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初,新疆哈密市农机研究所从北京引进了“非淀粉型可控光和生物降解地膜”也称双降解膜。该膜是1994年定为“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从1991年至1998年经过了大约七年不断试验,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推出的产品,目前在东北、华北以及国内十几个省市覆盖近百万亩农田。我们在试验过程中与研制单位共同协作,选用三个不同降解期的地膜,即50d、60d和80d,分别在哈密市山南不同条件下的棉花地上试验,  相似文献   

2.
我站从1997年开始在哈密市示范、试验、推广双降解地膜,先后用了4个厂家生产的多种双降解地膜,2002年推广540hm2。现介绍使用双降解地膜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前应对土地平整,拣去上年留下的根茬,以免戳烂地膜。运输时不要将膜卷与硬物磕碰,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薄膜粘连,在使用时撕烂地膜。存放时应将膜卷用黑色薄膜包好,存放在避光处。(2)铺膜时拖拉机的速度不宜过快,以5km/h为宜,速度过快容易拉断地膜,还会使地膜过早开裂降解,影响作业生长。(3)应均匀平整地覆盖,使地膜紧贴地面,相隔2m横向用土压住,以免被风刮起破坏;因地膜厚度只有0.0…  相似文献   

3.
淀粉降解地膜项目筹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河北承德强力塑料厂和中国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兴办的“承农淀粉降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华中农大最新科研成果“淀粉降解地膜项目”已立项,经国家环保计划司同意并由国家环保局报国家计委待批。这个项...  相似文献   

4.
时下,塑料薄膜在农村被广泛使用,对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对那些废旧的农膜弃留在田间,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农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污染农田。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回收,还会导致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红薯、?  相似文献   

5.
玉米水稻专用新型农膜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研制。玉米水稻专用膜具有省钱、省工、高产、高效的特点 ,与未用地膜的地块相比 ,可增产9% ;与使用普通地膜相比 ,可降低成本1/3。更多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已成为农膜研发的热点。实践证明 ,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使用水稻蓝光转化膜育秧 ,不但使植株生长健壮 ,而且可增产5%~9%。高科技果蔬保鲜生产线由广东省增城市中澳合作企业———广州金澳利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水果蔬菜保鲜生产线在荔城镇投入试运行。该生产线占地2200m2,…  相似文献   

6.
机械垄膜沟植技术,是利用复式铺膜播种机,把开沟、起垄、铺膜、化肥侧位深施、膜际沟播、覆土镇压等多项先进技术组合在一起的工程技术。它是作物全生育期地膜覆整栽培技术的一种。我站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引进试验。1 试验地点、品种及机具在我县的浅山(西山乡)、半浅半脑(威远镇、台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膜覆盖对不同时间尺度地温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方干旱地区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导致的农膜残留及作物生长后期地温过高等问题,筛选适合当地的环保型地膜。设置了白色、黑色快速(WO1、BO1)、中速(WO2、BO2)、慢速(WO3、BO3)降解膜,并以白色、黑色塑料地膜(WP、BP)和无膜覆盖(CK)作为对照,共计9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地膜破损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并基于红外成像和自动连续传感技术探索不同处理瞬时地表温度、逐时和逐日土壤不同深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色降解膜的破损占比大于白色降解膜,覆膜130 d后黑色降解膜平均破损占比高于白色降解膜8.4%。在瞬时尺度地表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黑膜处理、白膜处理、无膜处理(CK),且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为34.10、32.34、29.12℃(P0.05)。在逐时和逐日尺度,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土壤温度由大到小顺序为:白膜处理、黑膜处理、无膜处理;且与白色地膜覆盖相比,在日最高温时刻,黑色地膜覆盖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平均降低1.1℃。在玉米生长初期和末期(5月、9月),黑白地膜覆盖下平均温差达1.13℃(P0.05),而生育中期(6—8月),平均温差为0.45℃(P0.05)。地膜降解速率影响破损占比,从而影响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异性和地膜保温效果;慢速降解膜破损小,故保温效果与塑料地膜覆盖相近,在9月0~15 cm土层WP、WO3、WO2与WO1处理(快速降解膜)的温差分别达到3.03、2.70、1.05℃(P0.05),而对应的黑色降解膜覆盖温差分别为3.00、2.57、1.01℃(P0.05)。白色和黑色慢速降解膜覆盖与对应的塑料地膜覆盖相比,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同颜色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下产量呈显著差异(P0.05),不同降解速率的降解膜覆盖产量由大到小顺序为:慢速处理、中速处理、快速处理。可见,黑色地膜处理保温效果好、产量高,且在作物生长后期可降低土壤表层温度;而黑色慢速降解膜与黑色塑料地膜覆盖保温、增产效应相近,且绿色环保,在北方干旱区农业生产中替代白色塑料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区残膜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覆盖种植是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种植技术,该技术在改善土壤的小气候、增加积温、保持水土流失和预防病虫、草害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新疆地处亚热带,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为使作物稳产、高产,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使用。由于现有地膜主要是聚烯烃类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使用后的地膜若不能及时回收会给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对于地膜污染的解决办法主要有采用降解地膜、人工回收和机械化回收3种途径。降解地膜由于使用成本高、降解条件难于控制  相似文献   

9.
地膜穴播机试验方法初探甘肃省农机鉴定站石林雄近来年随着地膜播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地相继研制出了适应不同作物的地膜穴播机,并得到推广应用。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地膜穴播机试验方法标准,现就我站在研制2BJR-1、2型精少量人力地膜小麦穴播机过程中,根据...  相似文献   

10.
地膜可提高植物种植效果,但降解不充分的地膜停留在土壤中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反向作用,基于此,开展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植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对比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通过研究地膜韧性、残膜特征、覆膜方式、灌水量与地膜降解速率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别对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塑料薄膜和无覆盖地膜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地膜以及无地膜覆盖对棉花产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含盐量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高于普通塑料地膜13%;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含水量比普通塑料薄膜高4%,含盐量则是普通塑料薄膜>无覆盖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11.
新型降解地膜研制成功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地膜较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连年使用,废弃地膜对土地和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际上解决残膜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发生产可控降解型地膜。这种地膜在过了预定使用期后,能很快地降解为对土壤、农作物无害的物质。由天津大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环保负面效应的问题,进行了3种降解母粒含量和普通地膜玉米栽培对比试验,重点观察探讨降解地膜的可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达华3号(含7%降解母粒)在玉米全生育期降解性能可达到3级水平,而达华1号和达华2号降解性能仅分别达到1级和2级水平。可降解膜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与普通地膜区别不大,但在生育后期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国产“光降解地膜”北京市义发工贸公司采用光降解双重技术,在国内首次批量生产出‘可控双降解农用地膜”。经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的对比试验证明,其物理机械性能及保温、保墒性能不仅完全达到了厚度为8微米的普通地膜的标准,每亩还比普通地膜节约投资25%。更...  相似文献   

14.
沧州市从1997年开始引进推广机械覆膜穴播小麦新技术,现推广范围已涉及到10个县(市),面积达8.9万亩(1亩=667m2,下同)。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该项新技术在沧州市干旱及盐碱地上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一、节水、保墒在旱地上实行小麦机械覆膜穴播,由于地膜的作用,使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大大减缓,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据青县、南皮等县调查,覆膜麦比露地麦少浇两水,亩节水100m3。由于膜内土壤水分蒸发小,水分散失慢,有利于保墒,使覆膜麦从越冬期到成熟期一直保持较多水分供给。因此,冬季可避免冻害,防止越冬…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温、湿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  崔巍平 《节水灌溉》2020,(6):1-7,13
地膜在促进增产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实现增产,又能减少污染。本研究进行了普通地膜和透明、黑色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裸地栽培玉米对比实验,来探讨和分析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性及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膜,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膜略快于透明全生物降解膜。不同覆膜下各个土层的含水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中层含水量增速最大;三种覆膜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前期无显著差异,到后期透明全生物降解膜和黑色全生物降解膜下土壤含水量越来越接近裸地,与普通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3种覆膜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但增温效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且越到后期两种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的增温效果越弱。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加快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干物质重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6.
垄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采取地膜种植与沟播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较好的旱作农业栽培措施。互助县从 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的油菜种植上增产特别显著,在连续两年旱情较严峻的情况下,浅山地区油菜单产达到 2070kg/hm2,较露地平播增产 913.5kg,增产幅度达 78.9%;脑山地区(即海拔在 3000m左右)的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单产达到 2373kg/hm2,较对照增产 825kg。机械化垄膜沟播技术之所以能大幅度在旱作农业区提高产量,是因为它改变了油菜…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省是地膜使用大省,2014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已达2750多万亩,地膜使用量15.58万吨。废旧农膜已成为旱作农业区最大的面源污染物,也成为影响农田环境的重大威胁之一。近年来,甘肃省先后研制出了钉齿式、耙齿式、两级升运链式、伸缩杆齿式等多种残膜捡拾机械,推动了全省农田残膜机械化捡拾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现有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技术措施。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地膜A、B、C与普通PE地膜,在玉米生育期内对降解速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收获后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比较。此次试验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普通地膜类似的保温、保水、防杂草功效,还具有自然降解作用,具有减轻土壤污染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1科学选膜不同种类的植物应选用不同的薄膜。“透明膜”用于山芋等作物的育苗,透光率高,增温快。“红色膜”适用于育烟苗、棉苗。“紫色”膜适用于番茄种植,南瓜和山芋育苗,苗壮、生长快、干物质积累多,“蓝色”膜适用于水稻育秧,茄子栽培。“银灰色”膜增温快,降温慢,保温性能好,还有驱虫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有色农膜。“黄色”膜适用于黄瓜栽培。此外,还有银色、无滴膜等。2用量计算据试验,厚度为001mm的地膜平盖667m2即1亩的面积,其用量为644kg,以此为基础,乘以各种地膜厚度为001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甘肃省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注重废旧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全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6%,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重点用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加快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步伐,甘肃积极推动农膜回收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同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循环利用"的工作思路,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财政废旧农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