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格氏栲林林窗更新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格氏栲林林窗调查分析,格氏栲种群在林窗群落内与非林窗内同样占有最大的重要值,表明格氏栲对林窗更新反应不显著,均能在林窗内外更新.研究显示,格氏栲个体在林窗内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直径分布呈贝塔分布,林窗边缘集中了较多的格氏栲植株;在年龄分布结构上,格氏栲在林窗和非林窗内株数比重高峰均出现于10年以下和70年以上,低峰出现于10~70年间,表明格氏栲林存在严重断代现象.因此在经营管理中,有必要人促更新.   相似文献   

2.
格氏栲群落生态学研究Ⅱ.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 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3.
格氏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 5种概率分布律对格氏栲林 8个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 ,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 ,探索各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β分布函数较好表达格氏栲林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 ,拟合效果最好 ,正态分布函数次之 ;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 ,偏度大部分呈正偏 ,峰度均为负 ,表明优势种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 .同时格氏栲种群直径 β分布参数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关系 .其研究对格氏栲林的合理经营及森林调查 ,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和分形分析方法对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个群落来看,优势立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呈聚集分布。同时,格氏栲种群优势地位明显,说明格氏栲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沈彩霞 《农学学报》2014,4(11):69-72
明确林分直径结构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5 种概率分布对格氏栲人工林5 种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直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人工林中b 分布和Weibull 分布均能较好地反映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对比分析格氏栲人工林与天然林直径结构分布,b 分布在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拟合效果均较好,而格氏栲人工林基本为同龄林,人为干扰较大导致Weibull 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分析格氏栲人工林直径分布结构特征,对森林培育与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7.
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聚集程度,首次将连续型Weibul分布用于格氏栲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理论结果,极大丰富了格氏栲空间格局分布型的分布理论;拟合结果表明:无论何发育阶段,格氏栲种群总体上说是符合威布尔分布的;同时,Weibul分布的形状参数c随空间格局聚集程度增大而减小趋势,即可用形状参数c值表征种群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8.
格氏栲群落生态学研究: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格氏栲保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生物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特征、遗传多样性、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及生态旅游评价等研究进行综述,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是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一种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复杂。格氏栲种群过熟、物种竞争和人为干扰等均对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周期性波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格氏栲...  相似文献   

10.
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聚集程度,首次连续型Weibull分布用于格氏栲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理论结果,极大丰富了格氏栲空间格局分布型的分布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5种典型聚集度指标考察测定3块不同生境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类型以及分析其格局形成原因;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格局动态规律及趋势.结果表明:格氏栲+木荷+蚊母树样地、格氏栲+木荷+马尾松样地成树阶段的格局呈随机,格氏栲+马尾松+米槠样地则呈聚集;3块样地幼苗阶段均呈聚集型分布,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散,不同生境扩散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青钩栲生物学特征、经济价值、育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青钩栲的形态特征及栽培技术,对青钩栲的人工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ii,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和苦槠Castonopsis sclerophylla,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对该混交模式16年生的不同阔叶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4年,第4年,第6年,第12年。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年,第8年,第10年,第8年。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格氏栲>青栲>苦槠>拉氏栲。在混交林模式中,林间套种苦槠更有利马尾松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3.1 m,平均胸径为31.1 cm,单株材积可达0.536 m3。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4.
壳斗科格氏栲和栲树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壳斗科栲属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核型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格氏栲和栲树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二者核型类型均为2B型,格氏栲核型公式为2n=24=18m+2m_(sa(?))+4Sm;栲树核型公式为2n=24=18m+5Sm+1Sm_(sat),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南宁市良风江森林公园内27年生青钩栲人工林林分调查资料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该树种营林、生产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青钩栲人工林的内部收益率进行营林投入、单位出材和木材价格等经济指标分析,并确定最佳主伐年龄.[结果]27年生青钩栲人工林造林投资项目总利润为128290.50 元/ha,年平均投资利润率为9.18%,财务净现值为6765.13元/ha,财务内部收益率12.26%.其中第16年投资利润率达14.05%,且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两项动态指标在第16年分别达到峰值67139.65元/ha和19.09%.[结论]青钩栲人工林在第1 6年采伐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年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通过定位监测和取样分析,研究了马尾松林下栽植阔叶树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并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中,林木各组分氮含量表现为叶>枝>根>皮>干;混交林各土层的氮含量普遍高于纯林,尤其是表层土壤(0~20 cm);混交林生态系统氮的平均总储量为11 431.00kg /(hm2·a),年平均存留量为51.24 kg/(hm2·a),年平均归还量为56.79 kg/(hm2·a),分别是纯林的1.15、1.93和2.65倍;混交林林木对氮元素的利用系数为0.143~0.238,循环系数为0.451~0.585,周转时间为7.17~15.52年,而纯林中的数值分别为0.133、0.447和16.83年。因此,将现有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对氮的利用率和周转速率。   相似文献   

17.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基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林业基本图(1∶10 000),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等角度对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其它硬阔林、马尾松林和格氏栲保存的较为完整,旱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从总体来说,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景观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三明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7.3%.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垂直空间上常可分为三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