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法防蝎病     
笔者在多年的养蝎实践中 ,摸索出一套合理、可行的药物养蝎法 ,能有效的控制蝎病发生 ,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1 钙土疗法 每平方米饲养场所用 2 0片(研末 )钙片和少许葡萄糖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 ,可有效补充蝎子的营养所需。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 ,此法适合孕蝎和幼蝎 ,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蜕皮均有特效。2 饮水疗法 每 50 0只蝎子可用土霉素2片、复合维生素B 3片和维生素B12片共研细末 ,加适量凉开水化开并把海绵沾满药液 ,放在垛体的最上面让蝎子吸饮。一般每月给药 1~ 2次 ,每次连续 3天即可。这样做对预防蝎子厌…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多年的养蝎实践中 ,摸索出一套合理、简易的药物养蝎法 ,能有效的控制蝎病发生 ,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1 钙土疗法 每平方米饲养场所用钙片 2 0片(研末 )和少许葡萄糖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 ,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尤其适合孕蝎和幼蝎 ,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蜕皮均有特效。2 饮水疗法 ①每 5 0 0只蝎子可用土霉素 2片、复合维生素B 3片和维生素B1 2片共研细末 ,加适量凉开水溶解 ,并用海绵沾满药液 ,将其放在垛体的最上面让蝎子吸饮。一般每月给药 1~ 2次 ,每次连续 3d即可。此法对预防蝎子厌食、…  相似文献   

3.
<正>搞好蝎子的繁殖工作是提高人工养蝎经济效益的关键,不仅决定着雌蝎的产仔率、仔蝎的成活率,对幼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培育优良种蝎是搞好繁殖工作的基础,首先要挑选个大、健壮的公蝎。俗话说:"母蝎好好一窝,公蝎好好一坡。"雌雄交配后,最好分开饲养。饲养种蝎的蝎窝要清洁安静,饲料要新鲜多样,温湿度要正常,密度要适当放宽。这样,就能培养出身体健壮,品质优良的蝎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蝎的需要量逐年增加。自然界野生蝎在空气污染、气候变迁等情况下越来越少,人工养蝎成为补充蝎子来源的必由之路。在养殖过程中产蝎尤为重要,现将多年来实践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产蝎需要的条件1.1温度与湿度。产蝎在孕期及产期最佳温度在34℃~38℃之间保持恒温最好。相对空气湿度要求80%~85%,窝穴土壤湿度要求12%~15%,在该温湿度条件下,仔蝎第一次脱皮顺利,成活率高。1.2饲养密度。雌蝎在配种期、孕期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只为宜,在繁殖高峰期密度要小,临产前拣出待产蝎每一杯放一只饲养。1.3光照、声响、振动。阳光直射会…  相似文献   

5.
初春,随着自然温度的明显回升,冬眠的蝎子先后复苏出蛰活动寻食。但因这一季节温度忽冷忽热,使一些体弱瘦小和部分幼蝎得病而死亡。为使初春蝎子度过这一难关,应对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初春成蝎管理:体长5~7厘米的蝎子称为成蝎。成蝎比其它龄的蝎子容易饲养,具有抗病力强、捕食迅  相似文献   

6.
1 温度。恒温养蝎时 ,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蝎子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胎次 ,实践证明 ,蝎子正常生长繁殖需要的温度在 2 5~ 38℃之间 ,而孕蝎临产和幼蝎脱皮时的温度则要求在 35~ 38℃之间 ,温度超高蝎子容易脱水死亡 ,过低难以脱皮和繁殖 ,温度适宜时每条母蝎可年产 3胎以上 ,幼蝎 8个月左右可长成成年蝎。加温的方法可采用煤炉、火墙和暖气等。2 湿度。蝎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对环境周围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好为 6 5 %~ 85 %之间 ,湿度过大时蝎子容易导致一些疾病 ,过小时更容易造成蝎子的相互残杀 ,均不利于蝎子的生长和繁殖。保…  相似文献   

7.
_一般3000条活蝎可取3克湿毒,加工成干粉为1克。蝎子取毒后每隔15~20天可再次取毒(饲养温度须28℃以上)。孕蝎取毒后仍能产仔蝎,但会影响仔蝎的存活率。取毒最佳时间是在当年的春末至秋末,蝎子在10月份产毒量下降,10月下旬基本不排毒,进入冬蛰,不能取毒。  相似文献   

8.
一般3000条活蝎可取3克湿毒,加工成干粉为1克.蝎子取毒后每隔15~20天可再次取毒(饲养温度须28℃以上).孕蝎取毒后仍能产仔蝎,但会影响仔蝎的存活率.取毒最佳时间是在当年的春末至秋末,蝎子在10月份产毒量下降,10月下旬基本不排毒,进入冬蛰,不能取毒.  相似文献   

9.
新法防蝎病     
笔者在多年的养蝎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药物养蝎法,能有效的控制蝎病发生,提高养蝎经济效益。现整理如下:1.钙土疗法:按每平方米用钙片20片和少许葡萄糖钙片需研末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可有效补充蝎子的营养所需。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适合孕蝎和幼蝎,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蜕皮均有特效。2.饮水疗法:每500只蝎子可用土霉素2片、复合维生素B3片和VB1片共研细末,加适量凉开水化开,用海绵沾满药液,放在垛体的最上面让蝎子吸饮。一般每月给药1~2次,每次连续3天即可。这样做对预防蝎子厌食、消…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蝎是一项大有可为的特种养殖业,可养蝎能够真正成功且又发展成规模的却很少。幼蝎脱皮难、生长速度慢和种蝎繁殖率低是养蝎失败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提高养蝎的成功率呢,河北内邱县粮贸大厦利民种蝎养殖中心给合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总结出以下7条经验,可供养蝎爱好者参考借鉴。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属昼伏夜出动物,喜潮怕湿、喜阳怕光,有爱钻缝隙的习惯,建窝时应尽量仿拟蝎子的野生条件,还由于蝎子吃食及活动时喜欢在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最好建成下湿上干的特殊环境。蝎子群养时还有为相互争食、夺偶  相似文献   

11.
温室养蝎是最适宜蝎子生长繁育且经济效益最高的饲养方式,它可避免蝎子冬眠。一般幼蝎1年即可长成成蝎,母蝎每年可产两次仔。由于大多数饲养户缺乏蝎子安全越冬的技术常识,导致饲养失败。现将笔者多年来从蝎子安全越冬实践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 严格控制温度蝎子为变温动物,其体温能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会失去活动能力,不食不动开始入蛰休眠。冬季外界环境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为避免休眠影响蝎子正常生长发育,应通过阳光照射和生火炉加温。即在温室顶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上面设置草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土元(又名地鳖虫)的收购价偏低,单独养殖的效益并不高,但若与蝎子混养,那就可从中节省养蝎的加温、食料和人工费用,使蝎子成为纯增利润的产品。 一、蝎子、土元的生物学特性 蝎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科,以雌雄交配受精经过卵化期、胚胎发育期约110天左右的时间以仔蝎形式分娩。幼蝎需6次蜕皮后长为成蝎,食料以软体多汁昆虫为主,对温度、湿度有正趋性,对强光、声响、振动有负趋性,体内各种酶表现最大活力温度为35℃~40℃。  相似文献   

13.
1 蝎子的养殖前景蝎子在医学上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人工养殖潜力巨大。笔者经过几年的饲养管理发现 ,只要抓住以下要点 ,养好蝎子 ,取得好效益 ,并不难。2 蝎子对环境的要求蝎子是变温动物 ,能在 - 5~ 40℃之间生存。以 2 5℃~ 35℃之间生长发育最快 ;低于 1 6℃采食明显减少 ;40℃以上 ,易脱水死亡。活动场所较潮湿就能满足其对湿度的要求。空气湿度要求在55%~ 80 %之间。蝎子有怕强光、喜黑暗的特性。3 蝎房的建设加温立体养殖具有饲养周期短、放养密度大、易于管理等优点。效益约为自然生长的 6~ 1 0倍。蝎房面积以 30~ 50m2…  相似文献   

14.
新法防蝎病     
笔者在多年的养蝎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合理、可行的药物养蝎法,能有效地控制蝎病发生,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现整理如下供新老同行参考:1 钙土疗法:每1m2饲养场所用钙片20片和少许葡萄糖(钙片需研末)加入蝎子的饲养土内,可有效补充蝎子的营养所需。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适合孕蝎和幼蝎,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难蜕皮均有特效。2 饮水疗法:每500只蝎子可用土霉素2片、复合维生素B3片和VB12片共研细末,加适量凉开水化开并把海绵蘸满药液,放在垛体的最上面让蝎子吸饮。一般每月给药1~2次,每次连续3d即可。这…  相似文献   

15.
幼蝎是指刚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的蝎子。幼蝎的饲养管理及要求的技术难度都高于其它龄的蝎子。所以应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幼蝎顺利脱皮。 1.温度要求:独立生活的幼蝎生长50天左右时便先后开始脱皮,此时对幼蝎较理想的脱皮场地应为塑料大棚立体多层石子水泥板养殖方式,生活在这种方式内的幼蝎脱皮较为理想,生长明显加快,抗病能力增强,几乎不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这时饲养场地的温度保持在  相似文献   

16.
一、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增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由于成蛙摄食量大,所以应选用价低的蜗牛、蚕蛹、鱼肉、鱼内脏等为饵料,须切碎投喂。此外,可人工培育田蛙喜食的饵料—蚯蚓。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如用菜籽饼60%、米糠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效果较好。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相似文献   

17.
钙土疗法:每平方米饲养场用钙片20片(研末)和少许葡萄糖粉,加入蝎子的饲养土中,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完成,可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蜕皮.  相似文献   

18.
1选择饲养方式。人工养蝎分室外、室内、温室饲养三种方式。室外饲养接近自然环境,便于蝎子适应,但温湿度不易控制,蝎子的生长和繁殖只能顺其自然。室内饲养又有盆养、缸养、箱养、池养之分。温室饲养比一般室内饲养好。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还是温室恒温饲养,这种方法可改变蝎子的发育规律,取消冬眠,使蝎子一年即可长成,母蝎每年可两次产仔。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人工养蝎发展很快,但在饲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饲料虫品种单一,蝎体营养严重缺乏 绝大部分养殖户都是以黄粉虫作为蝎子的唯一饲料虫,结果蝎子不能全面摄取所需的营养成分,导致蝎子营养不良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蝎子一生需蜕6次皮。刚产下的蝎子称为一龄蝎,蜕第1次皮后称为二蝎龄,蜕第2次皮称为三龄蝎,以此类推,七龄蝎即为成年蝎。幼蝎脱皮困难,容易产生生理猝死,故在养殖实践中,注意以下几点会提高幼蝎的成活率。1.温度要求。独立生活的幼蝎生长50天左右时便先后开始脱皮,此时对幼蝎较理想的脱皮场地应为塑料大棚立体多层石子水泥板养殖方式,生活在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