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石油、柴油的使用量持续增加,在柴油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较之化学、物理修复技术无二次污染、具有经济性等特点,近年来作为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就生物修复技术中部分柴油降解菌筛选和降解柴油方法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柴油降解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对柴油降解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研究甲氰菊酯降解菌HY1 的降解特性及其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为其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利用气相色谱法和摇瓶振荡培养法确定了HY1 降解酶位置及类型,同时研究了底物浓度、接菌量、pH值、温度及土壤是否灭菌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菌HY1 起降解作用的酶主要是胞外酶且为诱导型酶;底物甲氰菊酯对HY1 的降解活性起诱导作用。HY1 降解甲氰菊酯的最优底物浓度为10 mg/L,最适条件为pH 7.0,最适HY1 接菌量应为6%(体积分数),最适降解温度为30℃。土壤修复试验中甲氰菊酯最高降解率可达84.53%。HY1 在未灭菌土壤中对甲氰菊酯降解速率比灭菌土壤快,说明其能协同土著微生物共同降解甲氰菊酯。降解菌HY1 能有效降解甲氰菊酯,并对甲氰菊酯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为治理甲氰菊酯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2株高效石油降解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将从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株高效石油降解真菌菌种扩大培养,制成混合菌剂。通过盆栽试验,以石油烃降解率、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等为指标,研究了添加5%混合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受试土壤的总石油烃含量为2.1×104 mg/kg的情况下,修复第56天,添加菌剂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达33.13%,是对照处理的1.69倍;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处理提高了41.94%;微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增加。因此,本研究证实了所获得的2株真菌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应海南海洋环境的高效石油降解菌,以柴油为唯一碳源,通过分离、初筛和复筛,从石油长期污染的海南近海海水中分离出1株高效的石油降解菌株X10,经16S r 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无色菌,其对柴油的降解率为69.39%。同时,研究分析不同p H值、温度、初始接种量、外加碳源对菌株柴油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菌株X10在初始p H 6.0时降解效果最好,且该菌p H值适应范围较广,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下该菌对柴油的降解效果均较好;培养温度对菌株石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最佳温度为30℃,降解率达67.94%;最佳接种量为5%;添加外加碳源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对柴油降解率均有提高,但3种外加碳源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硫丹残留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竺利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42-245
硫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氯杀虫剂,其残留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笔者简述硫丹的毒性、应用概况及引起的残留现状,并分析引起硫丹残留的主要原因。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回顾国内外利用微生物降解硫丹的研究进展,包括降解菌种类和作用机理。为使硫丹降解菌真正实现应用,指出今后应加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工程菌的构建、降解菌在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微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水稻田除草剂残留对土壤和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等问题,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降解除草剂的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施用二氯喹啉酸、苯噻草胺、磺酰脲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药害、总结了降解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微生物修复污染的土壤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微生物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原位还田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培肥改土、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成为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秸秆进入土壤之后,腐解缓慢,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因此通过开发秸秆降解菌加快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度提高秸秆腐解效率成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关键。本文对低温微生物、低温秸秆降解菌、以及施加菌剂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多菌灵降解菌XJ-D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行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笔者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多菌灵降解菌XJ-D,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 rDNA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等鉴定菌株XJ-D为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多菌灵降解菌XJ-D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 mg/L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天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9.0%,平均降解能力为52.87 mg/(L?d)。  相似文献   

9.
为了缓解环境中邻苯二酚的污染,筛选并研究邻苯二酚降解菌,以期为邻苯二酚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备选菌株。从西安污水处理厂水样及陕西苹果园土壤中分离以邻苯二酚为唯一碳源的降解细菌。采用以邻苯二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液,在28℃及150 r/min的恒温摇床中对菌株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液中剩余的邻苯二酚浓度,计算菌株对邻苯二酚的表观降解率,并通过pH、装样量和浓度3方面对菌株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 6,装样量50 mL,浓度100 mg/L时,菌体的生长量以及邻苯二酚的降解率达到最大,该菌株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洋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公众的关注点之一,油田的开发和利用、石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溢油事件等都会对海洋环境及其所处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针对海洋石油污染造成的人为因素与自然原因、石油污染的危害、微生物降解石油修复机理等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微生物修复是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氯嘧磺隆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的问题,为氯嘧磺隆污染的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菌源,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多年使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氯嘧磺隆作为唯一氮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SN10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SN10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以SN10菌体生长量、氯嘧磺隆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接菌量、培养时间)对SN10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N10最佳生长量和降解条件为28℃,pH为7,培养时间4天,接菌量为7%,在此条件下,SN10菌株对氯嘧磺隆的降解率达到87.2%。通过氯嘧磺隆降解菌的修复效果评价试验,得出加菌加药处理组的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株高菌均高于仅加药的处理。SN10对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的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等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为建立莠去津污染土壤高效修复技术,本研究进行了莠去津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并比较了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以莠去津为降解底物,从长期施用该农药的农田土壤中分离降解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对降解菌进行鉴定。通过发芽试验,验证降解菌对莠去津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播前冲施、浸种和播后冲施对降解菌缓解莠去津药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莠去津高效降解菌Zatd001,鉴定结果为类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sp.)。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3种施用方式都能显著降低莠去津对大豆植株的毒害,各生长指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3种施用方式修复效果大小顺序为:播前冲施>播后冲施>浸种处理,但各施用方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造成药害,且施用方式灵活方便,该研究对降解菌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真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将从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株高效石油降解真菌菌种扩大培养,制成混合菌剂。通过盆栽试验,以石油烃降解率、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等为指标,研究了添加5%混合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受试土壤的总石油烃含量为2.1×104mg/kg的情况下,修复第56天,添加菌剂处理的石油烃降解率达33.13%,是对照处理的1.69倍;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处理提高了41.94%;微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增加。因此,本研究证实了所获得的2株真菌对石油污染盐碱土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磷降解菌的来源、种类、降解途径、基因定位及其工程菌的构建,客观地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的优缺点。此外,讨论了苏云金杆菌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修复领域的潜在的应用前景,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日前在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从农药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高效且具有很宽降解谱的有机磷降解菌,可对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毒死蜱等多种有机磷发挥较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氯嘧磺隆降解菌F8土壤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洪雷  陶波 《作物杂志》2012,28(3):71-73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对氯嘧磺隆降解菌F8的生长量及其降解能力的影响,系统评价其土壤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降解菌F8在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量及降解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白浆土>盐碱土>黑土>草碳土>沙壤土;土壤湿度在20%~80%、温度在20~40℃之间都能生长;土壤湿度在20%~60%、土壤温度在20~35℃之间降解效果理想,降解率达到60%以上;最适土壤湿度在50%,土壤温度在30℃,降解率达到80%以上;降解菌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表现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造成的污染问题,本研究旨在研究制备阿特拉津降解菌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微生物菌剂修复土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采用高效降解菌株HBT4,对其进行纯化与扩培,选择合适的保护剂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固体粉末菌剂,以含水量、菌体存活率及有效活菌数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探索结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蠕动泵转速15%、热空气流速35L.h-1、保护剂与菌泥的比例(V:V)为3:1、入口温度170℃。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含水量为4.42%,有效活菌数为1.45×109 cfu/mL,菌体存活率为82.6%。[结论]用喷雾干燥法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HBT4的降解菌剂对阿特拉津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这将为未来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菌剂的研制提供良好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理,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氟磺胺草醚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氟磺胺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F-12。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F-12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并分析了氟磺胺草醚的初始浓度、接种量、温度和pH值对菌株F-12降解氟磺胺草醚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结果显示,该菌在氟磺胺草醚浓度为100 mg/L、接种量为15%、pH为6.0、温度35℃条件下,培养2 d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效率达到80%以上。具有应用到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阿特拉津作为除草剂大面积使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对土壤、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等环境造成了污染。虽然阿特拉津的毒性较低,但其易溶于水、难降解、残留较大,影响作物产量,牵制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阿特拉津残留量过大时对当地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以及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展开综述。报告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理与残留原因,阐述了其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将现有的阿特拉津降解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阿特拉津降解的未来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为解决生物修复技术周期长等问题,结合不同降解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将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可以找出对阿特拉津残留降解效果最好、有利于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应用正交设计优选秸秆降解菌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利用正交设计筛选秸秆降解菌组合的方法,优选产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秸秆降解菌的组合。利用正交设计以玉米秸秆粉为发酵底物,检测分析不同组合的降解率及酶活;采用平板拮抗试验测定组合内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检测筛选的效果。结果表明,降解菌不同组合之间玉米秸秆降解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筛选出最佳组合为A1B3C1D4E1F2G1,即接种量F-11为1 mL,XX-10为2.0 mL,G-09为1.0 mL,降解率超过对照10%以上。部分降解菌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秸秆降解率与组合内降解菌株的组成有关。正交试验设计是筛选秸秆降解菌最佳组合的一种有效方法,筛选出的降解菌最佳组合秸秆降解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