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江苏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和江苏省丘陵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人工纯林栽培模式、粮-林复合栽培模式、茶-林复合栽培模式、林相复合栽培模式和庭院经济栽培模式,并提出丘陵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薄壳山核桃在江苏丘陵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云南省薄壳山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近年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栽培现状及我国引种栽培历史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加强科学研究,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行定向培育,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是近年来江苏推广栽培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至2017年4月,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的栽培面积已达6 400 hm~2,其中油用牡丹1 800 hm~2,薄壳山核桃4 600 hm~2,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直接参与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促进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种苗管理、强化技术培训、优化推广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夯实产业基础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是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从品种选择、生产规模、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及优势等5个方面提出了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工艺设计中的采穗圃和采种园的具体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介绍了适合山东地区栽培的薄壳山核桃品种,并对其生长结果性状进行了观测,同时结合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山东省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今年12000亩薄壳山核桃在丽江成功落地生根,我们对10年内完成50万亩基地建设更加信心十足了。"丽江市市林业局种苗站站长李宏,说起薄壳山核桃这项新兴的特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时如数家珍,激情昂扬。薄壳山核桃原称美国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之一。薄壳山核桃为阳性树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薄壳山核桃为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湖北省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分析国内薄壳山核桃发展概况,结合湖北省生产和科研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湖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今后科研攻克重点及难点,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栽培的早实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以35个引种品种为材料,按照优良品种的选育程序和标准,进行初选、复选、决选、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系列良种选育试验后筛选鉴定出优良性状突出并稳定的品种‘巴顿’。‘巴顿’平均单果重4.8 g,壳薄,出仁率56.86%,仁含油率73.2%,油酸含量69.94%,亚油酸含量20.38%,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600~1800 m的中、北亚热带气候区域栽培。本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薄壳山核桃发展中可供选择的良种,为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如今,这里是一片荒山,迎着山顶的大风,刚种下去不久的小核桃树摇曳着,显得稀稀落落,十年以后,这里将成为一片核桃林,树枝上挂满沉甸甸的核桃,映入眼帘的将是漫山遍野的绿色。祥云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地处大理州东南部,低效林面积达76万亩,林分数种结构不合理,平均产量低、林分质量差、效益低,开展低效林改造是改变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现状的重要途径。为此,当地政府经过研究,特意选择核桃作为低效林改造的主力军。在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工程中,祥云县中低产林改造目标任务计划用时十年,到2020年全面完成。祥云县低效林改造一律采用"带状皆伐改造"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国家支持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传统蚕桑业生产效益下滑的情况下,经过分析考察试验,选择了薄壳山核桃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针对新出现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一地二园三区四游"的总体布局,即一个良种繁育基地,两个园区(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园),三个分区(核心区、辐射区、发展区),四种旅游方式(农家休闲游、生态餐饮游、自助采摘游、山地消暑游),以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带动山区经济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薄壳山核桃树形挺拔、树冠优美,果仁营养丰富,木材质地优良,是一种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型木本油料树种;但在江西省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科研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分析江西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与苗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提出了今后科研开展的方向及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薄壳山核桃不同嫁接方法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阐述了薄壳山核桃育苗的苗圃地选择、砧木培育、嫁接苗培育、嫁接后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最经济、最实惠、成活率最高的秋季方块芽接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方法,为浙江丽水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的适生环境,为该区域大力发展种植抛尼(Pawnee)、卡多(Caddo)、肖尼(Shawnee)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提供的12号、32号、99号、103号、104号薄壳山核桃和新平华森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金华、绍兴等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采取嫁接改造和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调查定植后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物候、幼树的树高和冠幅以及结果树的树高、冠幅、单株产量等,测定果实性状及内含物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品种在试验区生长结果正常,果实经济性状好,坚果具有壳薄、出仁率高、含油率高等特点,建议规模化推广优良品种,并加强提质增效技术推广运用,培养技术人才,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薄壳山核桃高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主要介绍薄壳山核桃果用林的立地选择,估良品种,良苗,造林,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高产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杨华  范宏韬 《林业调查规划》2013,(5):113-117,130
介绍怒江州低效林形成原因和改造方式,分析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施好低效林改造工作提出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生态建设要与产业发展结合,多渠道融合资金,保障改造主体的合法利益,制定非商品材采伐限额相关政策等对策。强调低效林改造工作的重点是对低效林的界定必须正确,并且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既要达到低效林改造的目的,实现国土生态安全,又不触犯法律法规,保障实施主体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按照云南省林业厅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的意见》,云南即将在全省大面积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这既是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现代林业要求,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现实需要,也是云南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立省战略目标的长远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云南林业》2012,(6):35-35
祥云县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实施意见》,规划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县76万亩低效林改造任务。选择核桃为低效林改造的主要造林树种,不但能调整了林种结构,提高了林分质量,也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同时,结合当地干旱的气候特点和森林资源现状,低效林改造一律采用"水平带状皆伐改造"的方法(改造地块采伐带宽6米,保留带宽6米),尽量减少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改造和  相似文献   

20.
胡路东 《绿色科技》2015,(4):126-127
指出了受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直接作用或影响,部分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 ,林木生长发育不良,系统功能不明显或退化,生态功效、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这样的树林称为低效林.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对低效林加以改造,结合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低效林改造的实际情况着重对低效林改造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为低效林的具体改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