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5种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肥料,在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前期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钾配比均衡的高磷高钾肥对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花枝生长、商品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磷钾比例的增高,花芽分化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施用自配高磷高钾肥料的大花蕙兰平均单盆抽花箭数达到6.75个,商品率达95.24%,显著高于参加试验的市售高磷高钾肥料;施用不含钾元素的氮磷肥开花率最低,平均单盆仅抽出2.85个花箭,商品率只有42.86%;不同肥料配比对花枝粗度和花序小花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文心兰切花品种‘金辉’为试材,研究了在遮光率分别为60%、70%、80%、9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切花文心兰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与光照条件的关系,以期为筛选适宜光照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持续60%遮光率显著降低花序梗长,且在夏季强光照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持续90%遮光率显著降低茎叶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同时假鳞茎长、假鳞茎茎围、开花率、花序长、分叉数及花朵数也显著降低;持续70%遮光率不仅开花率、花序长、分叉数及花朵数最高,且在夏季强光照时可溶性糖、还原糖的累积量最高,利于文心兰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3.
对‘达维’一年生枝进行不同程度短截,随着短截程度的加重,萌芽量逐渐减少,萌芽率以剪留60%的最高;最大枝长以剪留80%的最长;平均新梢长以剪留最短的最长;本枝总生长量以缓放的最高,本枝基部粗度增长率以缓放的最高;本枝坐果量以剪留80%的较多。  相似文献   

4.
以墨兰"企剑白墨"为试材,在花芽分化前期喷施单一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或二者混合剂,研究GA3和6-BA对墨兰成花生理和开花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墨兰的花期调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结果 表明:1)与对照相比,单独喷施50 mg·L-1 GA3或100 mg·L-16-BA均能提高墨兰成花过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并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2)与对照相比,6-B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使花期提前,延长开花时间;此外,6-BA处理能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芽数量,但抑制了花箭伸长,小花败育严重;而GA3处理能显著促进花箭伸长变粗,花萼变长,花朵增大;3)相比于单一激素处理,6-BA和GA3混合喷施效果更加显著,不仅能促进成花生理指标含量的增加,而且能促进墨兰花芽分化,使花芽数增多,开花期提前,开花时间延长,花箭粗壮,花萼变长,全面提升了墨兰的开花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5.
用西峰黄土高原1984—2016年10 cm地温和1984—2016年苹果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地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对苹果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峰10 cm地温冬季33年来线性上升趋势为0.028℃/年,春季33年来线性上升趋势为0.11℃/年。地温偏高年份,各发育期早;地温偏低年份,各生育期迟。冬季差异最显著的叶芽开放、开花始期和开花盛期,最高年比最低年提前11 d;其次是开花未期,提前10 d,再是展叶始期,提前9 d,展叶盛期提前8 d。春季差异最显著的是开花末期,最高年比最低年提前19 d;其次是叶芽开放、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和成熟期,地温最高年比最低年平均日期均提前15 d;再是开花盛期,提前14 d。  相似文献   

6.
以硬枝碱蓬种子为试材,在最适的温光条件下,研究不同NaCl和PEG(分子量为6 000)处理对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NaCl浓度为100mmol/L)显著缩短了硬枝碱蓬种子的萌发进程,但对硬枝碱蓬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中等或高浓度的盐(NaCl浓度为200~500mmol/L)显著延长了硬枝碱蓬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降低了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轻度干旱(外界渗透势为-0.2MPa时)显著促进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缩短平均萌发时间,快速达到最终萌发率,完成萌发进程,最终萌发率最高,为99%,显著高于对照;中度和严重干旱(渗透势在-1.2~-0.4MPa范围时)显著抑制硬枝碱蓬种子萌发,随着外界渗透势的降低,种子最终萌发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萌发时间延长,达到最终萌发率的速度较慢,完成萌发进程用时延长;在外界渗透势为-1.2MPa时最终萌发率最低,仅为28%。硬枝碱蓬种子的耐盐(NaCl)阈值和极限值分别为394.30mmol/L和894.30mmol/L;硬枝碱蓬种子的耐旱(PEG-6000)阈值和极限值分别为-0.88MPa和-1.79MPa。综上所述,硬枝碱蓬种子萌发时表现出较强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以墨兰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洒、注射的方法,研究了赤霉素、a-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对墨兰开花的影响,以期使墨兰花朵在预定时间内开放,达到调控墨兰花期的目的。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够使墨兰花期提早开放并提高成花质量,其中50mg·L~(-1)赤霉素喷洒效果最显著,首花期比对照组提前7d,花箭高度高于对照并对花径、花间距影响不大,喷洒方式优于注射方式。而采用喷洒a-萘乙酸使墨兰花期延后且抑制花箭生长,小花败育严重,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显著,但注射a-萘乙酸方式墨兰花箭较整齐,花期较集中。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墨兰实施控制的措施,为调控墨兰上市时间、增强观赏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为增加规模化生产者经济效益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吴茱萸枝屑和杂木屑为试材,通过测定其营养成分,采用20%、40%、60%、80%和100%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毛木耳的方法,以未代替为对照(CK),研究其对毛木耳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吴茱萸枝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杂木屑的相差较小,但其粗蛋白高4.25倍,硒高0.02 mg·kg-1,而碳氮比仅有杂木屑的23.60%。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毛木耳能显著降低培养料碳氮比和增加原料利用率(P<0.05,下同),代替80%以上能促进菌丝生长,但达到100%时菌包成活率明显下降,达10%;代替20%~80%时,产量高于CK,以40%和80%为好;代替20%~100%时,茬数比CK多,以60%~80%最好;代替80%时子实体综合营养特性最好,其粗蛋白、脂肪、铁、硒显著高于CK。可见,吴茱萸枝屑80%代替量栽培毛木耳最好,配方为吴茱萸枝屑62.4%、杂木屑15.6%、麦麸20%、石灰1%、石膏1%,表明吴茱萸枝屑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菌原料,建议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新疆主栽枣品种‘灰枣’主干形树形栽培模式下适宜的修剪参数,采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研究建立了以株高、主枝数、每主枝二次枝数、每二次枝枣股数为变量因子,以株产和一级以上(含一级)果率为目标函数的四元二次数学模型;采用“连续数学模型模拟+归一化处理+聚类”进行模型联合寻优,获得了最佳树形参数。模型解析表明,株高、主枝数、每主枝二次枝数、每二次枝枣股数对‘灰枣’株产和一级以上果率均有显著影响。计算机模拟得出,株行距1.0 m×4.5 m的主干形树形栽培模式下,当株高2.7 m、主枝11个、每主枝二次枝8个、每二次枝枣股10个时,有最高株产Yy=4.6453 kg(一级以上果率Yg=10.7729%);当株高3.0 m、主枝7个、每主枝二次枝4个、每二次枝枣股6个时,有最高一级以上果率Yg=36.7964%(株产Yy=3.9255 kg);通过联合寻优得出,株高2.8 m,主枝7个,每主枝二次枝6个,每二次枝枣股9个时,有株产4.12 kg,一级以上果率28.57%的高产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以迎春硬枝插穗作为研究材料,以生根率、平均根量和平均根长为研究指标,分析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0mg/L、5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对迎春硬枝插穗生根规律的影响。迎春硬枝插穗在萘乙酸溶液浓度为500mg/L时生根率最高,为80%;迎春硬枝插穗在萘乙酸溶液浓度为500mg/L时平均根长最长,为0.7cm;迎春硬枝插穗在萘乙酸溶液浓度为500mg/L时平均根量最大,为4根。因此,在速蘸萘乙酸溶液浓度为500mg/L对迎春硬枝插穗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桃砧木新品系991091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根剂、扦插基质、扦插时期对其半硬枝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硬枝扦插生根的最适宜生根剂为2 500 mg/L IBA,处理后生根率达73.33%,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不定根数6.50条,不定根长度5.20 cm;蛭石、河沙∶蛭石为1∶1混合基质均可作扦插基质,其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分别为76.67%和73.33%,不定根数分别为7.33、6.21条,不定根长度分别为5.22、4.92 cm;8月扦插的生根率极显著高于9月、10月和11月,且其移栽成活率也最高,为81.8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苹果幼树发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从萌芽前到7月份,对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缺枝部位涂抹100 mg/kg KT-30乳液,研究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促进苹果幼树芽体萌发及定位发枝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上旬、4月下旬、5、6与7月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部位对照萌芽率分别平均为43.7%、6.07%、0%、0%与10.75%。涂抹KT-30乳液后,第7~10天芽体萌发,从萌芽前4月5日到生长季7月5日,各处理芽的平均萌芽率均大于80%,其中5月25日处理后萌芽率最高,为100%,与其它处理时期的差异极显著。4与7月处理的芽体成枝力低,多抽生为短枝,其中7月25日处理后成枝力最低,为0%,极显著小于其它处理时期的,并且抽生枝条成熟度较差。5月25日与6月10日处理的芽体成枝力高,分别为66.0%与57.6%,超长枝长度平均为66.7与91.1cm,枝条生长健壮,成熟度好。随处理时期的延后,枝干比呈现减小趋势,4、5、6与7月分别平均为0.43、0.40、0.38与0.28。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黄金宝树(Melaleuca bracteata)幼龄木不同生长高度的枝系构型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不同高度阶段的枝系构型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枝系构型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树高、地径、冠幅均值、树冠体积、逐步分枝率1,2与枝径均值对枝系构型的影响趋于上升;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2,3、逐步分枝率3,4与枝条倾角均值对枝系构型的影响则增减不一。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在23.61%~60.32%间,当高度小于60 cm时,树冠体积、枝径均值及冠幅均值是影响枝系构型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60~80 cm时,树冠体积和冠幅均值是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80~100cm时,逐步分枝率1,2和总体分枝率是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100~120 cm时,逐步分枝率1,2、冠幅均值及枝径均值为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超过120 cm时,逐步分枝率1,2的绝对值最大,说明其为该阶段影响枝系构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秋石斛‘红霞’为试材,研究外施不同浓度的噻苯隆(TDZ)对秋石斛‘红霞’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TDZ可以显著提高秋石斛‘红霞’的花芽萌发率,处理30d开始大量抽出花芽,TDZ 30mg·L~(-1)处理60d花芽萌发率可达91.43%,而对照仅为46.15%;外施TDZ可以显著增加单株的花序数量,最高可达3.80枝;高浓度的TDZ会导致花序缩短、单序花朵数减少、花朵变小甚至花朵畸形等不利影响。综合来看,以TDZ 30mg·L-1处理促进生长、提前花期的效果最好,且对花朵质量影响最小。该研究结果为秋石斛人工调控花期、提高经济价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对瓜叶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瓜叶菊生长发育对光质的反应,设计大棚不同彩色薄膜处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对瓜叶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膜处理单株开花数最多(16朵/株),蓝膜处理最少(9朵/株);红膜处理瓜叶菊花期最长,达32 d,白膜处理(CK)最短,仅为9 d;红膜处理下的植株总干重最高,达到3.47g/株,紫膜处理最低,为1.37g/株;在营养生长阶段,叶片干物质分配指数以白膜处理CK最高,紫膜处理最低,而在开花阶段以蓝膜处理最高,红膜处理最低;茎干物质分配指数在营养生长阶段以紫膜处理最高(0.48),开花阶段则以黄光最高(0.28),CK最低。花干物质分配指数以红光处理最高(0.53),蓝光最低(0.44)。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厚皮甜瓜裂果情况、果实产量、品质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生产中常用的单蔓单果(株距45 cm)种植方式为对照,分别设置双蔓双果(株距55、60、65 cm)和3蔓双果(株距60、65、70 cm)处理。结果表明,双蔓双果和3蔓双果种植方式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8.62%~67.60%和41.94%~83.87%,其中,双蔓双果株距60 cm(双60)处理最低,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为10.71%和0.05;商品产量比对照显著增加了20.05%~73.57%,其中,双60处理最高,为2 673.87 kg·667 m-2,且果形指数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55%~7.24%。双蔓双果种植方式对植株干物质向果实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3蔓双果种植方式向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降低。双蔓双果株距60 cm的果实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均最低,果实商品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双矮栽培模式在我市的发展,2012年在田间定植烟富7/M9T337、烟富6/M9T337、烟富3/M9T337,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生长结果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株生长方面,‘烟富7’‘烟富6’短枝性状明显,叶片长势好,其中‘烟富7’矮化效果最好,萌芽率、短枝率分别比‘烟富3’高26.2%、34.9%,叶面积、百叶重分别比‘烟富3’高10.6%、14.4%。花枝率与开花株率方面,定植第2、3年‘烟富7’花枝率显著高于‘烟富3’,分别是‘烟富3’的6.96、2.36倍;‘烟富7’‘烟富6’在第2年开花株率均达到了100%,比‘烟富3’高49.6%。果实产量方面,短枝型品种第2年出现产量,第4年达到盛果期,比‘烟富3’提前2年;果实品质方面,‘烟富7’的光洁度指数、着色指数和全红果比率显著高于‘烟富6’和‘烟富3’。经济效益方面,各品种净收入为‘烟富7’‘烟富6’‘烟富3’,‘烟富7’‘烟富6’分别比‘烟富3’高94.9%、75.7%。综上,‘烟富7’营养生长矮化效果最好,果实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高,净收入最高,是"双矮"栽培模式中值得大力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密蒙花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灌木,开发潜力巨大。试验研究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激素浓度及不同插穗取枝部位对密蒙花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率依基质、采条部位及激素浓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嫩枝扦插比老枝扦插生根率高,平均生根率为38.9%;所选用的基质中草煤土最好,平均生根率为53.4%;最适于生根的NAA浓度为50 ppm,其生根率最高,达36.7%。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毛葡萄杂交后代NW 196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均以吲哚丁酸100mg/L及200mg/L处理为最高,分别为71.67%、5.50条和82.33%、7.13条;其次是ATP 6号生根粉200mg/L处理,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为68.00%和5.28条。  相似文献   

20.
沙田柚是广西一种创汇水果,发展前途广阔。过去对沙田柚的开花座果的生物学特性和花朵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研究,1987—1988年我们在容县宁冲柚场和黎木柚场做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观察试验。 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沙田柚开花早晚受气温影响较大,不同年份差异也较大,一般来说沙田柚的花期较长,但整个果园盛花期仅有10天左右,单个枝序的盛花期不超过3天,故沙田柚的人工授粉要抓紧在盛花期进行方能保证授粉效果提高座果率。 人工授粉率的高低与沙田柚开花的质量即花朵的大小关系密切。大花(>13克)的座率显著高于小花;而小花(<13克)经人工授粉后的座果率稍高于自然授粉。大花经人工授粉后的座果率显著高于自然授粉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