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马辉  戴路 《中国棉花》2015,42(8):39-40
<正>阿克苏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高昂的人工拾花费用大幅推高了棉花生产成本,使棉花比较效益大幅降低。2012年以来,阿克苏地区把示范推广机采棉综合配套技术作为提高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阿瓦提县、阿克苏市、沙雅县、新和县和库车县同时开展机采棉示范工作,以加快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1选择适宜品种在优质、高产、抗病的前提下,适宜机采的棉花  相似文献   

2.
王永安 《中国棉花》2009,36(5):32-33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因此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本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我区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2008年128团种植机采棉512hm^2,平均每公顷单产子棉5979kg,最高达到7027kg。现将机采棉高产栽培技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玉珍 《中国棉花》2009,36(9):45-45
新疆兵团三十团位于库尔勒市西南70km处,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团场。2009年该团种植棉花4666.6公顷,采取了膜下滴灌、精量播种等农业新技术,并狠抓田间管理,目前长势喜人,预计子棉总产3500万kg,需引进拾花劳力8500余人。为保证棉花早日采摘,该团从棉花播种开始即着手拾花工的招收工作。  相似文献   

4.
董国光 《中国棉花》2009,36(12):35-36
随着棉花种植农艺技术要求和棉花单产的不断提高,新疆兵团各团场拾花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新疆兵团机采棉事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七师128团自2001年引进机采棉技术以来(包括种植、采摘、加工技术),到2008年共投资5960万元,新建一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疆棉区随着棉花生产的逐年扩大,总产不断增加,劳动力价格高,拾花劳力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伊犁农四师六十七团在2008年、2009年2年的时间内,通过对适应机采棉的棉花品种株行距的配置以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制定了适应机采棉田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疆机采棉主要技术指标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艳华 《中国棉花》2013,(12):38-39
新疆是稳定发展的特大型棉花生产基地。随着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要保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机采棉已成为必然选择。自2010年以来,新疆机采棉种植、采收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北疆机采棉种植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8.
<正>新疆博州植棉区是新疆的重要优质棉产区,机采棉技术虽在博州棉区推广应用时间只有5年,但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博州机采棉种植模式面积达到6.77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5.96%;机械采收面积达到4.39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5.74%。机采棉技术是在膜下滴灌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化采收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大幅度提高棉花采收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金城 《中国棉花》2019,46(3):44-46
正2018年,阿克苏地区机采棉计划种植面积为17万hm~2,实际种植面积为20.588万hm~2。全地区计划机采面积为10万hm~2,实际机采面积为11.46万hm2。1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1.1组织得力为了完成地委行署制定的2018年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目标任务,地区专门成立了地区、县(市)两级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领导任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南疆棉区机采棉种植的主要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东营棉花机械化采收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18,45(5):41-42
机械化采收与人工采收相比,棉花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加之,较小的棉花生产规模、不利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棉花机采的推广。为加快棉花机采推广速度,扩大机采面积,应该提高棉花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提高棉花遗传品质,减少棉花机采产量损失,研制适应我国棉花生产规模、棉田状况、种植模式的机采装备。  相似文献   

12.
邓玉珍 《中国棉花》2010,37(1):31-31
三十团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团场,每年都要吸纳大量的拾花农民工帮助采摘棉花。2009年该团共植棉4600hm^2,为及时采摘棉花,先后从河南、河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招收了8600余名拾花农民工。为了保障来自全国各地拾花工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激发拾花工的积极性,该团及时为他们办理了入工会手续,入会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棉花生产强县之一的新疆轮台县具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从2005年起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也成为轮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棉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本县大力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民在种棉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的执行,棉花生产旱涝保收,棉农收入稳定,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地资源有限,促使一些低产田、次宜棉区进入棉花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新疆机采棉高产创建的实践,在向"温"要产量的基础上挖掘从光要产量,因而总结了新疆机采棉全程塑形调控技术。本文从棉花种植21个关键环节阐述了塑形调控技术的目标与措施,打破了新疆以往只注重棉花群体优势,忽视个体优势不足问题,实现棉花促早发、生殖前移、生殖量增加、多结铃、结优质铃,从而达到高产稳产、提质增效的目的。塑形调控技术能塑造合理的群体、个体结构,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实现棉农增产增收,提高新疆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新疆精河县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75%。2011年精河县推广膜下滴灌节水及精量播种技术面积2.67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4.07%,示范推广机采棉种植面积3374hm2。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政策,2015年又在内地主要产棉区实施棉花种植补贴,标志着国家对棉花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文分析了在这一大背景下山东棉花生产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提出了提高棉花竞争力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花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机采棉技术是棉花生产技术的一次革新,它能明显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植棉效率,促进棉花生产技术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快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精准化和轻简化,促使棉花种植效益和棉花品质的同步提升。近几年来,机采棉种植模式与机械化采收等技术发展很快,广大棉农应用机采棉技术的积极性日渐高涨,但是由于机采棉专用型品种还未培育出来,生产中机采的棉花品种多、乱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机采棉技术增产增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生育中后期正值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机采棉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期,是棉花田间管理的重点期。在跟踪、借鉴国内外机采棉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根据新疆博州植棉区试验示范研究和生产实践验证结果,总结形成了适宜新疆博州植棉区的机采棉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六十七团的支柱产业,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采摘成本、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团从2008年开始试验机采棉的种植,2009、2010年扩大种植面积1000hm^2。但是,随着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总结机采棉经验.提高采摘质量.现对机采棉采摘时影响采净率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育适宜新疆机采的棉花品种,2017年优选18个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材料在新疆库尔勒开展棉花比较试验,并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品种在新疆库尔勒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豫新01、豫新02、豫新04、豫杂35和银山2号表现突出,丰产性较对照增产10%以上,纤维品质优良,适宜在新疆库尔勒机采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