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众多农作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上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为更好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应当落实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旱作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为旱作玉米种植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突破,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种植效益,而且实现了旱作农业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文章从内蒙古西部地区旱作农业的现状出发,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可行性和现实条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内蒙古西部旱作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是我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旱作玉米已成为旱作农业一大亮点。本文介绍了旱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处理、适期播种、培肥土壤、秸秆覆盖、使用化学制剂等内容,以期为旱作玉米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飞 《现代农业》2014,(10):50-51
<正>玉米是我旗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每年玉米播种面积都在17万亩以上,其中旱地玉米11万亩以上,水地玉米5万亩以上,饲用玉米主推了"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在籽玉米种植中,引进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在目前全球气温变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该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彭阳县地膜玉米种植已成为全县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根据彭阳县的气候条件、从近年来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全县旱作农业调研分析,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旱作农业集成新技术推广的实践,提出促进彭阳县旱作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指导旱作农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道路,尽早实现彭阳县农业增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产物,在我国有着较为广泛的种植区域,不过一些区域因为干旱缺水,使得玉米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打折扣。为此,我国研究出旱作农业区玉米栽培技术,希望可以解决干旱地区玉米栽植存在的问题,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下文就将对旱作农业区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甘肃发展旱作草畜牧业生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背景下,依据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草畜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资料,探索提出把利用旱作农业方法种植生产大量饲草的技术体系纳入现行作物-家畜产业体系之中;利用城镇化发展形成农村人口减少的机遇,试验推广依托峁、墚、沟等天然地势地形围栏建成人工草地进行放牧;充分提升现有的旱作农业、草畜产业及依此形成的循环农业优势,在该农业区构建新型的旱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体系,提升综合生产效益,促使旱作农业的“甘肃模式”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8.
敖汉旗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大旗,全旗现有耕地面积17.5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4.0万hm2,旱耕地面积占70%以上,属典型旱作农业区.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水稻、荞麦等,全旗历年玉米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平均单产水平500-550kg/667m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我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把旱作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项目来抓.十几年来,通过推广玉米覆膜技术,对促进全旗粮食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干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对照3个处理对玉米进行保水抗旱效果测试,目的在于探索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的抗旱方法。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总结了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在玉米保水抗旱上的优缺点,对于南方岩溶山区旱作农业实际生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旱作区抗旱玉米品种引进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当前定西市旱作玉米种植实际,引进抗旱玉米新品种,开展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旱作区抗旱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探索适宜栽培方法,为促进旱作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水资源总量逐年递减,不仅我国将要面临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干旱缺水也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处于干旱区域的华北,农村耕地大都是依靠旱作农业来进行耕作,玉米作为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在旱作玉米栽培中,以蓄水、保水、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技术应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旱作玉米是指年降水量350-650毫米,在无灌溉条件(雨养)的地块上进行玉米生产。1干旱对旱作玉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是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适用于马铃薯、蔬菜、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栽培。这项技术解决了自然降水被大量蒸发、降水保蓄率和利用率低、春季作物无法下种或出现“卡脖子”旱导致减产等问题,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从根本上改变了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年年遭旱灾、年年需抗旱的被动局面,结束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玉米机械全幅深松与旱作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是节水、保墒、耕作等一系列综合农业节水技术措施。该项技术是通过机械深松、节水灌溉、采用保水剂等措施,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从而使灌溉用水量减少,保证播种的种子全部成活。本文结合旱作玉米品种的选择及种子的处理,对玉米机械全幅深松技术与旱作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提高单产,挖掘增产潜力,创新旱作农业技术,探索适宜陇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模式。通过试验研究,初步分析了陇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旱作农业区的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为区域全膜玉米推广应用总结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海林市农业区分为旱作农业区和水田示范区。在旱作农业区主要以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主,在旱作农业区基本上已经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在水田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65%左右,近年来,农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但在乡镇农业生产中,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先进农机技术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就将我市乡镇农机技术应用以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1在旱作农业区机械化旱作农业,主要是指在旱作农业区以机械为载体实  相似文献   

16.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是依据我省高温、冷凉、旱作农业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及玉米生产中与质量、效益农业的差距而提出来的。该技术有利于玉米生产提质、节本、高产、高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农业的生产需要经过一定的科学手段来提高产量。在黑龙江省旱作玉米的生长中,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就很好地完成了玉米的增长任务。该文针对黑龙江旱作玉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技术进行研究,来探究玉米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旱区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表明,玉米覆膜栽培不仅能改善玉米生长环境,还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是干旱地区一项重要的旱作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抗旱注水补灌技术应用效果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省旱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干旱的威胁,特别是夏伏旱造成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生长中后期严重受旱或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如何采取抗旱措施进行减灾是甘肃省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甘肃三力现代农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优秀旱作农业技术,而秦安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旱作农业的稳产、高产对秦安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玉米的生产为例,总结了秦安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经验,对以后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