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给绿色贻贝苗绳(养成绳)草绳制绳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SolidWorks2018对草绳装备进行建模、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以稻草绳材料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草绳的应力、应变、位移变形极限范围。其中实验数据:绳索取样长度尺寸1000mm(绳索总体长度尺寸3400mm)、直径20mm的草绳。为后期草绳材料的应用及绿色贻贝苗绳(养成绳)草绳制绳装置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印度首次采用延绳养殖贻贝印度首次从尼龙绳上收获贻贝。喀拉拉州一个400米2的养殖场,5根延绳每根长20米,固定在水深10米处,共收获5吨贻贝。100升容积的塑料瓶以一定的间隔捆扎在绳子上,每根绳子间隔5米。每根绳子上悬挂20根苗绳,每根苗绳长4~6....  相似文献   

3.
贻贝是我国主要经济贝类,贻贝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且其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便于养殖,在我国沿海地区,贻贝养殖业已成为几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以舟山市嵊泗贻贝养殖户所用的贻贝加工装备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贻贝加工装备存在不足,且目前国内贻贝养殖、收获、加工、分级等方面的现状和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国内的贻贝养殖和加工现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枸杞岛紫贻贝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嵊泗马鞍列岛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内枸杞岛海域开放式浮筏式养殖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生长存在差异[组织干重(0.200±0.017)g]的现象,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紫贻贝生长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含量[(15.73±5.724)mg/L]、颗粒有机物(POM)浓度[(5.43±1.092)mg/L]和颗粒有机物与悬浮颗粒物(SPM)比值(0.200±0.057)对紫贻贝生长影响显著(P<0.05)。其中,POM与SPM的比值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最大。从水动力角度探究影响POM和SPM分布的原因,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该海域流态进行监测发现,紫贻贝浮筏式吊养设施对该养殖海域水流交换产生重要影响,潮流从表层(L1MAX31.88 cm/s)至底层(L1MAX37.68 cm/s)逐渐增大,且涨落潮迎流面的流速(L1MAX31.88 cm/s,L3MAX35.53 cm/s)大于养殖区内部流速(L2MAX20.21cm/s)。养殖区域内水流的交换影响浮游生物及颗粒有机物等饵料的分布,饵料分布对紫贻贝生长产生影响。养殖区域外围的贻贝生长速度(0.017 g/M)显著高于中间区域的贻贝生长速度(0.011 g/M)。因此,在大规模的贻贝养殖区内,合理规划养殖区块,沿着潮流方向预留相应的通道以改善贻贝养殖区域内部的水交换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贻贝营养丰富,是烟台传统养殖贝类。对烟台市贻贝养殖的自然条件、养殖条件、上世纪70年代以来贻贝养殖状况及产量变化、贻贝的开发利用现状做了综述,并对烟台市今后的贻贝养殖和产品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贻贝养殖海域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及其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知贻贝浮筏养殖海域表层(3 m)水温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实测多年枸杞岛贻贝养殖场表层水温,并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分7航次采集紫贻贝样获取体质量、壳长等数据。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最高、最低表层水温分别为29.2℃和4.6℃。夏季表层水温日变幅可超过4℃,而春季与秋季低于2℃。紫贻贝体质量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W=0.000 6M4+0.006 4M3-0.132 6M2+0.859 9M+0.6568(R2=0.999 1)。紫贻贝壳长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L=0.000 8M4+0.057 7M3-1.099 7M2+7.536 6M+20.044(R2=0.998 9)。紫贻贝生长速率与水温呈指数关系,其表达式为Rw=0.102 8e0.119 5T(R2=0.741 3),将翌年3月前后紫贻贝的生长速率与水温之间指数关系分段计算时相关性更高,秋冬季为Rw1=0.148 8e0.068 3T(R2=0.936 0),春夏季为Rw2=0.118 8e0.128 9T(R2=0.993 2)。紫贻贝壳长生长速率与水温呈指数关系,其表达式为Rl=0.548 3e0.104 3T(R2=0.952 9)。不同年份之间,枸杞岛贻贝养殖场表层水温存在明显差异。春夏季是紫贻贝生长关键时期,春夏季持续相对低温可影响紫贻贝的产量。对养殖海域的水温进行实时观测,可获取水温变化动态,以及时调整紫贻贝的养殖策略。  相似文献   

7.
秀屿区是龙须菜产区之一。防治龙须菜病害,据区海洋渔业局和区水技站根据实地调查,会同中科院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人工养殖龙须菜,应掌握以下养殖新技术。 一、分苗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养殖期间少出现病害,建议启用新的养殖设施(特别是苗绳),启  相似文献   

8.
深水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前沿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海水鱼类养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成果是发明了深水网箱,持续数十年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使现代海洋农业有了新的诠释。随着深水网箱装备技术的进步,围绕“一条鱼”养殖工程技术的种质、养成、营养、管理、环境、加工、物流、信息以及养殖配套装备等技术链日益完善,深水网箱已成为现代海洋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线粒体COⅠ基因,探讨福州厚壳贻贝野生型和养殖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福建省福州市野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和养殖厚壳贻贝各2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该40个个体的mtDNA COⅠ(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序列进行扩增,通过测序分析和序列比对检索,鉴定扩增的序列,并利用MEGA(version 4.1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序列总碱基数为668 bp,40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2.8%、32.3%和16.9%,其中A+T的含量(60.3%)显著高于G+C含量(39.7%),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40个个体表现为26种单倍型,包括40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99,单倍型多态性(h)为0.944,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153 06.上述结果表明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并且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资源现状,试验结果可为厚壳贻贝良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线粒体CO I基因,探讨福州厚壳贻贝野生型和养殖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福建省福州市野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和养殖厚壳贻贝各2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该40个个体的mtDNACO I(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序列进行扩增,通过测序分析和序列比对检索,鉴定扩增的序列,并利用MEGA(version 4.1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序列总碱基数为668 bp,40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2.8%3、2.3%和16.9%,其中A+T的含量(60.3%)显著高于G+C含量(39.7%),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40个个体表现为26种单倍型,包括40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99,单倍型多态性(h)为0.944,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153 06。上述结果表明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并且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资源现状,试验结果可为厚壳贻贝良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紫贻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乳山市野生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和养殖紫贻贝各12个样本;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24个个体的mtDNA COⅠ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得到的序列总碱基数为706 bp;采用MEGA(Version 4.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24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4.6%、16.7%、25.9%和22.8%,其中A+T的含量(60.5%)显著高于G+C含量(39.5%),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24个个体表现为18种单倍型,包括56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683,单倍型多态性(h)为0.953,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317 69。[结论]紫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乳山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17—2021年对浙江省沿海重点养殖区域缢蛏、贻贝等主要养殖贝类重金属的镉、铅含量进行调查监测分析,了解浙江沿海重点养殖区域主要养殖品种缢蛏、贻贝重金属污染水平,对其进行污染指数评价和膳食暴露评估,对其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进行评估。我们使用国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食品中多元素测定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 23.0等对监测结果进行生物质量指数评价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发现,503批次的贝类样品中,未有超过限量值标准的样品。贻贝铅元素整体污染水平较低,缢蛏铅元素污染水平略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镉元素整体污染水平比铅元素要低,其中贻贝的镉元素含量要远高于缢蛏的镉含量。铅元素在贻贝中生物质量指数较低,污染水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镉元素不同地区污染水平不一,南麂岛区域污染水平高于嵊泗区域。贻贝铅元素膳食暴露量较低,铅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镉元素的膳食暴露量情况略好,没有出现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值的情况,贻贝中镉元素的膳食暴露量要远高于缢蛏中镉元素的膳食暴露量。浙江沿海重点养殖区域主要养殖贝类铅、镉含量处于合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以能值理论为基础,选择舟山市东极贻贝养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定量分析贻贝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能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东极贻贝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结果表明:东极贻贝养殖生态系统的太阳能值转化率TR为3.35E+09sej/g,环境负荷率ELR为0.45,能值产出率EYR为3.22,能值投入的生产效率PEEI为9.60E-10g/sej,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ESI为7.16。最后将其与其它四种养殖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贻贝养殖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海水养殖业循环经济是实现传统渔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以嵊泗列岛贻贝产业为例,运用能值理论方法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效率角度构建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传统贻贝养殖系统、传统贻贝养殖加工系统、贻贝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贻贝循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为1.42,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贻贝的循环收益率为13.01,其废弃物有循环利用潜力,循环产出率为32.91,投入循环经济系统的能值收益较好。填埋/循环收益比为4.62,相比直接填埋,回收利用废弃的贻贝壳的效益更大。综合各指标,贻贝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负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是值得推广的贻贝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紫贻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线粒体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乳山市野生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和养殖紫贻贝各12个样本;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24个个体的mtDNA COI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得到的序列总碱基数为706 bp;采用MEGA( Version4.0)和DnaSP( Version4.0)软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24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4.6%、16.7%、25.9%和22.8%,其中A+T的含量(60.5%)显著高于G+C含量(39.5%),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24个个体表现为18种单倍型,包括56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683,单倍型多态性(h)为0.953,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31769.[结论]紫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乳山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嵊泗养殖海域厚壳贻贝微塑料的污染情况,选取2019年和2020年7月、8月3个站点的厚壳贻贝进行微塑料调查。结果显示,贻贝体内的微塑料丰度变化范围在0.11~0.29个/g软组织和2.00~4.33个/个体;共分离到纤维(57.58%)、碎片(30.30%)、薄膜(9.09%)、微球(3.03%)4种形状的微塑料;微塑料最常见的尺寸为5~200 μm,占总量的45.45%;丰度最高的微塑料的聚合物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总体来说,该海域厚壳贻贝微塑料污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即食贻贝加工技术阎亚梅,卢长润贻贝是软体动物贝类的一种,有紫黑色外壳,俗名淡菜、海红,除自然生长外,因生命力强,容易大量人工养殖。贻贝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贻贝是营养丰富、容易大量养殖的海产品,但由于鲜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紫贻贝海区养殖技术,促进紫贻贝高产高收,以紫贻贝为研究对象,进行海区养殖技术研究。在挂养密度、挂养间距不同条件下,对紫贻贝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紫贻贝在挂养密度梯度(1 600粒/串、1 800粒/串、2 000粒/串、2 200粒/串、2 400粒/串)、挂养间距梯度下(50 cm、70 cm、90 cm)的不同生长指标(生长率、增重率)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挂养密度、挂养间距的逐渐增大,紫贻贝的平均生长率、平均增重率大致呈现递减的趋势,低密度养殖的个体呈现出了更高的生长率,与挂养密度、挂养间距相关的生长差异可能暗示因资源受限(生长空间、食物等因素)而出现种间竞争,因此要进行紫贻贝科学化养殖,必须采用一个不影响贻贝生长性能且较高挂养密度、挂养间距梯度进行养殖,同时综合考虑紫贻贝的商业效益,应选择挂养密度为2 000粒/串,挂养间距为7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认识热带气旋对嵊泗马鞍列岛贻贝养殖设施的影响,并为嵊泗贻贝养殖区位合理分布等提供基础资料,利用2000—2018年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贻贝养殖面积和产量数据、环境要素的海洋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贻贝养殖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热带气旋对嵊泗贻贝养殖海洋环境场、养殖区位及面积的变化影响,结合研究海域历史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风场统计特征、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多年变化结果、马鞍列岛底质类型和岛屿地理分布特点,提出了马鞍列岛贻贝养殖区位选择的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共有38个热带气旋进入影响海域范围,年均热带气旋数约有2个,热带气旋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8月累积数量最多。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可分2个类型,类型Ⅰ热带气旋9个,以强台风级强度为主;类型Ⅱ热带气旋29个,分为两组,分别以热带风暴和台风级强度为主。海域全年的南东南—东东南向大风稀少,8月期间受热带气旋活动常出现9~11级西西北—北东北向大风。在“梅花”造成的东北向大风和急流海况下,2011年嵊泗贻贝养殖区出现大面积变形损毁。自2011年后,嵊泗贻贝养殖区面积经历了3次恢复与扩增,主养殖区趋于饱和,可在花鸟岛、东库山岛、求子山岛、柱住山岛和三横山岛弧岛链西面海域处尝试开辟新的贻贝养殖区。  相似文献   

20.
《农村百事通》2001,(12):36
选用一个好的饲料配方,对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养鱼户可以根据各自饲料的来源、成本和养殖鱼类的品种、养殖方式自己配制。只要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能满足养殖鱼类的需要和饲料系数比较低,就可以了。下面介绍几个经研究单位及我们试用取得好效果的养鱼饲料配方。   1.鲤鱼饲料配方 (1)贻贝粉 15%,豆饼 15%,麦麸 45%,大麦 10%,玉米 15%。饲料系数 1.8~ 1.9,代号 8420,成鱼使用。 (2)贻贝粉 5%,秘鲁鱼粉 30%,豆饼 15%,麦麸 40%,玉米 10%。饲料系数 1.8~ 1.9,代号 8430,成鱼使用。 (3)秘鲁鱼粉 5%,豆饼 40%,麦麸 45%,大麦 10%。饲料系数 2.3~ 2.4,代号 8441,成鱼使用。以上 3种配方,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22.45、 31.33、 29.8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 3.26、 3.59、 3.25。 (4)贻贝粉 5%,秘鲁鱼粉 40%,豆饼 15%,麦麸 10%,大麦 30%。饲料系数 1.1~ 1.8,鱼种使用。 (5)贻贝粉 5%,秘鲁鱼粉 45%,豆饼 15%,麦麸 10%,大麦 20%,啤酒酵母 5%。饲料系数 1.21~ 1.37,鱼种使用。以上两种配方,其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5.42、 41.2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 3.70、 4.1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