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菜豆优异种质联合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七五”期间全国各协作单位初步筛选出的233份普通菜豆优异资源在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凉城、四川昭觉和山西太原同时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综合鉴定评价试验,最终鉴定筛选出183份优异种质,包括矮秆49份,早熟28份,多荚29份,大粒34份,抗病虫21份,高蛋白5份,综合性状好的17份。  相似文献   

2.
豌豆优异品种产量潜力和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在不同豌豆生态区的山西(春播区),青海(春播区),湖北(秋播区)和四川(秋播区)4省,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初选出的综合性状优异,具有推广利用潜力的14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4试验区各2个生长季节的联合鉴定,并对其中表现突出的优异种质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潜力表现最优的综合性状优异资源86-2-7-6和G806。  相似文献   

3.
芝麻抗茎点枯病及枯萎病种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8年,对“八五”期间收集的芝麻种质资源初鉴获得的高抗茎点枯病和高抗枯萎病种质共85份及4个育种单位提供的8个新品系,在芝麻主产区三个生态试验点(病圃)进行了鉴定评价,均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评价出抗性稳定、相对病情指数<15%的抗茎点枯病种质34份、抗枯萎病种质38份,其中兼抗两种病害的27份,并明确了不同基因型抗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抗性表现及利用价值、对抗、感品种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在A区检测出感病品种的相似性和抗、感品种间的带型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抗性鉴定及抗病遗传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这项研究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承担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豆资源抗病性鉴定及持久抗性”研究中的部分内容。目的是筛选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源,并获得抗性稳定的种质,...  相似文献   

5.
秋播蚕豆区优异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 ̄1994年,在湖南长沙、江苏沿江及江西吉安地区,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全国秋播蚕豆区各单位初步鉴定筛选出的优异种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评选出早熟39份、矮生6从发、大粒18份、多分枝4份、长荚5份、多荚1份、高产5份、低单宁1份、闭颖1份、透心绿2份、软荚3份,合计85份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路颖  关凤芝等 《中国麻业》2002,24(4):5-7,25
对“八五”“九五”期间收集的464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61份、原茎产量高资源314份、纤维产量高资源268份、种子产量高资源137份、抗逆性强资源60份,可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和种质创新等利用。  相似文献   

7.
大麦高蛋白种质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和筛选高蛋白大麦种质资源为育种者利用,提高饲用和食用大麦的营养品质是国内外大麦育种关注的热点。作者对“八五”、“九五”期间初鉴的170余份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进行多点种植签定,从中选出40份进行2年多点重复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选出一批比Hiproly遗传稳定、性状比较优异的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芳 《玉米科学》2006,14(1):018-020
“对十五”期间新收集、保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380份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1.83%、4.34%、68.80%和0.30%。不同玉米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粗脂肪变异最大;其次为赖氨酸、粗蛋白、粗淀粉。不同种植区来源的玉米品质性状具有不同的特质。不同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主要品质性状两两相关极显著。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多项、双项或单项品质优良的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七五”期间筛选出的250份优异种质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连续3年进行了深化鉴定和综合评价,筛选出稳定的优异种质155份。其中稳定抗早斑病的19份,抗晚斑病的7份,抗锈病的54份,抗青枯病的58份,抗根结线虫的2份;高含油量1份,高蛋白质含量的6份,高油/亚比的8份,兼抗和多抗的优良种质6份。  相似文献   

10.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豇豆优异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和1993年在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对“六五”和“七五”期间鉴定筛选出的230份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204份较好的资源。其中矮生37份,早熟42份,大粒38份,多英54份,高蛋白与高抗性材料33份。  相似文献   

12.
鉴定和筛选高蛋白大麦种质资源为育种者利用 ,提高饲用和食用大麦的营养品质是国内外大麦育种关注的热点。作者对“八五”、“九五”期间初鉴的 170余份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进行多点种植鉴定 ,从中选出 4 0份进行 2年多点重复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选出一批比Hiproly遗传稳定、性状比较优异的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种质资源对大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八五”期间在昆明、成都、丹东等地对我国2538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大斑病抗性鉴定的结果;高抗材料2份,抗病材料12份,中抗材料127份,感病2397份。  相似文献   

14.
1991-1994年在郑州对49份小麦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重新评价鉴定,初步筛选出10份适于本地区生态特点的不同类型优良材料并提供育种及生产利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谷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十五"期间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54份谷子种质资源3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和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3.97%、4.26%、0.26%,3个主要品质含量的频率分布均为近似正态分布.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粗蛋白含量变异最大.不同来源的种质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地方种质资源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明显优于选育种质资源.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多项、双项或单项品质优良的谷子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海南山栏稻品种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筛选优质抗旱山栏稻种质资源为研究目的,利用陆稻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鉴定体系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山栏稻品种不同生育期间所表现出的抗旱能力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山栏糯(黄壳)(编号1、4、6、18、22)等5个品种在全生育期均表现出高抗旱能力。此结果为开展山栏稻抗旱新品种选育及优异抗旱基因挖掘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同时说明海南山栏稻群体中蕴含丰富的抗旱遗传种质资源,应加强山栏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评价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15份红麻优异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和利用潜力。通过对生育期,纤维发育特性,株高,茎粗,皮厚和单株纤维重四个主要经济性状和纤维产量的联合评价研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从中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和的利用的优良红麻种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六五”和“七五”期间,对4000多份花生种质资源抗锈性的鉴定结果。国内资源2508份,表现高抗和中抗的分别为21份和237份;国外资源1644份,表现高抗和中抗的分别为234和188份。不同类型的品种以及不同地区来源的花生品种,其抗性表现不同,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抗性表现也不完全一致,本试验还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中鉴定出抗锈资源,并首次对龙生型花生进行抗锈性鉴定。  相似文献   

19.
基因型和表型的数字化鉴定是实现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创新的新途径,是实现茶树由“传统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的有力工具。文章综述了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型数字化、表型数字化和数字化管理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组学技术在茶树种质资源数字化精准鉴定中的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实现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克4430-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我省各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以其为亲本材料,采用有性杂交或珈射诱变育种手段,育成了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我省大豆育种界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