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4至2005年对田阳敢壮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共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1种,隶属于5属4科1目,爬行动物16种,隶属于10属8科2目.区系特点为:物种组成较丰富;华中-华南区种类丰富;区系组成较简单,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低.提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该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同时加强对乌龟、中华鳖、眼镜蛇等的人工驯化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在该保护区选取10条代表性样线进行两栖爬行类专项调查。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3目21科66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29%,其中两栖动物22种,隶属于1目7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14科。调查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蟒蛇(Python bivittat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在新记录种方面,调查共发现15种两栖爬行类物种新纪录,其中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12种。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威胁。该文基于现实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11种和7种。地理分布型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市域范围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的78.6%和82.0%;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研究新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9种和12种。  相似文献   

6.
2017年4月和10月,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记名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共安置鼠夹1330夹日,走样线60条次。结合文献资料确认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1目7科13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13种,隶属1目6科11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兽类21种,隶属4目7科14属,其中有7种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物种,14种为东洋界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隶属于东洋界华南区。中国特有爬行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1种)。针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景洪电站蓄水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10年3月、10月、11月和12月对澜沧江流域景洪电站大坝至思茅港海拔800 m以下区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两栖爬行类51种,其中两栖类有22种,隶属于2目6科,爬行动物有29种,隶属于2目10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征和保护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期间,对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两栖动物2目7科20种,爬行动物2目10科3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三有"保护动物57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51种。另外,还发现湖南省爬行动物新记录属及新记录种一个——广西棱蜥。  相似文献   

9.
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8月对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30种,其中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5属;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7科14属。属于湖北省重点保护的有10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有29种。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8月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5目21科92种,其中两栖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54种,隶属于3目14科;属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的分别有2种和5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81种,云南特有种9种,西双版纳特有种5种。文中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地理区系特征和生态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提出栖息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遂川候鸟通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2004年对遂川候鸟通道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鸟类环志,掌握了遂川候鸟通道候鸟迁徙规律.环志鸟类2246羽,隶属9目28科93种;记录了吉安市境内鸟类167种,隶属13目45科,有12种为江西新记录;遂川县是棕三趾鹑分布的北界。研究结果表明:遂川候鸟通道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干扰活动少,是一个候鸟停歇、觅食、栖息的中继站。  相似文献   

12.
分3时段,设立4个观察点对纳帕海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观察记录,共记录到鸟类6目11科49种,其中冬候鸟40种.并对水鸟的群落组成、保护鸟类、种群变动、生境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4月,采取路线调查法和定点现察法对云南昆明滇池草海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20种,隶属于6目7科.其中冬候鸟15种,占75%,留鸟5种,占25%.雁鸭类水鸟多栖息于开阔水域,鹬类和鹭类则多在沼泽和浅水水域活动.  相似文献   

14.
湖北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10~11月期间,采用样线法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9种,隶属于14目31科,其中留鸟55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41种和旅鸟12种;古北种65种、东洋种49 种、广布种25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ren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鸟 类群落丰富度为芦苇>树林>水域>农田;对鸟类群落的相似性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和树林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由于地处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飞经此地.根据近几年的鸟类调查,保护区内目前已记录鸟类194种,隶属于18目43科.从保护栖息地、鸟类科学化管理及加强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鸟类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规划森林公园和促进生态旅游,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者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2006年12月中旬,对武功山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野外调查。调查得知:武功山森林公园现已知野生动物246种,录属4纲30目75科。其中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分别有2目7科25种、2目10科37种、18目40科139种和8目18科45种。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0.57%,而古北界种类占9.76%,广布种占29.67%。两栖纲和爬行纲的东洋界种类分别占92.00%和75.68%。整个动物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区系特征。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其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草鸮等31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故需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在保护区共记录到16目39科共156种鸟类.鸟类组成以啄木鸟科、鸫亚科和画眉亚科的种类居多,没有该保护区特有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类为主,有116种,另有夏候鸟10种,冬候鸟26种,旅鸟4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27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68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2动物界的广布种有59种.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针叶林和阔叶林生境,其次是稀树灌草丛、农田村庄和溪流水域生境.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且物种边缘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对广西农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21种两栖动物,隶属14属6科1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43,均匀度指数为0.901.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松阳县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洪震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70-72,108
松阳县现有古树名木2515株,隶属36科62属89种,统计分析了该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提出了对古树名木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脊椎动物有4大类17目37科103种,其中:以鸟类种数最多,有11目24科76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数的73.8%;其次是哺乳类,有4目9科17种,占16.5%;两栖类有1目2科4种,占3.9%;爬行类有1目2科6种,占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