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来势猛、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极高的家兔传染病 ,俗称兔瘟 (以下简称兔瘟 )。该病于 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发现 ,其危害性在目前发现的兔病中是最严重的。兔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长毛兔最易感 ,其次是獭兔和肉兔 ,野兔也可自然发病。发病兔以青年兔为主 ,4 0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 ,哺乳仔兔不发病。在新疫区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易感兔在几天内几乎全部发病 ,绝大部分死亡。兔瘟的症状以最急性型为主 ,其次是急性型 ,目前也有部分病例呈亚急…  相似文献   

2.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本病只侵害兔,主要危害青年兔和成年兔,40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易感性差,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初期,患兔死前无任何明显症状,往往表现为突然蹦跳几下并惨叫几  相似文献   

3.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自然界广泛传播,尤其是在气候多变季节,幼年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特征是慢性鼻炎、咽炎和支气管肺炎。仔兔、青年兔多呈急性型,成年兔呈慢性型。我们对哈尔滨郊区某实验兔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以鼻炎和肺炎为特征性的疾病,经综合诊断,证实该病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0年下半年,此兔场经常发现有的病兔从鼻腔中流出粘性分泌物,鼻周围及前爪湿润并染脏,打喷嚏,食欲不振,被毛粗乱,肌…  相似文献   

4.
兔球虫病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原虫病,也是家兔养殖业中常见的群发病之一。通过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及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为防治兔球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份,东营胜利油田某种兔场新引进的安哥拉长毛种兔发生了以流鼻涕、打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诊断、微生物学检查,确认该病为兔败血支气管波氏杆菌病。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兔场是在废弃居民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 ( RHD) ,俗称兔瘟 ,是兔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败血性疾病。该病潜伏期及病程短促 ( 1~ 3天 ) ,传播迅速 ,流行面广 ,传染性强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对养兔业威胁较大。近几年 ,本地十几个县区兔瘟疫情较为严重 ,但经过综合防制和对症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1 994年至 1 998年 ,本地 1 1个县区 68个乡镇887个自然村庄 ,暴发流行性兔瘟 ,发病率 2 4 .2 %,死亡率 95%以上。据调查 ,其发病情况和特点主要有 :该病多在每年的 9~ 1 2月份至来年 1~ 4月份发生 ,规模兔场及养兔专业场发病呈局部暴…  相似文献   

8.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综合症,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非免疫兔群一旦感染此病,常常全群覆灭,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100%,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见流行。 临床症状:家兔感染后一般2~3天出现临床症状。根据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1.最急性型:短时出现神经症状,挣扎不安,四肢抽搐,惨叫而死。有的甚至未见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多数死兔鼻孔出血。从发病到死亡,多在5~12小时。 2.急性型:流行进入高峰期,并常为群体发病。患兔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不喜动,体温升至41℃以上,饮  相似文献   

9.
兔瘟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家兔的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出血性传染病。各种品种、年龄的兔都易感染 ,四季均可发生。该病以全身组织器官出现败血症状、潜伏期及病程短促、传播迅速、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为主要特征。 2 0 0 3年 8月王某饲养的 30 0 0只獭兔 ,有 2 72只先后抽搐惨叫 ,流浆液、黏液或黏脓性鼻液 ,死亡1 70只 ,治愈 1 0 2只 ,经解剖、细菌学检查 ,HA试验确诊为病毒性出血症。1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病兔突然抽搐惨叫即死亡。急性型 :病兔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 ,体温升高 ( 4 0℃以上 ) ,而后体温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通常存在于空气、水、土壤、饲草、动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最近,某养兔户饲养的兔发生了一种以四肢麻痹、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兔链球菌病,该病病原初步鉴定为坚忍链球菌。1 发病情况199...  相似文献   

11.
自1954年我国自行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虽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而且其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从过去的大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散发,疫点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  相似文献   

12.
兔瘟防治     
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简称,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下的仔兔和哺乳期的幼兔很少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常引起爆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健康发展重点疾病之一,经济损失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是兔类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等特点,造成兔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剖检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并对诊断与预控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注意,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病原感染部位不同而有很多临床类型。该病传播迅速,对兔群的危害极大。今年自入秋以来,山东省泰安、临沂、潍坊、日照等地的很多养兔场的兔群发病,表现为鼻炎、肺炎、败血症的临床症状,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后经实验室综合诊断,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于是依据病情制定了正确的治疗方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地方性流行。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9月中旬,山东省泰安地区某新西兰白兔养殖中心,共饲养商品肉兔2300多只,均已注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  相似文献   

15.
我市于2000年6月份,爆发流行一种症状疑似兔瘟的疫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无抢救治疗时机。先后来服务部就诊的有31个发病兔群,其中4个小型兔场,饲养量在500~1000只之间,27个个体养兔户,饲养量10~300只,品种有比利时兔、新西兰白兔、日本大耳兔、獭兔和本地杂交兔。据不完全统计,来诊发病兔群中,共死亡约千余只,给养兔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我市持续流行直至更换疫苗生产厂家才陆续停止。现将对这一疫病的诊治和体会综述如下,供参考。1流行情况和特点1.1该病主要发生于有母源抗体和免疫过的兔群。1…  相似文献   

16.
正兔球虫病是养兔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可导致2~3月龄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导致大批发病死亡,危害性非常严重。笔者根据多起防控体会,对兔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概述,仅供养殖户参考。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或等孢属球虫寄生于兔子的胆管上皮或肠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瘦、生长发育受阻、贫血、腹泻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 ,也称兔瘟 ,是家兔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组织器官出现败血症状 ,潜伏期及病程短促 ,传播迅速 ,传染性强 ,流行面广 ,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该病对养兔业危害极大 ,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严重。1 临床症状  病兔突然抽搐惨叫 ,很快即死亡。个别病兔精神萎糜 ,食欲减少 ,体温 4 0℃以上 ,而后体温急剧下降 ,耳、鼻发凉 ,呼吸急促 ,病兔的鼻孔和肛门流出鲜红血液 ,抽搐跳蹦后倒地死亡。 90 %病兔是在发病后 2 4小时之内死亡。2 剖检所见 病兔尸体呈角弓反张姿势 ,眼结膜和皮肤充血 ,鼻孔周围和肛门周围有…  相似文献   

18.
正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传播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病兔和带菌兔为本病传染源。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的飞沫经呼吸道相互传染。各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家兔均可感染发病,一般毛兔的发病率较高。本病为条件性致病,多在气候多变、阴雨潮湿以及其他应激等条件下发病。本病常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2临床症状根据发病症状可将其分为败血型、鼻炎型和支气管肺炎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诊断1.临床症状诊断。临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温和型三种。最急性型:发生于流行初期,无任何异常表现,突然倒地而死。急性型:表现为精神萎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1月,某养兔户的兔群暴发了一起以下痢、流涎、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该病是由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史与临床症状该兔群的兔子常跑到兔场外边,而在其周围的养鸡、养鸭户曾发生过链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