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自2007年转型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定性分析等方式方法,对袁家村历史溯源、自然和人文资源、地缘优势、产业兴起、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做法及成效进行深入探究。归纳总结了袁家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创新发展、文化传承等发展方式,以及不断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以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袁家村模式"所展现的产业发展特点、不断创新的绿色发展理念、高端人才的独特汇聚方式、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其他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陕西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期,乡村旅游地亟待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防止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衰退期的到来。而伴随着智慧旅游和传统旅游行业日益紧密的结合,给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对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升袁家村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进而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关系着当地农村建设、原生态文化保护、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浪潮中,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乡村旅游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状态层、和谐层、趋势层3个评价综合层,其中又包含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者满意度等多个评价项目层),采用因子分析与投影寻踪的模糊评价法,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袁家村乡村旅游和谐度进行评价,得出袁家村乡村旅游目前处于旅游和谐发展初期,针对不和谐影响因子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咸阳市典型乡村旅游景区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为研究对象,在对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咸阳市典型乡村旅游发展趋同化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去趋同化"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咸阳乡村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旅游地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礼泉县袁家村旅游地游客消费呈现餐饮消费比例过高,消费总量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改进措施:突出旅游地特色,拓宽旅游营销渠道;提升袁家村旅游地服务质量,为游客旅游创造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咸阳市典型乡村旅游景区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为研究对象,在对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咸阳市典型乡村旅游发展趋同化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去趋同化"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咸阳乡村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俗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以民俗旅游资源最典型的富集区一新疆南疆地区为研究对象,将问卷调查法与SWOT分析法相结合,从民俗旅游开发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量化分析,确定该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应当采取进攻型战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为因地制宜的发展南疆旅游民俗旅游提供客观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乡村民俗旅游是北京现在及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为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积极与互联网接轨,走网络化发展道路。应用ERMP分析法,对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资源,客源、游客消费市场和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与互联网融合,是未来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将我国农业地域、自然景观、乡村民俗与传统旅游相结合,成为现代人观光度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多数景区都只是昙花一现,以惨淡经营收场。经营主体对休闲旅游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经验和创新、市场营销环节管理不到位等成为限制多数景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例,通过对袁家村景区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提炼出五种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体验营销、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文化营销,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南京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设施基础、市场基础与经验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南京文化旅游的发展增添新活力。在对南京民俗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南京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城市的快速发展。体验乡村生活,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渐成为人们舒 缓生活压力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旅游经济——体验性乡村旅游模式应运而生,乡村体验性旅游是一个既能保护生态 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桂峰村,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 点”等称号,对于乡村体验性旅游项目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此类乡村旅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本文将通过对 桂峰村的乡村体验性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综合其乡村体验性旅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乡村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对 桂峰村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对于桂峰村乡村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社会经济快速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旅游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方式之一。近几年,民俗旅游备受大家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更是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由于民俗旅游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开发过程依然存在民俗旅游产业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在市场竞争力上较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为研究重点,总结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合理有效地规划、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潇 《农学学报》2019,9(8):80-84
产业融合是农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民俗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北京市延庆区千家店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本着“生态环境立镇、休闲旅游富镇、地区文化强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发展道路。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状况,发现千家店镇具有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具备良好的民俗旅游发展基础,其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存在景区与民宿缺乏融合、域内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完备、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缺乏反馈交流等问题,据此提出从完善公共和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经营水平,成立民俗旅游合作社,强化与其他产业融合,打造“互联网+民俗旅游”共同体等几个方面,推进千家店镇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是创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大力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农家乐"民俗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但是随着旅游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乡村旅游模式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分析"农家乐"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旅游业的和谐共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愈来愈着重于压力的缓解与释放,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民俗旅游应运而生,各个地区的农村发展由民俗旅游而带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的蜃蛟村也不例外,蜃蛟村是千年古村,米食节是当地的特色。他们以米食节为契机,开展了当地的民俗旅游,但由于民俗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因此,从民俗旅游的角度切入,以古林镇蜃蛟村为例,探讨了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袁家村休闲农业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以陕西省袁家村休闲农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本与效益进行界定与估算,对袁家村休闲农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袁家村休闲农业的总效益(WE)与总成本(WC)的比值(ECR)大于1,表示其整体效益大于整体成本,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必要条件,袁家村能够实现休闲农业的继续发展。同时,针对袁家村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5A级景区的宁波奉化滕头村,是新农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景区的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的村落化景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宁波滕头村为例,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使用网络文本分析和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游客旅游体验,并提出旅游体验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游客对设施服务与旅游活动两方面体验性最差,其次村落风貌方面体验性较差,游客在景区环境方面体验性最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即今后滕头村要在凝练特色与发展优势、改善管理与设施服务、创新体验活动项目与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文霞 《新农业》2023,(7):62-64
当前人们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为推进邢台市山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邢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通过学习体验经济理论,以及深入挖掘邢台市山区乡村文化内涵,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推进邢台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是增强旅游项目的体验性,二是增强旅游动的参与性,三是增强民宿建筑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居民角色认同及可持续生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居民深入参与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乡村旅游推动下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互动结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法对袁家村与马嵬驿两个乡村旅游地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探究不同旅游发展模式下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乡村旅游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的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地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之间存在角色认同3个维度(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行为)和可持续生计3个维度(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多维交叉互动过程,角色认同对于可持续生计具有提高、丰富和改善效应,可持续生计对角色认同具有唤醒、激发、调整效应.(2)袁家村二者间的互动是一种“主动伴生模式”,而马嵬驿是一种“被动伴生模式”,由于袁家村与马嵬驿在开发主体、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的互动关系更加积极显著.(3)乡村旅游通过重构角色认同与优化可持续生计,促进二者互动并形成合力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