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治疗或预防鹅病必须用药。药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作用强度也不同,有时甚至会改变药物的基本作用。因此,应根据药物的特性、产  相似文献   

2.
在家兔饲养过程中,治疗或预防疾病时必须用药。而用药方法、途径不同将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作用强弱,有时甚至会改变药物的基本作用。所以用药时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药物的性质与剂型及用药家兔所处状态的不同,选取恰当的用药方法和途径。1内服法内服法因操作简单,所以多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用药方法,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4.
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来防治畜禽疾病 ,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一种病原菌 ,可因感染部位不同 ,而能诱发不同的疾病 ;相反 ,一种疾病 ,可由不同的病原菌感染所致。因此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 ,首先确定致病菌。而药物都有选择性 ,治疗时只有高敏药物才能迅速杀灭病菌取得预期效果。然而不合理用药 ,药物不但起不到治疗疾病、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 ,反而会引起疗效下降或消失 ,甚至引起动物中毒、耐药性产生及药物残留等多种不良后果。本文就抗菌药物治疗畜禽细菌性疾病失败的常见原因分析如下 :1 疾病诊断错误正确的诊断是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保健》2004,(7):58-58
动物的种属不同动物的种属不一样,它们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机能常有差别,对药物的反应也就不同。例如牛、羊、鹿等反刍动物对麻醉药水合氯醛比较敏感,而猪则有一定的耐受力;家禽易发生呋喃唑酮中毒,一般使用此药期限不宜超过7日;牛对汞剂比较敏感;复胃动物不应过多使用抗生素,以免干扰其胃内正常的消化活动等。合并用药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称为合并用药。如果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相似,合并使用时常可增加药效,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也就是说,这样的合并用药能提高药物的效能,还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例如,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可同时给予抗菌增效剂,…  相似文献   

6.
1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指防治鱼病时药物的用量。不同的剂量不仅能够产生药物作用强度的变化,而且还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药物使用过进程中,应依据鱼的品种、鱼龄、健康情况、环境条件而机动节制。  相似文献   

7.
<正>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称为联合用药。治疗不同病症与合并症,联合用药后会出现协同和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增强为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降低为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相互混合,产生理化反应,使药物在外观或性质上产生变化,影响疗效而不能使用称为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8.
<正>治疗或预防鹅病必须用药。药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作用强度也不同,有时甚至会改变药物的基本作用。因此,应根据药物的特性、产  相似文献   

9.
<正>3.4药物在生猪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药物在生猪传染病管理中的作用应该以保健预防为主,将疾病控制在发病之前,而不要将其主要用于病症的治疗。只有这样才可能充分发挥使用药物的作用。3.4.1哺乳仔猪保健的目标与方法(1)目标: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加快哺乳仔猪的生长,提高成活率。(2)方法:根据不同猪场的情况,在仔猪腹泻发生前3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养兔业发展迅速,为尽量减少各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农户可及时地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并采取必要的给药方法。但在疾病防治的过程中选用不同的药品和不同的给药方法,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因此,要根据药物的性质与用量、疾病的具  相似文献   

11.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  相似文献   

12.
正治疗猪病给药方法要恰当。不同的给药途径影响着药物吸收的快慢、血药浓度的高低和疗效的强弱。要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来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静注几乎可立即出现药物作用,以下依次为肌注、皮下注射和内服。危急病例,宜静注或静滴;治疗败血症或全身性严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一般来说,静脉注射药物作用最快,其次为腹腔注射,再次为肌肉和皮下注射,口服作用最慢。本文介绍几种治疗家兔的常用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一般来说,静脉注射药物作用最快,其次为腹腔注射,再次为肌肉和皮下注射,口服作用最慢.本文介绍几种治疗家兔的常用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与集体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通常称之为药物的作用,这个作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以至于影响到药物的效应。所以,临床要做到合理的用药,首先要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饲养管理、药物本身、动物本身和环境等因素。1药物1.1剂量药物的作用或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是也有少数药物,随着剂量或浓度的不同,作用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因此,决定药物药效的最重要因素是药物的使用剂  相似文献   

16.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给药病禽的病情及生理特性,选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因此掌握合理、正确的给药方法,对于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出现的时间及维持时间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现将常用的给药方法介绍如下。1群体给药饮水给药法是将药物溶于饮水中,给禽饮用,适用于短期投药、紧急治疗投药和病禽已不吃料但还能饮水的情况。所用药物必须溶于水,且溶解度高;饮水要求清洁,不含杂质;饮水给药时应事先停水2~4小时,以便禽尽量在短时间内(一般要求在半小时内)饮完,以免药物效果下降;应严格按药物使用浓度要求配制,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17.
李旭涛 《蜜蜂杂志》2008,28(3):33-35
防治蜜蜂疾病,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有时需要以药物治疗.蜜蜂给药,不同的给药方法可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甚至还可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因此,应严格遵守用药的基本原则,注意休药期,以防止对产品产生污染,同时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蜜蜂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古家齐 《北方牧业》2005,(20):27-27
<正> 家禽养殖场的用药方法很多,但由于一些养禽场户不了解不同给药途径的适用范围,常导致药物浪费或防治疗效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家禽常用的几种给药方法及适用范围,供养殖者参考。1 混饲给药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群体给药法。即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入饲料,供禽类自由采食。此方法适用于长期给药,或不溶于水、适口性差的药物投入。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引起肉牛运输热的病原溶血曼氏杆菌进行药物及消毒剂敏感性分析,试验对7株溶血曼氏杆菌进行1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观察各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分析多重耐药性;选择3株菌株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试验,在不同消毒剂不同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计算消毒剂的灭菌率。结果表明:7株菌株均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新霉素、万古霉素、替米考星等大部分药物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土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钠耐药;3株菌在0.005%的次氯酸钠中作用10 min、在0.05%的氢氧化钠中作用20 min、在0.001%的碘液中作用15 min、在0.001%的过氧乙酸中作用10 min、在0.5%的甲醛中作用15 min均可被完全杀灭。说明溶血曼氏杆菌对大部分药物敏感,常用的消毒剂作用足够时间均可完全杀灭溶血曼氏杆菌。  相似文献   

20.
<正>动物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必须得用药物来调节和治疗。但是,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会使药物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硫酸镁可因给药途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硫酸镁腹腔注射给药时,会抑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使骨骼肌、心肌、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发挥肌松弛作用和降压作用。而硫酸镁灌服时肠道很少吸收增加肠道容积而促进肠道推进性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则出现腹泻现象。所以说,给药途径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