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短轮伐栽培的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以及化学组分的基础上探讨超短轮伐期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极显著,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显著,3年生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在0.247~0.282g·cm-3之间变化。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聚戊糖含量、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以及α-纤维素含量影响显著,而造林密度以及无性系与造林密度间相互作用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化学组分的影响均不显著。超短轮伐纸浆材的苯醇抽出物含量介于3.68%~4.39%之间,戊聚糖含量介于12.86%~13.47%之间,木素含量介于18.16%~19.77%之间,综纤维素含量介于74.91%~77.61%之间,α-纤维素含量介于40.28%~43.49%之间。  相似文献   

2.
杨树纸浆林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辽宁杨、荷兰3930杨3种不同密度纸浆林的成本及流向、经济效益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及效益评价,总结出短轮伐期杨树纸浆林的最适栽培密度为1111-1666株/hm^2,轮伐期6-7a;每公顷利税达到38983.00元,年均纯利润为3754.93元;税后内部收益率超过57%;纸浆材的产量和价格是影响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河滩地优质大径杨木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径材的缺乏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胶合板等相关工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利用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江河滩地资源营建大面积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 ?作者通过近 10a的研究 ,就充分利用江河荒滩等劣质土地培育优质大径杨木 ,在进行产业化培育过程中对新无性系引选、主要立地制约因子、密度与林分工艺成熟年限、边行“优势配置式”造林、复合轮伐期经营、节痕控制技术、合理轮伐期确定及配套优化栽培模式等技术关键进行研究总结 ,为大面积营造杨树优质大径材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对木材和其它林产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各类用材实行定向培育,这是世界人工林发展出现的战略变化1)。杨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和易于更新的特点,为最适的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经营树种(方升佐等,1993)。所谓定向培育,是指按最终用途所确定的对木材原料的要求,采用集约经营等科学管理措施,生产出种类、质量、规格都大致相同,价格具竞争力的大批木材原料。本文简要总结了南方地区杨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技术中关于无性系选择、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栽植材料选择及优化栽培模式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主动解决工业用材资源的缺乏,从1985年开始与洞庭湖12个县(市)、2个农场建立杨木胶合板材基地,引种的欧美黑杨I-63、69、72无性系成材早、轮伐期短的特点,现营造基地材133km^2,已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基地建设存在经济水平低,难以达到定向培育目的;不合理的体制制约了基地发展;资金短缺,近期与长远利益不同步,通过杨木应用开发研究表明,制胶合板,刨花板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少林缺材国家,经营比较粗放,全国林木生长率仅为2.66%。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木材,我们于1978年开始了沙兰杨短轮伐期定向培育中小径材的研究。 所谓短轮伐期栽培,就是选用速生的树种,选择较好的立地条件,采用良种壮苗,选择适宜密度,进行集约栽培,使其在短期  相似文献   

8.
将收集到的23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谷城县、夷陵区、监利县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在谷城选出的长江杨、中嘉7号杨、375杨、鲁山杨4个优良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及短轮伐期定向培育栽培;(2)在夷陵试验区选出的鲁山杨、M81—18杨、351杨、375杨、中汉17杨5个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栽培;(3)在监利县选出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嘉8号、中汉578杨5个适合超短轮伐期栽培的无性系;中汉17、鲁山杨、375杨、M81-3、长江杨5个无性系适合中短轮伐期栽培;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适合短轮伐期栽培;(4)3个试验区相比,无论是平均单株材积还是林分蓄积量,都是监利县最大,谷城次之,夷陵再次之。试验为湖北省杨树在不同区域、不同立地实现定向培育科学栽培提供了良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科学地采伐利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工业纸浆林,利用实物期权法分析评价纸浆材价格波动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经济效益,确定不同价格水平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柔性最优轮伐期,并得出不同林龄时实施采伐的价格阈值。结果表明:在当前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价格为500元·m-3的情况下,立地指数为15,17,19和21的日本落叶松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5,23,21和19年,在价格较高时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23,20,17和15年;在林龄小于最短轮伐期时,无论纸浆材价格为何值都应选择等待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树扦插繁殖容易、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性强。杨树木材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作胶合板、刨花板、纸浆、包装箱等。对杨树进行集约化栽培,实行超短轮伐,为工业生产尤其是纸浆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杨树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来研究杨树超短轮伐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扦插苗为种植材料,以9990,6660,4995,4440,3330,2490株.hm-2为造林密度在山东兖州建立试验林,在研究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产量并分析其纤维形态的基础上,探讨超短经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林树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对材积生长影响显著;造林密度对胸径与材积生长影响极显著。在9990株.hm-2栽培密度下,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蓄积量平均达80.1m3.hm-2。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平均长度介于0.77~0.86mm之间,平均宽度介于24.18~28.07μm之间,长宽比位于28.83~34.59之间,基本符合制浆造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东省湿地松林分生长与产量评估模型,对培育建筑材和纸浆材林的合理轮伐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原木材种标准并通过模拟造材的方法评估材种出材量,采用贴现法进行经济分析。对立地指数、初植密度、木材价格和营林成本等因素对成熟龄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工艺成熟龄为基限,营林净现产值最大”为依据,分别对建筑材和纸浆材提出了适于不同营林投资利率要求的湿地松林分主伐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14.
纸浆材人工林复合轮伐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纸浆材人工林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轮伐期的概念。纸浆材人工林实行复合轮伐期经营的材积收获量,将比单一轮伐期经营高出20%,再加上复合轮伐期生产的大径锯材市场价格高的因素,相应的经济收益将高出更多。复合轮伐期充分利用了地力和林木生长的潜力,它不仅是纸浆材轮伐期和大径锯材轮伐期的复合,也是经营目的的复合,体现了现代林业多目标培育林木的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河北漳河林场合作进行的《沙兰杨短轮伐期定向培育中小径材的研究》成果,于3月中旬在邯郸市通过了鉴定。这项研究始于1978年。科研人员选择适宜的立地环境,利用沙兰杨大苗壮苗,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以不同密度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经过十年工作,两次轮伐,对最适密度、萌芽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尾叶桉和刚果12号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尾叶桉和刚果12号按开展了四种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5年观测结果表明:两树种不同密度林分林木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林分产量越高,但单株产量越低。研究结果证明:0.5m×l0m株行距适用于超短轮伐期薪材林经营,轮伐期以2年为宜;1.0m×2.0m株行距适用于经营短轮伐期速生丰产薪树林,轮伐期为4年;15m×3.m株行距可用于速生高产短轮伐期用材林的经营;2.0m×4.0m株行距适于林下间种作物之用。  相似文献   

17.
共对200个技术上可行的杉木栽培模式,以NPV最大为主要目标进行优化,确定出立地指数为14、16、18下的5种初植密度优化栽培模式。对初植密度、间伐次数、间伐时间、间伐间隔期、间伐强度及轮伐期等栽培措施,从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平衡角度,进行实例代化分析。运用增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措施下,成本、价格、折现率等经济因素变化对栽培模式优化的影响规律。特别是对间伐量和间伐时间的交互作用,初植密度与间代管理的交互作用,初植密度、间伐次数与轮伐期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对用不同经济指标决定的最优轮伐期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杉木大、中径村培育技术从“六五”、“七五”到“八五”以来,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与亚林中心合作,对杉木的良种选育、立地选择、密度管理、丰产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如①杉木种源研究;②江西大岗山立地分类及应用;③杉木密度控制技术;④主要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等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成果。组装配套这些成果,在现有丰产林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大规模,培育市场紧缺的杉木大、中径材,提供培育技术示范。技术经济指标为:大径材:26cm以上,轮伐期25~35年,年均生长量10~14m3/hm2;中径材:18cm以上,轮伐期20…  相似文献   

19.
1 攻关的任务、考核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攻关任务(1)提高桉树纸浆材人工林产量和质量。(2)提高优良品种的抗逆性。(3)完善栽培配套技术,缩短轮伐期,提高桉树纸浆材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国内市场对纸浆材的需求。1.2 主要研究内容(1)以生长量、木材密度、纤维性能等性状为选择指标,在尾叶桉、细叶桉、兰桉和巨尾桉中选育纸浆材优良品种。(2)桉树抗风、抗寒、抗青枯病品种选育研究。首先收集国内现有生长量高的遗传材  相似文献   

20.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对尾叶按、刚果12号按、雷林1号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等树种的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培育技术进行了8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贫瘠立地培育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必须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即通过细致整地(坡地带垦,平原台地全垦)、适当施肥(按属树种以N肥为主,P、K肥为辅;相思类树种以P肥为主,辅以N、K肥)、合理密植(经营超短轮伐期能源林,宜采用0.5m×1m密度,轮伐期为2~3年;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一般用1m×1m~1m×2m的株行距造林,轮伐期为4~5年;经营短轮伐期用材林,采用1.5m×3m株行距效果较好,植后6~7年采收,以及间种等措施,才能获得速生、高产和短轮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