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为单因素考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鱼腥草速溶茶成品的得率和成品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水煮法提取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得率较高,为10.20%,总黄酮含量为6.23%;喷雾干燥的最佳参数为母液质量分数13%,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30 m L/min。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成品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0.12%,但此方法得到的成品得率较低,为4.5%,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液的喷雾干燥最佳参数为料液质量分数1.5%,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5 m L/min。经过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测定证明,此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桔梗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抗氧化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晓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1):139-144
为评价桔梗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通过回流提取法制备桔梗水提物和醇提物,水提醇沉法制备桔梗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桔梗皂苷D含量,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检测总黄酮含量,硫酸-苯酚法检测多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提取物清除羟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安徽和吉林产地桔梗醇提物中总黄酮在生药中含量分别为1.35%和1.30%,均高于陕西桔梗1.08%,安徽和吉林产地桔梗醇提物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均高于陕西桔梗醇提物;安徽、吉林和陕西桔梗多糖在生药中含量分别为0.45%、0.39%和0.35%。3个产地桔梗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安徽最高,吉林次之,陕西最低。桔梗醇提物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均高于桔梗水提物和桔梗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试验认为,桔梗醇提物对于DPPH·和·OH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以期为开发相关的抗氧化性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原料,运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金针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及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分别测定水提液中的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以总糖和还原糖之差表示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查。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金针菇水提液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8℃,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为9.29%。芒果皮渣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液浓缩5倍,4倍体积95%乙醇醇沉6 h。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芒果皮渣多糖对ABTS+·、DPPH·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随着芒果皮渣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ABTS+·、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2.58%、92.37%和41.59%,此时还原力为1.49。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益智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考察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及液料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FRAP法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益智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益智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甲醇浓度100%,超声时间20 min,液料比25:1(mL/g),该条件下益智总黄酮提取率达0.757%.益智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在0.851~3.188 mg/mL(相当于生药)、0.642~1.789 mg/mL(相当于生药)之间,FRAP值在0.029~0.111 mmol/L之间,总黄酮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和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呈显著相关(P<0.05),但与清除ABTS自由基IC50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栾树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的L9(34)正交实验方法与索氏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栾树果实、枝叶中总黄酮,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法较适宜,并得到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处理1min、水浴10min、固(原料)液(提取溶剂)比为1:20。以微波助提最佳工艺提取栾树总黄酮,通过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的510nm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得栾树果实、枝、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8%、0.27%、0.45%。对2003年9月、10月、11月分别采集的栾树果实进行提取及测定,3个采集时间的栾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1%、1.78%、2.70%,总黄酮含量随果实趋向成熟而显著递增。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截干措施对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类黄酮代谢及其抗氧化特性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银杏嫁接苗进行截干处理,分析了截干处理对一个年生长周期内的银杏叶类黄酮代谢相关酶结构基因表达量、总黄酮醇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截干处理后,在一个年生长周期内银杏类黄酮代谢途径上、中游的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且与总黄酮醇苷含量呈正相关。银杏类黄酮代谢通路下游基因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截干处理后差异变化不明显;截干处理能提高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在芽后15 d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提高了14.36%,与对照差异显著;截干处理能增强银杏叶抗氧化性能,在芽后15 d时,总还原力及自由基清除率最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在不同提取温度(40,60,80,100℃)下提取得到4种蛤蒌叶粗多糖,并测定其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然后测定4种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粗多糖的还原能力来评价提取温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蛤蒌叶粗多糖中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提取温度在40~100℃内,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蛤蒌叶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下降趋势,而提取温度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于蛤篓叶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粗多糖中的总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来影响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陈宁  罗春丽 《耕作与栽培》2013,(3):17-18,49
试验测定了淫羊藿炮制前后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从淫羊藿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曲线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淫羊藿苷浓度在2.5~22.5 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9839C+0.0064,R=0.9994.鲜品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为12.48%,购买淫羊藿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7.09%,新工艺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9.00%,传统药典法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8.65%.鲜品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最高,说明淫羊藿在炮制后总黄酮损失了一部分;新工艺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比传统方法炮制的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略高;市售淫羊藿总黄酮含量达到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0.
枇杷叶总黄酮超高压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超高压提取的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选用L9(34) 正交实验对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超高压提取时间、固液比(g:mL)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了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高压压力400Mpa、超高压提取时间4.5min、固液比1:18。该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可达0.693%,总黄酮浓度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呈现线性相关。超高压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桑黄提取多糖后的残渣,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桑黄黄酮,实现桑黄高值化。首先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黄酮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与VC的对比研究桑黄黄酮粗提液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5.12%,所得到的桑黄黄酮粗提液对·OH的清除能力比VC高,对DPPH·的清除能力比VC稍弱。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桑黄提取多糖后的残渣,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桑黄黄酮,实现桑黄高值化。首先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黄酮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与VC的对比研究桑黄黄酮粗提液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5.12%,所得到的桑黄黄酮粗提液对·OH的清除能力比VC高,对DPPH·的清除能力比VC稍弱。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粗提物进行液-液萃取获得4个组分,测定了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和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并研究了各组分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根部粗提物和不同极性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粗提物、正己烷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和水层对DPPH.清除能力的EC50分别为0.68,6.12,0.23,0.07,2.23 mg/mL;不同极性组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而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果证明,小叶锦鸡儿根部不同极性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ilicon Oil Clutch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对红枣多糖提取工艺与一般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提固液比、温度、时间和浸提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L9(33)进一步确定红枣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反复浸提2次.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红枣多糖中含有多肽和AA,为蛋白质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流体提取金银花中总黄酮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金银花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考察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同热醇浸泡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得率进行比较;得到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0℃、时间120min和夹带剂用量4.5ml/g时,提取得率最高。同热醇浸泡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总黄酮得率分别为8.92%、9.56%、9.32%、和10.24%;超临界CO2提取方法同其他方法相比,得率高、时间短,是一种合适的提取金银花中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枳椇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枳椇子总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50(g/mL),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15 min,枳椇子总黄酮提取率为4.52%±0.043%.枳椇子总黄酮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枳椇子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效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浓度枳椇子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7.
植物多糖的提取技术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而参与机体生理代谢。植物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可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其提取方法主要有超滤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微粉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相似文献   

18.
甘草醇提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草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回馏法提取制得甘草醇提物。比较甘草醇提物在棕榈油、猪油和菜籽油等不同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甘草对多种油脂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甘草醇提物0.02%的添加量有优于BHT在最大限制用量时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法提取褐蘑菇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利用微波提取技术,对褐蘑菇多糖提取的工艺进行优化,筛选出一套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比较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提取褐蘑菇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褐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W,微波处理时间45s,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h,最终多糖占有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20.
以干燥空心菜茎叶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乙醇超声辅助提取空心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空心菜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空心菜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乙醇体积分数70%,固液比1∶20(g/m L),超声提取时间35 min,该优化条件下,空心菜中总黄酮的得率为29.39 mg/g。空心菜总黄酮对铁离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力,且空心菜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