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为了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经济作物的高效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我们就现有农业生产的种植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并经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适合成都平原推广的"千斤粮万元钱"粮经产业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田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充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20万亩左右,产量110万t以上,其中两季田面积达120万亩以上.为高效利用冬闲稻田,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市、县农技部门通过联合攻关,探索出了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稻—菇连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粮食过千斤、收入上万元的"千万田"种植模式,每年推广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3万余户种植户年均增收6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乐清市地处浙东南沿海地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乐清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据2006年的数据统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4.32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3.0%,在种植业中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蔬菜总产量17.81万吨,总产值16035万元,其中山地蔬菜面积约3.54万亩,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24.7%。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阆中市农牧业局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旱地"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并有多项粮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间作模式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及效益该模式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可提  相似文献   

5.
<正>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大体为"三山六丘一分川",全县耕地面积6.2万hm2,其中旱地面积占4.67万hm2。近几年随着洛阳市优化旱地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花生成为全市重要旱地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洛阳市目前扩大到3.3万hm2,其中宜阳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左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洛阳市第一位,逐步形成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和产品交易  相似文献   

6.
为了迅速推动产业强县建设,阆中市在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为主线,确保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阆中市近几年探索旱地粮经复合高产高效规范化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的主要模式做一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一、川明参/小麦/玉米/短季蔬菜粮药套作一年四熟模式1.茬口衔接"双六尺"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掌握全县川区粮食、油料、蔬菜等作物种植结构和高效种植模式,我们于2006年10月10日至11月10日对城关、洛门、四门、山丹、鸳鸯、马力六乡镇131个村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及高效模式效益进行了全面调查,主要以走访农户、村干部的方式进行。调查区内总户数32792户,188321人,总耕地12376.10亩,平均粮食作物占53.03%,蔬菜占29.40%(含复种);油料占22.30%,花卉、  相似文献   

8.
粮药间套,是近年来阆中市旱地高效种植模式的一大成功特色,从“麦//玉//苕”,发展成为“麦//玉//豆”,再发展成为“川明参//小麦//玉米//大豆”,其特点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从而提高了旱地单位面积产值,使全年亩产量过吨、亩产值上万元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正粮经结合稳粮增效"万元千斤"种植模式,即在单位土地上,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基础,按照种植大棚瓜果蔬菜再连作晚稻,优化农作制度,实现全年每亩收入超万元,亩产粮食超千斤的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这一对突出的矛盾,实现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两不误的稳产高产高效目的。采用水旱  相似文献   

10.
凤县粮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比较效益的下降,凤县粮食生产正逐渐向区域化方向发展,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小杂粮等种植为主,尤以玉米生产面积最大,产量高,效益好,是偏远地区农民解决基本口粮和经济来源的主要种植作物。为推动凤县粮食生产健康发展,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风县粮食产业中粮食生产、销售方式、加工转化增值及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近期组织全国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2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三增两减"态势,即粮食、油料、蔬菜面积增加,棉花、糖料面积略减。1粮食面积稳中略增2012年中央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提出,我市日光温室和大中棚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设施栽培面积已占全市蔬菜栽培面积的45%以上。为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摸索总结出"日光温室番茄—番茄—丝瓜"一年三熟轮作种植技术,已成为本地日光温室蔬菜周年多茬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鄯善县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鄯善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设施蔬菜的种植结构、经济效益、研究分析以及更好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对套种模式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作为一个优势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种植面积和菜农人数已数倍增长,科学种菜已经成为菜农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从事蔬菜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菜农对新的种植技术较生疏,缺乏必要的识别和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基本知识,从而导致一些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庄浪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实施压粮扩经,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围绕高产、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滦南县各地通过生产实践,努力探索适宜本地条件的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并力争突出区域特色,努力朝着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发展,在生产中创出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种植模式,既扩大了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也丰富了"菜篮子"的花色品种,增加了农民收入。现将有代表性的几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平阴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部署,以"三年突破平阴"为动力,使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扎实进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1.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价格稳定,效益较好近年来,平阴县蔬菜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同比增长3.1%,其中:叶菜类面积3.3万亩,同比增长2.4%,根茎类4.7万亩,同比增长4.2%,茄果类1.9万  相似文献   

18.
旱地三熟“麦/玉/豆”新种植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技术背景 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西南丘陵、山区,旱地面积比重大,复种程度高,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旱作多熟农业区。长期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旱地以"麦/玉/薯"、"油-玉/薯"等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种植为主,年种植面积达5370万亩。这些模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对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该区旱地的主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a来,我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蔬菜业已从"家庭菜园"发展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和畜牧业的第三大产业.2005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1 773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43%;产量5.64亿t,人均蔬菜占有量430kg,显著高于世界平均140kg的水平;出口680万t,创汇44.9亿美元,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创汇额居我国种植业产品之首;贸易顺差44亿美元,居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改变,蔬菜产业已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陇南市蔬菜种植面积有35万亩,种植模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