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加强饲养管理 大连地区饲养的马鹿、梅化鹿等,每年四月份开始脱盘生茸。通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公鹿配种后体质瘦弱,春季、多汁饲料比较少,公鹿此时又必须迅速恢复体况、为换毛和生茸提高物质基础。这样,就必须抓好生茸前期和生茸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3.
1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将出茸公鹿生产时期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和配种期。  相似文献   

4.
<正>1公鹿的饲养管理1.1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梅花鹿的生茸期在每年的4—8月份,是获得鹿产品的重要时期。公鹿生茸期的生理特点是性欲消  相似文献   

5.
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龙口市梅花鹿饲养业发展迅速 ,全市存栏量已近千头 ,各鹿场饲养规模差别较大 ,少则几十头 ,多则几百头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差别比较悬殊。众所周知 ,饲养梅花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鹿茸 ,因此 ,在生产中加强产茸公鹿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本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1 产茸公鹿生产时期的划分产茸公鹿在 1年中可以划分为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恢复期 4个生产时期。1 1 生茸前期 每年 1月下旬至 3月下旬 ,是积累营养 ,准备脱花…  相似文献   

6.
养好公鹿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优质高产的鹿茸和繁殖良种。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提高鹿的生产力,根据鹿在1年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可以把出茸公鹿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配种期。南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公鹿在这几个时期的具体划分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东北梅花鹿产茸能力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给出了估测、比较具有不同次产茸记录公鹿产茸能力的方法,为科学地评价公鹿的产茸能力提供了依据,对茸鹿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鹿茸的生产过程中,因锯茸时止血失败而导致生茸公鹿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锯茸止血三法小窍门,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 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但含油量高的籽实(如大豆),  相似文献   

10.
1种公鹿种公鹿主要生产任务是担负母鹿的配种任务,主要通过对母鹿本交或人工授精获得高产的优秀后代;其次是生产鹿茸。由于鹿茸的遗传力高,种公鹿是决定繁殖鹿场今后生产力高低与否的命运。它的生理生产时期为3~5月份生茸期,9~10月份为配种期,其余为休闲期。生茸前一个月逐步加料增膘,到生茸期膘情应达到八成,产茸期在保证青柞叶自由采食情况下,每昼夜喂4次精料,精料的给量由3月份的2.5千克增加到茸生产旺期的4.5千克。精料内配有豆饼30%、煮熟大豆l0%、进口鱼粉5%、玉米面45%、麦麸10%、磷酸氢钙40克、食盐35克、添加剂适量,另加占精料50…  相似文献   

11.
公鹿de养殖     
公鹿经过配种后,体质瘦弱,且又逢气温较低的冬季,因此需要迅速恢复体质。为换毛和生茸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余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实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笔者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报告,供大家参考。 1 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我们把出茸公鹿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配种期五个生产时期。  相似文献   

13.
公鹿产茸这一经济性状是受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其中40%是受遗传影响,60%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日粮配合的好坏是决定公鹿产茸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发挥公鹿产茸的生产性能,以最少量、最经济的饲料换取最大量的鹿茸,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实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我们鹿场在认真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和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马鹿产茸的日粮配合经验,供同行参考。1马鹿产茸公鹿不同生产时期的日粮配合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  相似文献   

14.
种公鹿茸重性状与年龄相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我国人工选育的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乌兰坝东北马鹿等 5个品种品系种公鹿的茸重性状与鹿年龄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一定年龄段 ,茸重性状与年龄之间呈强正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为预测并比较茸鹿种公鹿各年龄时的茸重水平和制定茸重标准及早选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鹿茸是我国名贵的动物性药材,是养鹿生产的主产品,其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营养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多数养鹿生产单位非常注重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供给,但由于北方地区公鹿生茸前和生茸期缺乏青绿饲料,且粗、梢饲料品种单一,常由于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不足而限制了鹿茸的增产。为了补充鹿饲料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提高公鹿体质,生产质好量高的鹿茸,我们根据鹿场土壤、饲料条件及鹿生茸的营养需要配制了供梅花鹿使用的完达1号增茸剂,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在黑龙江省8510农场种鹿场进行了对比和推广试验,均收到较好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16.
鹿茸的生长受多种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影响,在诸多外部条件中,提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可使成年公鹿提前30多天脱盘生茸。生产实践中,我们利用这一技术使茸鹿提前脱盘生茸,并配合相应的增茸措施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人工控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公鹿和母鹿从每年9 ̄11月配种结束后,便进入冬季的休养生息阶段。鹿在冬季虽然不生茸产仔,但它却与下一年的生茸和产仔关系密切。所以在冬季若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就不会有高产的夏季。因此,搞好鹿的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顺利越冬的重要一环。1公鹿越冬期的饲养管理公鹿的越冬期包括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从11月上旬到第2年3月下旬,正处于寒冬季节,鹿既不配种也不生茸,处于非生产季节。鹿由于配种期体能的消耗及季节性体重下降,体质相对较弱,在越冬期采食量增加,体质也恢复很快。对老弱病残鹿为防止冬季消耗死亡,应…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大连地区饲养的马鹿、梅花鹿等,每年四月份开始脱盘生茸。在冬季过后,公鹿在经过了配种工作后,体质比较瘦弱,加之春季多汁饲料比较少,公鹿此时对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抓好生茸前期和生茸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鹿茸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梅花鹿饲养场观以生产锯二杠鲜茸为主,即使大锯龄的高产公鹿,也甚少生产三叉茸,尽量锯收二杠茸.  相似文献   

20.
“增茸散”对马鹿的增茸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薤白等9味中药组成增茸散,按每头每日50g 量加入日粮中饲喂3岁公鹿10头61天,并用同龄10头每头每日仅增喂混合料50g 的公鹿对照观察。前者不仅体质增强,茸皮黑亮,茸头饱满,而且每头增产鲜茸0.386kg(折干茸0.128kg),每头可增加收入388.2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