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报道了杉木不同群体转化无性系6年生、4年生和2年生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选优群体转化无性系生长最好,对无性系的选育必须充分利用有性改良的成果,在优良群体或家系内选取优良个体繁殖推广,不宜在一般林分或代区内选用混合萌条作无性系繁殖造林.同时揭示出无性系造林存在着明显的早晚相关性,初步筛选出的11个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扩大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东门林场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包括了桉树的有性育种和无性繁殖两个过程。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进行优良树种(种源、家系)及其优良单株的选择,然后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在此前提下,进行桉树纯种和杂交种的无性繁殖,开发出无性系,并进行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中试种植,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多年来东门林场选育出了7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70多个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麻竹实生苗无性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结果表明:①)收集优良开花母株,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可为优良无性系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②圃地培植的实生苗无性系在16个月龄和28个月龄时的生长显著相关,16个月龄时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性系筛选,可靠性较大;②提早分株种植能加快实生苗无性系的总体生长与繁殖,利于加快无性系选育的进程;④无菌播种组培条件下,组培中无性系的生长特性与其移裁圃地后的生长特性十分相关,各无性系固有的生长特性在培养的3—6个月间逐渐表现,可在此时进行离体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4.
由湖南省林科所主持,与平江县林业局协作研究完成的“油茶寒露籽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于1994年12月由省林业厅组织鉴定。据研究报告:该成果不仅应用了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标准进行选优、收集、测定等常规选择,还首次从营养和保健的要求出发,把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纳入选择内容,并确定了选择标准。最后,评选出湘林104、湘林106、湘林107、湘林111,湘林115、湘林117、湘林121、湘林124和湘林131等9个寒露籽优良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试验林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34.88kg-64.32kg,比其它参试无性系平均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5.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14片试验林102个无性系的调查分析,8年生(含苗龄)以上的82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开化1代种子园或那坡优良种源实生苗)增产35.8%,从中筛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87.1%,其中三个增产1倍以上。试验表明,从杉木优良家系(合优良种源的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和2代种子园的优良种苗营造的幼、中龄林中进行无性系选优,增产效果以优良杂文组合较好,2代种子园次之,1代种子园和优良种源更次之。在增产水平高且后代分化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单系为好;在增产水平高,但后代分化不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多系为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无性系、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龄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胸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变异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选择历经17a。通过测定生长量综合因素,从辽宁森林经营研究所引进的36个无性系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5个,占13·9%。从辽宁抚顺五龙林场引进的未鉴定的日本落叶松110个无性系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27个,占24·6%;从经鉴定的日本落叶松26个无性系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12个,占46·2%。该项成果对营建高级种子园,推广普及良种,提供了优良基因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对麻竹实生苗生长状况和实生苗无性系选育方法。通过人工授粉获得麻竹种子,用圃地培植及无菌播种组培两种方法培育麻竹实生苗无性系,结果表明:(1)收集优良开花母株,利用人工授粉方法取得麻竹种子,可为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培育较为优良的实生苗群体,有利于提高选育的有效性;(2)圃地培植的实生苗无性系在16个月龄和28个月龄时的生长显著相关,16个月龄时进行较大强度的无性系筛选,可靠性较大;(3)提早分株种植能加快实生苗无性系的总体生长与繁殖,利于加快无性系选育的进程;(4)无菌播种组培条件下,组培中无性系的生长特性与其移栽圃地后的生长特性十分相关,各无性系固有的生长特性在培养3-6个月期间逐渐表现,可在此时进行离体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9.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相似文献   

10.
美洲黑杨无性系T26和T66是山东省林科院于1987年由土耳其引进、1995年选育出的两个速生优良无性系,于1997年又在山东省各杨树栽培区,同引进的全国各地选育的50多个优良无性系一起,进行了育苗试验和区域化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26和T66在山东省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好、抗逆性强和生态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是营建胶合板林和纸浆林的优良品系,2002年已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三醋酸纤维素酯(以下简称CTA)广泛应用于感光片基、人造丝、香烟过滤嘴丝束、反渗透膜、超滤膜、塑料、涂料、电气绝缘材料、火药助剂、透明薄膜等。不同产品性能对CTA品质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对CTA品质要求最高的是感光片基,高质量的CTA应用于感光片基,能使片基的透明性优良、尺寸稳定、机械强度适中、使用安全。国内外醋酸纤维厂家生产CTA时,绝大部分是以棉短绒为原料,用竹材作为原料制备CTA,国内尚未见报导。我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河南早熟杏5个新优品种,即豫早冠、豫寒魁、蜜香杏、马坟早杏和梅山早杏的主要形态特征、特性及其优良品质,为解决河南省早熟杏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及大力发展和推广早熟杏新优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良厚皮甜瓜品种。以厚皮甜瓜品种伊丽莎白为对照品种,引进了6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经过3年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试验表明:特异性厚皮甜瓜品种风味4号在试验点的总体表现优良,它生育期适中、比较早熟;生长势强,坐瓜较早;产量高、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伊丽莎白和其他品种,比较适合在黑龙江地区棚室栽培。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研究45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干形形质与不同坡位、坡向及混交树种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闽楠生长、干形的影响显著,对枝下高和树干通直度影响很小。地处南坡的闽楠人工林其胸径生长量最大,且干形圆满。北坡土壤水湿条件有利于闽楠的树高生长,能促进闽楠自然整枝。在不同坡位中,下坡的闽楠胸径生长最快,分别为中坡和上坡的1.05倍和1.38倍,且干形通直圆满。除闽楠胸径和树干圆满度外,其它生长和形质性状皆存在极显著的坡向×坡位互作效应,说明人工造林时需综合考虑坡向和坡位。闽楠与杉木混交可明显促进闽楠的胸径和树高生长,且对冠幅、树干通直度和圆满度无明显不利影响,杉木可作为闽楠的优选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树木细根生物量、生产与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平衡和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树木有赖于细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而细根对环境胁迫比较敏感,因此细根动态可指示环境变化,还可反映树木的健康状态,影响树木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因子很多,本文在收集大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讨论了文献基础上,讨论了土壤养分,水分、pH值,温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大气CO2增长对树木细根分布,生物量,生产和周转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开展细根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细根现存量及养分内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细根通过呼吸作用和周转过程向土壤输送有机质(Jackson et al.,1997;王政权等,2008)。细根生物量虽然仅占植物体总生物量的5%左右,但由于细根生长和周转迅速,其生长量可占森林初级生产力的50%~75%(Nadelhoffer et al.,1992),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涩柿果实鲜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涩柿品种,通过对比六倍体和九倍体涩柿的鲜食品质,探讨倍性对柿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柿良种选育和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_2脱涩法,对95个涩柿品种的硬果进行处理,然后对各品种果实的脱涩难度及口感风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易脱涩且口感风味佳的品种,分别对其果实鲜食特性,即表型指标、内在营养指标以及耐储性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果实易脱涩的品种68个,较易脱涩的品种21个,难脱涩的品种6个,且不同品种涩柿果实经脱涩后鲜食的口感风味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品种6个,包括3个中国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七月早’‘中柿1号’,以及3个日本九倍体品种‘平核无’‘大平核’和‘刀根早生’。3个九倍体品种的果形指数较小,果型属于扁果形,且其果皮色泽较为亮丽,外观指标整体优于六倍体品种。6个品种果实经脱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中柿1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其最不易脱涩,且易褐化,耐储性最差。3个九倍体品种在果实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方面显著高于六倍体品种‘三原鸡心黄’和‘七月早’,但其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九倍体品种果实更易脱涩,脱涩后不易褐化,耐储性较好。【结论】不同涩柿品种果实脱涩难度和鲜食风味品质不同,九倍体品种在果实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及耐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适合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Geographical location (north/south latitude), social position of trees in a forst stand (dominant, codominant, suppressed) and site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as to their effect on tracheid length, proportion of latewood and wood density of black pine indigenous to Greece. Tracheid length was fund greater in the northern location, in dominant trees and at intermediate site qualities. Proportion of latewood was higher in the southern location, in suppressed trees and at intermediate site qualities. Density was higher in the southern location, in codominant trees and at good or intermediate site qualities. Statistically, however, many differences at P = 95 % and all differences at P = 99% are not significant.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sampling of 331 trees, 55 years old and older; the probes were taken only from the 10 outer rings, at breast height. The findings from 6 trees, sampled from pith to bark, present disagreement with the above results.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IUFRO, Division 5, Oxford, U.K., April 1980  相似文献   

19.
枫香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枫香家系和单株间遗传增益的大小 ,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的选择 ,结果表明 :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中选优良家系与平均数比较的遗传增益大于与CK比较值 ,以枫香地径和树高为主要选择指标 ,造林后 1a初选家系是 12 9号和 12 4号 ,造林后 3a选出 2 1号和 132号为优良家系。在单株选择中 ,与CK比较的遗传增益值小于与平均数比较值 ,造林后 1a选出的树高优良单株是 12 4号家系第 3株 ,地径优良单株是 12 9号家系第 7株 ;造林后 3a选出的优良单株是 2 1号家系第 7株 ,132号家系第 5株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网民基本特征是反映中国网民与网络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结构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等。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次发布的调查统计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网民结构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