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以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3种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龄组林下地表细小可燃物负荷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林下地表细小可燃物总质量138.5万t,森林火灾发生风险依次为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火灾蔓延风险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5个龄组中森林火灾发生风险依次为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幼龄林,森林火灾蔓延风险依次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对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内林下地表细小可燃物分区施策,可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地表易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人工纯林是南方林区主要林分之一,其林内地表分布着大量的阳性杂草和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这些可燃物几何尺寸细小,容易被引燃,进而引起森林火灾.因此,通常把这些可燃物称为易燃物或森林中的引火物.而这些易燃物是否被点燃主要取决于本身含水率的高低,其含水率则受天气条件的制约.所以掌握易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林分发生火灾的难易程度,可作为林火发生预报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森林能否被引燃、如何蔓延以及整个火行为的过程中,森林可燃物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而可燃物载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森林火灾燃烧的强度,同时不同的可燃物类型会形成不同的燃烧特性。通过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8个林分类型的地表可燃物载量、类型进行调查后发现,华山松林内地表可燃物载量最高,农田-果园最低。并利用植物群落分类法将可燃物划分为5个类型组共6个类型。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发生需要有火源引燃,不同火源引燃可燃物的能力不同,搞清常见火源引燃可燃物的能力及引燃后的一些火行为指标,分析床层特征对火源引燃能力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点燃概率模型,对林火预防及扑救意义重大。在春防期,以燃烧着的烟头、火柴、燃烧着阔叶为火源,在无风条件下点燃蒙古栎-红松混交林下的非破坏性地表可燃物,分析了不同火源的点燃能力及床层特征对点燃能力的影响,并建立相应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火柴的平均点燃概率最大,燃烧着阔叶点燃概率次之,所有试验条件下,烟头都不能点燃可燃物床层;(2)火柴与燃烧着阔叶的点燃概率和火焰高度没有显著差异,烟头与2种火源的点燃概率有显著差别;(3)火柴和燃烧着阔叶的点燃概率都与床层含水率负相关关系,两者能引燃的最大床层含水率分别为26%和24%。火柴引燃概率随着床层密实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燃烧阔叶点燃概率随着床层密实度的增加在下降;4)火柴和燃烧着阔叶2种火源的点燃概率预测模型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火柴点燃概率预测模型的预报精度为72.9%,误报率为32.3%;燃烧着阔叶预报模型的准确度为71.4%,误报率为25.8%。本研究是在春防期间进行,可燃物含水率低于30%的天数占防火期内一半以上,被火源引燃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极大,对于特别稀松或者紧实的可燃物床层,火源引燃概率较低,建议林区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床层密实度进行管理,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的发生一般来说是由死的细小可燃物引燃的,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愈低,就越容易点燃,林火就越容易发生。死的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主要取决于气象要素的变化程度。气象要素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很快,其变化程度综合地影响着林内的枯枝落叶、枯立木、风倒木、采伐剩余物及林缘的草类、灌木等的干湿程度。对林火发生发展有关的气象要素中,气温、湿度、降水和风这四个要素对林火的影响最为明显,这四个气象要素在火险等级预  相似文献   

6.
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灾害现象。通过对万华烟台工业园区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交界域内火源较多,一旦与细小森林可燃物接触就会形成第一引燃,但对园区威胁并不大;从一次引燃发展到二次引燃一般可通过火焰直接接触、热辐射以及飞火等三种方式,其中通过火焰直接接触或热辐射引燃园区可能性较小。园区北灵山有条件发生大规模树冠火,会出现飞火等极端火行为,对园区构成巨大威胁。而园区曲家山虽然也能形成局部树冠火,但不会对园区构成威胁。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火源管理、有效调控森林可燃物、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交界域火灾现象和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界域火灾现象与目前国内统计的98%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有着直接的关联。运用火源形成、一次引燃和二次引燃等概念把交界域的火灾现象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表述,并阐述了火灾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摆在火灾的一次引燃阶段和如何阻止向二次引燃转化上。交界域的火灾防控效果是对诸多工作的综合检验,包括可燃物和火源管理技术的落实、公众防火意识教育、消防扑救力量的储备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外业调查取样、实验室燃烧测试,观察和测定火行为,研究滇中地区冲天柏人工林的可燃物特征及相应的火行为。结果表明,防火期内冲天柏林的地表可燃物种类单调、结构简单,灌草高度差别不大,形成梯状可燃物有利于火灾的蔓延,地表可燃物绝对含水率为35.07%,易被引燃,载量较大,平均为2.0 kg/m~2。无论上坡火,还是下坡火,可燃物引燃时间都很短,仅为1~5s,但上坡火阴燃时间明显高于下坡火,热辐射强度差距不大;下坡火的最大平均火焰高度、平均火焰温度明显高于上坡火;上坡火蔓延比较均匀,下坡火蔓延差异较明显;潜在的火强度都低于750 kW/m,为低强度火,总体上火行为符合小坡度的燃烧特征:相对稳定,平缓,火蔓延速度慢,火焰高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结论]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10.
森林地表可燃物载荷量分布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基本要素之一。根据沈阳地区林型特点,将油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天然杂木林3个林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地表可燃物的载荷量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的林型地表可燃物总载荷量差别较大,其中天然杂木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平均总载荷量分别为15.21thm~(-2)和12.48thm~(-2),杨树人工纯林总载荷量最小,仅为3.97thm~(-2);地表可燃物一般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地表可燃物载荷量与林龄相关性均不大;可燃物总载荷量分布与坡向直接相关,表现为阳坡载荷量大于阴坡载荷量;随着坡向由下向上,载荷量分布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多少是发生森林火灾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不同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不同坡向(阴坡、阳坡)等因子,在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丁山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样地,调查不同样地中马尾松林内各级地表可燃物载荷量,进行可燃物载荷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马尾松林内地表可燃物载荷量的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地表可燃物载荷量有随树种林龄和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阳坡载荷量大于阴坡载荷量;其中1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1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坡向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林龄和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与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26-129
调查马尾松林中虫害发生区与无虫害发生区不同时滞的地表死可燃物,室内测定含水率,研究不同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可燃物载量。结果表明:松毛虫会造成马尾松林当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增加,对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影响最大,增加174.7%;对10h时滞可燃物载量影响其次,增加113.5%,与未发生虫害林区相比,可燃物载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一定林分恢复期后,可燃物载量趋于平衡,发生过虫害的林区,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比未发生林区增加量为41.6%,10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增加量为16.7%,可燃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虫害爆发可以通过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小兴安岭森林的火险特征,以科学预防和控制火灾。通过100个样方的数据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由多种树种构成,这些树种的可燃物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在落叶松和白桦林下可燃物成分相对较高。郁闭度被确认为影响可燃物载量的关键因素,高郁闭度通常伴随着较低的地表可燃物载量。此外,高林分密度可能导致地表可燃物增加,但也会影响可燃物分布的均匀性。管理建议方面,建议定期进行火险评估,强化火灾预警系统建设,优化林分结构,并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研究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气候变化与火灾的相互关系,以及评估防火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基于室内模拟的飞火引燃试验数据,使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飞火引燃的因子进行建模,探究该模型在预测飞火引燃中的适用性,为林火行为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纯林为对象,以球果、1 h时滞、10 h时滞小枝为火源,构造不同风速、可燃物含水率和压缩比的可燃物床层,进行引燃试验,建立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3种火源的引燃概率模型。【结果】3种类型火源分别进行了1 800次点烧试验,球果、1 h时滞和10 h时滞小枝引燃次数分别为414、161和337次;本研究梯度范围内,火源引燃概率随着风速增加而显著增加;可燃物含水率与引燃概率负相关,但受火源的干质量影响较大,在可燃物含水率为40%时,较大的3种火源干质量造成了引燃率升高;床层压缩比对火源引燃概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或负相关性;构建的球果模型预测引燃准确率为87.2%,总预测准确率为71.1%; 1 h时滞小枝模型预测引燃准确率为79.6%,总预测准确率为78.6%; 10 h时滞小枝模型预测引燃准确率为81.5%,总预测准确率为79.5%。【结论】3种火源引燃能力为球果10 h时滞小枝1 h时滞小枝,风速、可燃物含水率和火源干质量对引燃有较大作用,建立的3种Logistic引燃概率模型有较高准确率,可供飞火引燃预测时参考,以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和减少扑救伤亡。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林区地表可燃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可燃物是林火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类型的分类和典型小班调查,结果表明,塞罕坝林区各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的地表可燃物载量各不相同,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1 h时滞可燃物是地表可燃物的最主要构成,1 h时滞可燃物的组成、结构和特点是影响地表火发生和蔓延的主要物质基础;林区单位面积载量接近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临界条件(30 t/hm2),防火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八达岭人工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多少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调查八达岭林场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和林分因子,取得42块样地资料;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各因子与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进行分析,平均树高、坡度和海拔与对应负荷量有显著线性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剔除法,建立了估测模型,除平均胸径外,平均树高、密度、郁闭度、海拔、坡度被引入,经检验回归显著,该估测模型可用于其它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估测。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南部春季火行为特征及可燃物消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2007年春季大兴安岭2起森林火灾的火行为及可燃物变化.采用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分析火险变化,地表可燃物载量调查采用线状相交可燃物调查方法,并利用MODIS遥感数据对火烧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WI系统各指标可以很好地指示森林火险变化,2007年4-5月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基本都在90以上,腐殖质湿度码(DMC)和干旱指数(DC)在4月份持续升高,2场大火也发生在火险高的时段.火烧类型以地表火为主,部分林分有冲冠火.火后阔叶林地表径级可燃物增加不明显,针阔混交林主要是5.0~6.99 cm径级可燃物增加,而落叶松纯林火烧后除0.50~0.99 cm径级可燃物减少外,其他径级可燃物都明显增加.不同火烧程度对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影响有差异.中度和重度火烧后草本盖度明显下降,有些林分下木层死亡率较高.罕诺河火场和松岭区壮志林场过火区重度火烧分别占33.2%和46.4%.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可燃物特征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各类型林分地表可燃物相对含水率较低,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各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的地表可燃物载量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1 000 h时滞可燃物,1 h时滞可燃物比例约占90%以上,是各森林类型可燃物的主体构成。落叶松人工林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最大,为45.407 t·hm~(-2),已超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临界条件(30 t·hm~(-2)),安全隐患极高;其次是山杨、白桦、黑桦混交林及山杨纯林接近临界值,发生森林火灾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森林可燃物类型是森林燃烧的基础。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通常决定于可燃物的含水率。可燃物的含水率(特别是地表易燃物)主要受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而随着变化,而林内气象要素又受林外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研究林内和气象站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可利用气象站的天气要素观测值,即可估测可燃物类型不同可燃物的含水率。这是搞好林火预测预报,划分森林火险等级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子选择了7种不同可燃物类型,在春秋防火期进行了定点观测,对林内外气象要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找到最佳的林火预防与扑救方法,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定林内凋落物、灌木、草本数量,对针叶林不同年龄阶段林分可燃物载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和樟子松的成熟林中可燃物载量最高,分别达到40.42t/hm2、21.57t/hm2,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其次是幼龄林,可燃物载量分别达到29.63t/hm2、19.09t/hm2;中龄林的可燃物载量相对偏低,分别为16.30t/hm2、20.82t/hm2。因此,对不同林龄的地表枯落物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有效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