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水浇地宿根甘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植甘蔗栽培、收砍质量、宿根管理、蔗地营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云南蔗区宿根蔗低产低效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实行快锄低砍,保护蔗蔸;蔗叶还田保持蔗地营养;地膜覆盖,保证土壤温度的“三保技术”和宿根蔗田间管理上及早开垄松蔸,早施肥管理,早防治病虫草害的“三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文中揭示了日砍甘蔗6~8吨的非洲弧型刀砍蔗法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分析了其高效、省力、多回收的原因;回答了对该法持否定态度的疑问;建议要尽快大力推广这种砍蔗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西蔗糖》1999,(3):F003-F003
一般甘蔗品种优良工艺性状认定为田间生长甘蔗高纯度、高糖分的品种,而忽视了与糖厂产糖率密切相关的性状即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程度;目前国内糖厂绝大部分原料蔗由千家万户生产供应,从砍运甘蔗到原料蔗入榨一般3~4天时间,不同品种蔗糖分转化明显不同,糖分转化快的品种砍收后3~4天蔗汁纯度、蔗糖分明显变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变高。建议选育种工作重工艺性状测定时增加蔗转化率这一项,并作为选育种筛选性状之一。糖厂对这种植的品种进行蔗糖转化率测定,蔗糖转化率大于10%的品种应坚决淘汰。甘蔗品种砍收后蔗糖分转化及蔗…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原料蔗砍运榨的管理,维护蔗农的合法权益,确保各糖厂原料蔗供应,促进本市糖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原料蔗砍运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县、郊所有原料蔗,必须按市、县、郊划定的蔗区,由指定的糖厂统一收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县、郊原料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2月 5日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蔗区管理严禁原料蔗跨蔗区流动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 :随着市场糖价持续上升 ,部分地方、部分糖厂出现了跨蔗区抬价收购原料蔗的现象 ,且势头愈演愈烈 ,扰乱了糖厂正常的砍运榨秩序 ,挫伤了糖厂继续扶持蔗农发展甘蔗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自治区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此 ,特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 )各地、各制糖企业要切实加强本地、市、县蔗区管理 ,特别要加强蔗区边界地方协调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蔗贩子炒买炒卖原料蔗行为 ,保证蔗区砍运榨正常秩序。   (二 )…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2月 2 0~ 2 7日 ,我县遭受持续 8天的霜冻危害。为了解这次霜冻对我县甘蔗生产的危害程度 ,我局与各乡镇甘蔗站一道于 2 0 0 0年 1月 6~ 7日对宿根蔗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死芽和活芽  宿根蔗按霜前、霜后砍收随机调查 2 1个点。其中霜前砍收的调查 12个点 ,918个芽 ,死芽数 2 87个 ,平均死芽率 3 1.3 % ;霜后砍收的调查 9个点 412个芽 ,死芽数92个 ,平均死芽率 2 2 .3 %。霜后砍收的宿根蔗比霜前砍收的平均死芽率低 9个百分点 (见附表 1、 2 )。主要是由于霜前砍收蔸上的高位芽暴露于土层上受冻致死 ,以及砍口破裂…  相似文献   

7.
昌菱甘蔗化工公司在1995~1996年榨季生产中,应用自己开发的《制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砍运榨调度计算机管理,提高了进厂甘蔗的新鲜度,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榨季中蔗场采样原料蔗分析平均含糖分接近14%,与同期田间采样相近。本榨季除受部分霜冻蔗的影响外,很少出现砍运指挥不当,造成砍下甘蔗长时间积压,导致蔗糖分转化的现象。经进蔗与控制榨量的核子秤计量检测,蔗场甘蔗轻耗在0.5%左  相似文献   

8.
《广西甘蔗》1996,(4):18-20
昌菱甘蔗化工公司在1995~1996年榨季生产中,应用自己开发的《制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砍运榨调度计算机管理,提高了进厂甘蔗的新鲜度,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榨季中蔗场采样原料蔗分析平均含糖分接近14%,与同期田间采样相近。本榨季除受部分霜冻蔗的影响外,很少出现砍运指挥不当,造成砍下甘蔗长时间积压.导致蔗糖分转化的现象。经进蔗与控制榨量的核子秤计量检测,蔗场甘蔗轻耗在0.5%左右,昌菱的产糖率继续位居全区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9.
三、宿根蔗栽培技术 1、宿根蔗是指新植蔗砍收后,留在土地里的蔗蔸,开春后气温上升时继续萌芽出生长成的甘蔗,叫宿根蔗。一般宿根2.3年即可。由于宿根蔗不需要重新下种,只有中耕管理。所以留宿根能节省蔗种、人工而降低成本。又由于宿根有地下部根芽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迟熟品种,栽培管理不当,砍运存在问题及一定的水田植蔗面积,是造成罗秀蔗区糖分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大力推广早熟,高糖良种,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制度,修好蔗区公路,加强榨季管理及采用药物催熟,是提高罗秀蔗区蔗糖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砍蔗互助组好李清林刘德开张鉴志(南宁制糖造纸厂农务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蔗糖生产中,尤其是榨季砍运劳动强度大与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蔗区各地通常采用组织承包收购组、或请兄弟亲友帮忙或雇工。但这些形...  相似文献   

12.
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弥勒蔗区宿根蔗田间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前茬甘蔗适时砍收、保护蔗蔸,及时清园、松土,早补缺苗,地膜覆盖,平衡施肥、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施,合理灌溉,有害生物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集成配套的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务短信系统,通过电脑自动化实现了农务信息传递管理的最基本功能,其中包括从砍蔗票证的发放、报运、派车、过磅再到蔗款结算实现一条龙短信服务和手机短信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肖凌  邓延岗  朱为新  李辉 《广西蔗糖》2012,(1):36-41,54
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交通运输、电力、石油、测量等部门,但在蔗糖业中的应用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具有良好的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应用这一技术与糖厂农务砍运系统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对甘蔗砍运榨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提高甘蔗新鲜度,减少糖份损失,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效地对运输甘蔗车辆进行监控和跟踪,防止甘蔗跨蔗区流动,稳定蔗区砍运秩序;对甘蔗产量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甘蔗的适种区域广阔。甘蔗不仅可作糖蔗和果蔗,还可做能源蔗、蔬菜蔗等等。甘蔗砍收剩余物和甘蔗制糖副产物营养丰富且较易被牲畜吸收利用,故作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大。有甘蔗科研机构作后盾和坚实的甘蔗副产品开发基础,甘蔗作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甘蔗的适种区域广阔。甘蔗品种不仅有糖蔗和果蔗,还有能源蔗、蔬菜蔗等。甘蔗所含物质丰富且大多可被牲畜吸收利用,故作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大量的甘蔗砍收剩余物和甘蔗制糖副产物成为甘蔗副产品开发的原料,所以,甘蔗作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7.
霜冻蔗区的宿根蔗,通常是前季甘蔗在2月上中旬(特别是1月)以前砍收的,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冬季严寒、霜冻、病害等的影响,以致蔗芽受害,蔗桩腐坏,发株较少,缺株断垄较重,对产、质量(特别是产量)的影响很大。地膜覆盖具有补偿效应(包括地温对气温的补偿效应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柳城05-136’、‘桂糖29’和‘桂糖42’三个甘蔗品种在不同时长水分胁迫下蔗茎重量、糖分、锤度和简纯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究甘蔗砍收后浸水胁迫对其重量及蔗糖分等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榨季制糖企业评估及解决多雨天气条件下甘蔗砍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泡水6 h、24 h和48 h与不泡水相对应处理时长相比,其重量增幅为1.27%~1.70%(平均1.50%)、1.13%~1.45%(平均1.32%)和1.20%~1.88%(平均1.62%),砍收后48 h内的蔗茎受水分胁迫表现出吸水-释放-再吸水的过程,而蔗糖分、锤度和简纯度均随着泡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泡水6 h的蔗糖分下降0.19~0.20个百分点(平均0.20个百分点),24 h降幅为0.08~0.71个百分点(平均0.34个百分点),48 h降幅0.31~0.84个百分点(平均0.51个百分点);泡水6 h、24 h和48 h简纯度平均分别下降1.98、2.01、2.58个百分点。未泡水而自然堆放48 h的蔗茎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上与之相反,蔗茎重量逐渐下降,蔗糖分和锤度先小幅下降,然后大幅增加;简纯度先增加,然后下降,再上升。与避雨免晒自然存放的甘蔗相比,砍收后受浸水胁迫的甘蔗重量更重,蔗糖分更低,品质更差。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YU 02-38、崖城89-9、YU 01-13、YU 01-39、新台糖16号5个甘蔗品种(品系)蔗蔸上芽的分布情况,并观测了YU 02-38和崖城89-9不同蔗桩高度的蔗芽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蔗芽主要分布在0~5cm的蔗桩上,5cm以上部分蔗芽分布较少,0~5cm蔗桩上蔗芽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上部蔗桩,上位芽的存在会对下位芽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为生产上提倡"快砍低锄"措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蔗快锄低砍是临沧市近几年来在甘蔗生产中推广的一项新技术,2008/2009年榨季,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先后在幸福、耿马、华侨和勐永4个蔗区,选择不同田块、不同种植类型、不同熟期和不同茎型的10个甘蔗品种进行对比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应用快锄低砍技术砍收甘蔗,平均每公顷比传统齐地面砍收或略高于地面砍收方法多收甘蔗4010.25kg,扣除额外增加的投入,蔗农可增收822.1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