮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P6N8水平下,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20.14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18.08%。在P8N8水平下,茎,叶黄酮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现蕾期分别减少了1.8%,2.7%;盛花期1.0%,8.6%;成熟期39.4%,12.7%。而荞麦籽粒,在P6N8水平下,黄酮含量最高,达到98.25 mg/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27.6%。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方法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大叶羊蹄甲中黄酮类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提取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为80℃,乙醇体积分数为80%,固液比1:20,提取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1.81%。此方法实验步骤简便,无污染,是提取大叶羊蹄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途径,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甲醇-水提取液体系提取蜂胶中的6种黄酮,即芦丁、莰菲醇、芹菜素、松属素、苛因和高良姜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法测定,对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溶液对蜂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以60%甲醇-水为提取液提取效果较好,空白加标回收率均在85%~99%,检出限为0.1 g/kg,定量限为0.3 g/kg,线性范围为0.2~50μg/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东方蓼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不同浓度对牛蒡长管蚜的生物活性影响,并运用了均匀设计法获得东方蓼根、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触杀和拒食作用效果。东方蓼的新鲜植株在阴凉处晾干后,将根、茎、叶分离出来并剪成小段,然后用乙醇进行浸泡提取,获得原液。将原液分别稀释至2 mg/mL、4 mg/mL、6 mg/mL的浓度后,用牛蒡长管蚜作为供试昆虫进行生物活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东方蓼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都有一定作用,拒食比触杀效果更为明显。东方蓼茎的乙醇提取液对牛蒡长管蚜的触杀和拒食效果明显,以6 mg/m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花生壳黄色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对花生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极差和方差分析,观察了粒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溶液pH值、料液比和提取液浓度对提取液吸光度的影响,得出了花生壳黄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微波功率360W,微波辐射时间为220s,物料配比为 1g∶15ml,溶液pH值为3,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5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液吸光度A385为1.432,固体产品得率为3.26%,色价为8.6,得到的色素产品颜色为黄色,属于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废弃资源火龙果茎,对红皮红肉火龙果茎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茎中水分含量92.5%,维C含量7.68 mg/100 g,钾、钙、镁、铁和锌含量分别为437.6 mg/100 g,411.2 mg/100 g,134.6 mg/100 g,0.61 mg/100 g和0.314 mg/100 g,碳、氢、氮、硫元素含量分别为36.83%,5.27%,1.69%,0.80%。经GC-MS分析,火龙果茎中含有维E、β-谷甾醇、植物醇、角鲨烯等22种活性成分。其提取液的还原能力相当于2 mg/mL维C溶液的65.3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3%。综合分析,火龙果茎具有开发食品、药品和化工用品的天然优势。因此,对提高火龙果茎利用率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高良姜为原料,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2 h,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76.3 mg/g;超声波辅助法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超声时间70 min,超声功率400 W,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94.6 mg/g。因此,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率较高、提取时间较短,更适于高良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以鼠曲草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鼠曲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再将鼠曲草水提液、柠檬酸、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调配,制作鼠曲草黄酮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对鼠曲草黄酮水浸提工艺及鼠曲草黄酮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鼠曲草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料液比1∶130(g/mL),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时间2.5 h,浸提温度80℃;鼠曲草黄酮饮料最佳配方为:以100 m L饮料计,鼠曲草水提液添加量40 mL,白砂糖添加量9 g,柠檬酸添加量0.05 g,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05 g。按此配方制备的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39%,总黄酮含量6.56 mg/100 mL。按上述工艺配方制备的鼠曲草黄酮饮料呈青绿色,具有鼠曲草的清香,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13.
以白桦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黄酮化合物,以黄酮粗提物得率为指标筛选试验条件,进而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采用NKA-9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桦叶黄酮粗提物进行纯化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1(g/g),乙醇质量分数90%,超声时间44 min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提取,黄酮得率可达6.12%。NKA-9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粗提物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0.8 mg/mL,上样量3 BV,上样速率1.5 mL/min,pH 3,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90%,洗脱液用量2.5 BV。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纯化物黄酮含量可达68.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凯氏定氮法、酸碱滴定法、索氏抽提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对野生植物王瓜果实、种子和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王瓜种子的脂肪含量达29.93 g/100 g,蛋白含量达31.75 g/100 g;王瓜果实的蛋白含量达40.21 g/100 g;王瓜根的黄酮含量达156.58 mg/100 g,多酚含量达113.035 mg/100 g,说明王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显著性分析发现,王瓜各部位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野生王瓜有望成为新型物质生产原料,可促进功能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3种不同的溶剂70%乙醇、80%丙酮、80%甲醇分别提取9个黍稷品种籽粒和麸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麸皮的总黄酮含量比籽粒高,麸皮总黄酮含量为84.0~478 mg芦丁/100 g,籽粒总黄酮类化合物为18.2~117.7 mg芦丁/100 g。3种溶剂相比,丙酮的提取率最高,106号黍稷麸皮的总黄酮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罗勒叶黄酮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法提取罗勒叶中黄酮类物质,并研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波功率、时间、料液比等为罗勒叶黄酮提取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优化出罗勒叶抗氧化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罗勒叶中抗氧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W,提取时间60s,料液比1∶40时,提取液中黄酮的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1.1479mg/mL,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1.34%。罗勒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同时对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脂质过氧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核桃青果皮色素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利用天然色素,提取核桃青果皮色素: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萃取的方法提取色素,并用酸沉法使色素析出,干燥得到固体。对色素中的主要染色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中单宁和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和4.86%;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碱性条件下溶液颜色加深;H2O2对其有一定影响而,Na2SO3对其没有影响;金属离子Na+、K+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Ca2+、Al3+、Cu2+、Fe3+与色素分子形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花生壳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酮得率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的关系,微波提取花生壳黄酮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8%,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60 w,料液比30,花生壳黄酮得率为2.918 g/100 g。经颜色反应和纸层析鉴定所得产品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采取酸处理和酸碱共用处理两种工艺提取红薯中的淀粉,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3,浆料pH值为5,浸泡时间为2h,酸处理工艺比酸碱共用处理工艺的淀粉提取率高1.65%。  相似文献   

20.
苦荞麦为蓼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南山区,具有药食同源性。苦荞麦的籽粒、根、茎、叶及花都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芦丁,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90%。芦丁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