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通过2014—2017年对南充市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8.914万hm~2,虫害发生面积6.532万hm~2,病害发生面积2.056万hm~2,有害植物发生面积0.326万hm~2。本次普查详细调查了南充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发生面积和具体分布情况,发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33种,其中虫害19种,病害12种,有害植物2种,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鼠类44种,兔类8种,合计啮齿动物52种,占我国记载种类24.5%。鼠类发生面积234.9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2.4%;兔类发生面积37.4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2.0%。本次普查摸清我国林业鼠类、兔类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发生危害,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真菌类有害生物722种,发生面积270. 74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0. 95%。本次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真菌类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及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危害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监控,于2014年4月—2016年10月开展了其种类及发生情况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共计87种,其中本土86种(虫害52种,病害20种,有害植物10种,鼠类1种,兔类1种,螨类2种),合计发生面积8.3万hm~2;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种,发生面积0.14万hm~2,成灾面积59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分析2003年及2015年两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得知在10余年间,安顺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从19种增加到64种,分布面积从134326.9hm~2减少到52557.5hm~2,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变化与寄主数量增加和林业产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分布面积和危害程度变化与人为防控措施的干预直接关联;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等级较高,已对生物多样性形成较大威胁。同时对林业有害生物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有害植物类29目53科240种,其中外来有害生物或原产地是中国以外的种类有29科93种,占此次普查记载种类的38.75%。我国林业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62.10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8.54%。本次普查摸清了我国林业有害植物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类型,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掌握万州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在确定普查范围及对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普查技术方法,全面调查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万州区共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184种,包括虫害142种,病原微生物39种,有害植物2种,线虫1种;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累积面积1.7万hm~2,其中成灾面积467hm~2。  相似文献   

8.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于2014年11月—2016年7月对辖区内5 133.4 hm~2林地进行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普查结果表明,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33种,其中造成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9种。结合普查结果,对9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分布情况、危害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灾害性天气时常发生是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持续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加强监测和除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沾益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沾益区林业局于2015—2016年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共设踏查线路223条,踏查点1 872个,踏查面积达132 840 hm~2;发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53种,发生面积为4 418 hm~2。文中介绍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分析其发生特点。认为,云南松切梢小蠹受害面积仍居高不下,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范围及种类均有所增加。针对普查结果提出加大检疫监测力度,注重防控体系建设,注重检疫队伍建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4—2016年,富宁县组织力量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和寄主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富宁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27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4种(省外传入2,国外传入2),本土林业有害生物23种;按类型分:虫害10种,病害14种,有害植物3种;发生面积2 082.2 hm~2。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力量、强化检疫监管,林业产业发展注重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昆虫类有害生物5 055种,发生面积1 142.82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60.23%。本次普查基本摸清我国昆虫类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危害情况,以及新增的昆虫类外来有害生物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发生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组成情况,在不同起源林分、不同区域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以害虫为主,占总有害生物的74.44%。害虫中鳞翅目最多,占比达到近一半;其次是鞘翅目占比达到1/3。在区域分布上辽东山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最多,其次是辽南沿海地区及辽中平原区,辽西丘陵区和辽北低山丘陵地区相对较少。辽东和辽西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最大,分别为251 500 hm~2、242 413 hm~2,分别占全省发生面积的35.46%、34.18%,总计占比达到近70%;而辽南、辽北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相对小得多。林业有害生物在人工林中占有绝对优势,发生面积达到498 027 hm~2,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70.23%;而天然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要少一半,为211 047 hm~2,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29.76%。建议在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区域采取生态、生物为主的防控措施,辅以药剂防治,实现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掌握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2014—2017年,在常年监测基础上,以危害为导向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共确认有害生物有效种类6 201种,发生总面积1 896. 63万hm^2。笔者从分类系统、发生危害情况等方面对种类变化进行分析,对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为科学调整防控对策,及时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市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以森防站为龙头,经多方协调,组织开展了1980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牡丹江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种类、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及危害情况,为科学分析牡丹江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趋势,指导今后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作,制定准确地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方案,更加有效地控制、封锁和扑灭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长春市第三次(2015-2016)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 472 hm^2,占有林地面积0. 91%。其中轻度危害1 330 hm^2,中度危害面积112 hm^2,重度危害面积30 hm^2,发生种类总计207种,其中常发和偶发有害生物总计达10种,发生量具有连续降低的趋势。表明我市近几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所采取的防治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16.
铜仁市受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较重,年均受害面积1475.7hm2。分析铜仁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特点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平原造林林木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从5月中下旬开始,组织开展了平原造林工程有害生物专项巡查及防控。截至6月底,全市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46万余亩,未发生大面积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同时,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逐步完善,巡查及防控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相似文献   

18.
总结分析2020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研判2021年发生趋势。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频发,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1278.44万hm2;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总体仍呈快速扩散蔓延态势,防控形势严峻;灾害突发频发,局地危害严重;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整体轻度危害。预计2021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预测全年发生面积1353万hm2;松材线虫病疫情仍将呈扩散蔓延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美国白蛾疫情仍持续扩散但势头趋缓,整体发生平稳,局部地区可能危害偏重;薇甘菊等林业有害植物在华南仍将快速扩散,危害加重;钻蛀类害虫危害依然严重,松褐天牛、松梢螟等种类危害将进一步加剧,局地成灾;其他本土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全国大部分发生区危害将整体减轻,局地可能偏重发生。针对当前形势提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2019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林间基数、寄主分布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研判2020年发生趋势,提出相应对策建议。2019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 236.77万hm^2,呈现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扩散迅猛、危害严重,落叶松毛虫大面积暴发等突发事件多、局部成灾,松树钻蛀类害虫危害加剧,其他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整体轻度危害等特点。预计2020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偏重发生,预测全年发生面积1 266万hm^2左右,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全国扩散蔓延势头不减,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松树蛀干害虫仍将偏重发生,危害扩大;林业鼠(兔)害、杨树食叶害虫、林木病害等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平稳发生,局部地区偏重成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遏制高发、频发、多发态势,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掌握阿尔泰山的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为“十一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03年,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和自治区林业厅的安排,在全疆开展为期两年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局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