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水草茂盛,是养鹅的好季节,可夏季气候炎热,亦是细菌、病毒大量繁殖的季节,所以夏季养鹅要做到:1.降温防暑鹅适宜的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2.
<正>夏季潮湿多雨并且气温较高,是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高发季节。现将一起雏鹅爆发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症诊断报告如下:1发病状况某养鹅户共饲养种鹅120羽。2009年9月,该鹅群开始发病,起初仅几羽种鹅发病;到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夏季,鹅容易发生寄生虫病,而鹅的线虫病占据了鹅寄生虫病的很大部分。现将鹅夏季主要线虫病的防治技术,提供给广大养鹅户。一、鹅胃线虫病(一)病性和流行病学鹅胃线虫病是由多种胃线虫寄生于鹅的腺胃、肌胃和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家禽和野生禽类都可以感染发病。胃线虫的虫卵随着病禽的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夏季,鹅容易发生胃线虫病。预防保证鹅营养需要,提高鹅群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注意鹅舍的清洁卫生,粪便进行生物热等无害化处理。鹅从放牧开始就要进行预防性驱虫,1个月以后进行第二次预防性驱虫,以后每隔3个月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可以用左旋咪唑、驱虫散等驱虫药物按照治疗量一半的剂量混饲。尽量防止鹅接触胃线虫病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5.
<正> 高温季节如何提高饲养肉鹅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鹅专业户极为关心的问题。江苏滨海县东坎镇桃李村养鹅专业户赵祥云总结出的高温季节高效养鹅秘诀,不仅效益高,而且成本低。去年夏季他养鹅300只,70日龄每只平均体重达3.5kg,成活率达99%。现将他的养殖经验介绍如下:1 防暑降温,减小饲养密度夏季气候炎热,肉用鹅的饲养密度以6~7只/m~2为宜,以防因拥挤而造成中暑。鹅舍的温度不得超过26℃。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①保持房舍通风  相似文献   

6.
一、降温防暑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方法是:1.通风降温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置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低位窗和鹅舍同高。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2.控制湿度夏季鹅舍内不仅温度高,且湿度也很大,往往影响鹅体热的散发,造成病菌大量繁殖。鹅舍  相似文献   

7.
<正>降低饲养密度夏季鹅舍以每平方米6~7只的饲养密度最适宜。搞好鹅舍降温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并保持通风透气,同时地面还要撒1厘米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凉水降温,并用凉水往鹅身上喷细雾。圈牧结合雏鹅出壳后要精心饲养、细心照料,从第10日起开始放牧,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30日龄后至翼羽长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草  相似文献   

8.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巧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9.
<正>1场址的选择鹅是一种草食水禽,因此场址要选在距河边、池塘或湖边近处,有利于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鹅舍宜建在高燥向阳处,要求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温  相似文献   

10.
一、降温防署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方法是:1.通风降温。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低位窗开得和鹅舍同高,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2.控制湿度。夏季鹅舍内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也很大,往往影响鹅体热的散发,造成病菌大量繁殖。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0%。如相对湿度大于75%,则雏鹅关节炎病会增多。为了给雏鹅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温度,夏季日夜都要打开所有  相似文献   

11.
<正> 鹅是草食性水禽,种草养鹅无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佳途径。以种植1亩牧草为例,适量补充一些精料,全年可循环养鹅400~500只,获纯利2 500元以上。 一、牧草的选择与播种 1.牧草的选择 牧草分为供夏秋季利用和冬春季利用两大类。夏季牧草品种较多,如串叶松香草、苏丹草、俄罗斯饲料菜、菊苣、苦荬菜等;冬季牧草目前仅普通黑麦和冬牧70  相似文献   

12.
1防暑降温(1)降低饲养密度。夏季鹅舍最适宜的饲养密度为6~7只/m2。(2)搞好鹅舍降温。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保持通风透气,且地面撒1 cm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凉水降温,或用凉水往鹅身上喷细雾。2圈牧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养鹅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夏季对鹅来说,既不利生长又不利疾病控制,夏季要养好鹅着重抓好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密度,改变环境,加强管理.养夏鹅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周期短.  相似文献   

14.
1场址的选择 鹅是一种草食水禽,因此场址要选在距河边、池塘或湖边近处,有利于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鹅舍宜建在高燥向阳处,要求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温防寒。  相似文献   

15.
<正> 夏季气温高,易使鹅群产生强烈的热应激,造成采食量减少,抗病力差,死亡率增加。为了让鹅快长速肥,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五项技术措施,现综述如下,供养鹅者参考。 1 防暑降温。合理密度,肉鹅的饲养密度以每5~8只/m~2为佳,鹅舍温度不能超过26℃,当舍温过高时,可采取下列措施。要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并在圈舍房顶上覆盖一层10cm厚的稻草,洒上凉水,长期保  相似文献   

16.
种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3~5年。一般情况下,当种鹅在经过1个冬春繁殖期后,必将进入夏季高温休产期。为了做到既降低休产期的饲养成本.又保证下1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必须根据成年种鹅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肉鹅养殖的效益看好,养肉鹅的朋友多了起来。现把有关夏季肉鹅养殖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降温防暑1.降低饲养密度夏季鹅舍最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鹅喉羚蒙古亚种与夏季栖息地的关系,为探索鹅喉羚蒙古亚种的生境选择和生境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7—8月,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法,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蒙古野驴?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了鹅喉羚蒙古亚种夏季生境选择研究。共获得71个鹅喉羚数据样方,测定了15种生境因子,计算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鹅喉羚喜好高平原和残丘,坡向半阴,灌木类型以白刺灌木林为主。倾向选择灌木数量为0 ~ 10株、20 ~ 30株,植被盖度为0 ~ 20%、60% ~ 80%,距道路的距离为10 ~ 15 km,距居民点的距离为10 ~ 15 k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504%,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058%,地形因子(坡向、坡位和坡度)是第1主成分的影响因子,其他几个主成分的生境选择因子主要是干扰、水源和食物及植被因子。结论因此,我们认为夏季鹅喉羚对生境的选择呈现一定的偏好和回避,是由于夏季保护区内气候、地形、食物以及干扰等因子特有的季节性特征导致,也体现出其对保护区实际生境情况和资源分布进行的择优和取舍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养鹅养殖产业中,鹅的传染病一直是影响养鹅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到夏季气候炎热较为潮湿的环境,鹅群各种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播,而鹅本身是两栖家禽,更易感染各种疾病。本文讨论鹅养殖常出现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鹅的鸭瘟病毒病又称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流行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并有一定周期流行性等特点的传染病。本病流行于夏季,往往是鹅、鸭共养或共用一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