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包括复垦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确定以及适宜性评价。针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主要建立在人工堆垫地貌上 ,打破了原地貌上的土地单元 ;且地表物质组成为煤层上覆岩土混合物 ,这使得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不仅受到常规因子的制约 ,而且也受到特殊因子如土壤物理因子非均匀沉降和化学因子岩土污染等的影响 ,因而 ,安太堡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从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到评价因子的选择再到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都有与常规的适宜性评价差异的地方 ,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最终获得适宜性评价的结论。从而为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其他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娟  龙健  赵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0-15202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占,破坏程度为重度;并参考耕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该矿区受压占破坏严重的评价地块复垦方向均为宜耕宜林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影寻踪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扰动区不同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而指导扰动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模糊识别模型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选择黑河市堤防扰动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各评价单元因基本条件不同,在复垦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将待复垦土地最终确定为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2个不同的利用方向。投影寻踪法得到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符合扰动区实际状况,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可将模型推广应用于类似工程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裴亮  杨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42-2143,2215
以山东省刚屯煤矿为例,从土地利用现状、破坏程度、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等方面确定了9个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与极限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61-10363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计算确定煤矿的最大水平变形值、最大曲率值、最大倾斜值、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Ucm、及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值;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危险移动边界及最大下沉值边界;根据地表移动边界绘制下沉等值线,并将下沉等值线图与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便得到矿区预测破坏土地的范围,由此计算出破坏土地面积。该方法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矿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一般适宜性评价迥然不同,是一种资源配置下对未来空间的土地单元及质量的预测性评价。综合考虑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的预测性与动态性,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选取安家岭露天矿排土场作为实例,将排土场分为平台和边坡两个评价单元,选取5个方面的预选指标,并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7个评价因子(非均匀沉降、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地表物质组成、土体容重、有机质含量、岩土侵蚀强度),将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原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资源配置下的土地复垦,复垦土地质量均可达到原地貌的标准,甚至优于原地貌。由于部分评价因子性状的可变性,同一评价单元体现出不同时段的多宜性。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可以指导矿区采剥、运输、排弃及造地,使矿区土地复垦及复垦土地的利用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7.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重点讨论了所研制的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在露天煤矿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的筛选、土地适宜性评价与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其工作流程。在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试运行表明 :专家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 ,进一步的修正、完善和发展将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且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矿区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灵石县夏门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损毁土地适宜性评价对评估损毁土地可复垦程度及确定复垦方向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构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对灵石县夏门煤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较高,可复垦面积占损毁总面积的88.66%,为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复垦研究的基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五峰山煤矿山区地形的实际出发,对煤矿区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划分评价单元和确定限制因子,然后运用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计算综合指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2种方法综合使用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的极端性,最后结合最小限制因素法找出限制因素,以分析不同评价单元适宜的土地复垦方法及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适合五峰山煤矿区的复垦模式:果草林生态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此外,五峰山煤矿区属于山地煤矿,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为山地煤矿区合理利用复垦土地提供依据,同时为此类地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郭家山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是煤矿复垦工作的基础。以山西省柳林县郭家山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参考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确定了10个评价单元,选取评价因子,得出土地复垦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该研究对同类地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土地复垦研究的基础。以山西省宁武县孟家窑煤矿为例,对该矿拟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形地貌、土壤图等相关资料,从损毁程度、有效土层厚度、地形坡度、有机质等因素对矿区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将研究区的复垦土地划分为宜农用地、宜林用地、宜草用地,根据评价的结果,将各适宜地类划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地类。其中,宜农一等地面积为134.41hm2、宜林一等地面积37.78hm2、宜草一等地面积96.34hm2。  相似文献   

12.
工矿区土地复垦中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炭资源的开采会引起地表沉陷,对矿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土地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不同,对其复垦利用的方向和复垦的方法也有差异。结合矿区开采沉陷和土地复垦的实践,提出了开采沉陷土地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的预测方法,以期在土地复垦中,根据土地的破坏程度及破坏范围确定合理的复垦方向及复垦方法。  相似文献   

13.
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ArcGIS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对土地复垦中的适宜性评价、沉陷预测以及土地复垦图件的制作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山西平朔安家岭井工矿一号井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在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中如何通过ArcGIS完成数据格式的转化、数据处理及图幅打印等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复杂系统理论,以徐州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等建立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概念模型,构建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垦项目系统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对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结果,基本能够综合反映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适宜性评价在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经济及采矿业的发展,我国矿区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已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并仍有增加的趋势,但复垦利用率却非常低(约10%)。在复垦的研究当中,适宜性评价是其研究的基础,并为科学复垦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可以避免复垦的盲目性、破坏性,增强科学性和现实性,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可持续利用。在概述了复垦技术适宜性评价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及评价方法,旨在为待复垦土地确定最佳复垦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葛亭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土地利用决策和复垦方案编制的基础。以山东省济宁市葛亭煤矿为例,根据项目区现状,结合评价原则和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共确定10个评价单元,并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为葛亭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及环境保护的综合角度考虑,采用“五级指标逐级推断法”,即岩土污染程度、重塑地形坡度、地表物质组成、有效覆土厚度和土体容重五级分类指标逐级推断,确定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为:(1)厚层覆土平台;(2)薄层覆土斜坡;(3)岩土混排斜坡;(4)混岩、页岩碎砾坡;(5)砂岩石砾坡。  相似文献   

18.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52-6453
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是实现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根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认为目前我国煤矿区存在着影响土地复垦的一系列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理论、政策和历史因素等。对此,应加强土地复垦理论和技术经济的研究、土地复垦技术的推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形成煤矿土地复垦的支撑体系,促进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开展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是矿区生态恢复、补充耕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重庆綦江区存在临时性建设用地的14个煤矿为研究背景,从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的适宜性、驱动力和约束力3个维度出发,构建由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人口因素等8个因素,坡度、土地破坏程度、土源保证率等20多个评价因子组成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权重法(AHP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进行指标赋权,从地块尺度出发,确定复垦方向.结果表明:(1)适宜复垦为生态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57.67%,主要为坡度较大、岩土污染较重、周边地类为林草地且距离林草地较近的地块;(2)适宜复垦为农业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39.25%,这些地块离村庄较近,土源保证率较高,灌排条件较好;(3)适宜续用为建设用地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仅占总面积的3.07%,主要为一些地面建筑保存较好,旧物利用率较高的地块.该研究将复垦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要素及复垦的隐形风险纳入评价体系中,对科学合理的开展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东  杨木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92-12294
以广东省高要市石灰岩矿区为例,用指数和法计算土地破坏程度,结合极限条件法对评价单元进行土地复垦目标适宜性评价,并探讨了矿区土地复垦实施及其生态重建等问题,希望为改进矿区土地复垦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