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个相思类树种的生长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榕庚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1):18-20,29
本文通过对10个相思类树种的引种栽培试验进行总结,在生长比较与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选出了厚荚相思,卷荚相思和马占相思3个有推广前景的速生树种,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增加了新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观赏新树种—珍珠相思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原产澳大利亚的珍珠相思,既是观赏树种,又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广西林科院自1981年引种以来,连续0多年对其进行引种,栽培等的试验研究。本文从生物不特性及适生条件,物候,采种,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珍珠相思的引种栽培情况。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湿地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带状混交,与湿地松纯林相比,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单行混交,湿地松受压严重,保存率、生长量低,应及时对厚英相思进行适度修枝,增加林内透光度,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4.
相思类树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丰富宜昌市的树种资源,同时为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宜昌市林科所1998年10月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选择6个中亚热带相思类树种种子进行引种试验,1999年8月又从湖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引进黑荆(A.mearnsii)、灰木相思(A.implexa)、黑木相思(A.melanoxylon)等3个耐寒相思类树种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经过1999年秋季及2000年春季两季育苗,共培育合格苗木7500多株,苗木年平均高1.0m,地径1.2 cm,2001年春营造试验林1.33hm2。初步证明:亚热带耐寒相思类树种在宜昌市能够正常生长,但幼苗越冬困难,宜春季容器育苗,初夏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5.
在推广马占相思造林过程中,发现马占相思林中一天然杂种(暂名“莞屏一号”),它速生、耐寒、抗病、耐贫瘠,是一个增产潜力大的造林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6.
青山杨与小黑杨造林收益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通过对青山杨与小黑杨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山杨具有明显的造林优势,生长快、耐寒、适应性强,造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是该地区较理想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桂东地区速生树种多样性以及为生态敏感地区桉树改造提供新的树种,2017年5月在桂东地区试种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20hm^2,分别在造林后第8个月和14个月调查试验林不同海拔、坡向、坡位的林分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在桂东地区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造林后第8个月成活率、地径和树高分别为92%,3.1cm和2.3m,造林第14个月地径、胸径和树高分别为7.4cm,5.8cm和5.0m;黑木相思造林后8-14个月,上坡生长表现优于下坡,海拔200m生长表现优于海拔320m。说明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适合在桂东地区生长,避开谷底和山脚等光照不足地块、及时抚育是黑木相思在桂东地区造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华北落叶松在甘肃大部分地区都可引种栽培,但引种效果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引种造林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大夏河、祁连山等地造林效果差,20龄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东南部地区平均生长量的60%、70%和23%。生长量大小与引种地区的立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水分是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温度;海拔高度与热量有关,海拔增高,温度降低,生长速度也随之减慢。  相似文献   

9.
耐寒桉树树种/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1996年引种栽培的9种耐寒桉树连续6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巨桉、邓恩桉具有耐寒、速生、丰产优良特性,可作为永安市及福建省冷凉地区发展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主栽树种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贵州省桉树的引种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贵州省引种桉树栽培成功的限制因子是寒害,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和凝冻气候;在贵州成功引种保存的桉树种质资源基础上开展耐寒选育,是桉树能否在贵州省扩大种植的关键技术措施;贵州省桉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地势和气候的影响,适宜规模化经营造林的面积较少,确定适宜种植区和种植规模应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相思类树种造林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适生树种稀少的现状,开展了相思类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10a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丘陵山地引种保存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3种相思对贫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这3种相思是沿海丘陵山地较为理想的造林改土树种。  相似文献   

13.
小叶杨资源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小叶杨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资源分布及其抗旱,耐瘠薄,耐寒等特性,指出小叶杨在三北地区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小叶杨杂交育种和造林试验的进展情况及保护和发展小叶杨的前景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广西寒冷地区油茶良种选择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寒冷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但总体上适合油茶生长。通过引种对比试验,分析制定了桂北地区油茶种植适宜区和优良品系选择标准,并从选择造林地和良种苗木质量、种植以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油茶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水分下菌根育苗对大叶相思苗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和Pt菌剂育苗对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干旱胁迫和Pt菌剂具有叠加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造林存活率,其中以Pt菌剂15g+干旱胁迫的造林效果最佳,从而为大叶相思苗木造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选育过程吉林省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寒冷,土壤瘠薄。六十年代初期的主要造林树种是杨、柳、榆,其中杨树又占绝对优势,造林面积占90%以上。而生产中所采用的乡土树种小叶杨和小青杨,不仅品种单纯而且生长缓慢,栽培一、二十年不能成林、成材。为了改良这一地区的杨树栽培品种,选育耐寒、耐干旱、耐瘠薄的良种,我们于1964年4月在吉林省林研所,以栽  相似文献   

17.
金焰绣线菊及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焰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属小灌木,原产美国,是优秀的观叶观花植物,我国自1990年从美国引进后,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和栽培驯化,该品种能很好地适应华北地区和东北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且生长健壮,耐旱、耐寒、耐盐碱。较耐荫,抗病虫和抗污染能力较强,引种性状表现与原产地无明显差异,为我国城镇绿化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宿豫县地处苏北地区平原。近几年来,以杨树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在我市已日趋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市自然和地理条件具备大力发展杨树的条件。但是,在杨树栽培实践中,由于常出现气候多变和春季干旱年份,加之一些造林措施粗放,常出现因造林成活率不高,而延误  相似文献   

19.
卷荚相思在福建五台山林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五台山林场引种卷荚相思3年试验结果表明,卷荚相思能适应林场的立地和气候条件,生长快且好,胸径和树高年生长量分别为3 cm,2.5 m;不同坡向,坡位,立地条件下卷荚相思生长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比较适合种植卷荚相思,尽管在冬季有严重的霜冻,但试验林未出现严重寒害。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生长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湿地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 ,对 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 ,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 ,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较 ,带状混交林中湿地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 ,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 ,土壤理化性质良好 ,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混交 ,湿地松受压严重 ,保存率、生长量低 ,应及时对厚荚相思进行适度修枝 ,增加林内透光度 ,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