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潜江市夏玉米宽行双株高产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试了夏玉米在不同密度下一窝双株栽培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行等行双株种植玉米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抗倒力,提高结实率,增加玉米产量。随着夏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株行距配置、玉米宽行双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于2015年开展了本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同一个品种在同一试验点,等行单株种植、等行双株种植和不同种植量条件下,其各个生育时期和生育期的天数没有变化;不同种植量的株高、穗位、空秆率略有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有穗长变短、穗粗变细和秃尖增加的趋势;其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均有减少趋势。宽行双株种植比当地大田常规种植方法667 m~2产量增长25%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技术是将现有的窄等行单株、宽窄行等种植方式,改为等距宽行,同时适当扩大穴距,实现每穴2株的玉米增密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的株行距配置,使玉米生长期能够合理利用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保证玉米苗全、苗匀,提高群体整齐度,有效地增强了植株抗倒伏能力。玉米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技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减轻病虫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便于播栽管理,容易增加和保  相似文献   

4.
正一、玉米双株紧靠种植技术介绍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实验,研制出新型玉米栽培技术:双株紧靠技术,解决了传统种植中通风不好和密植不合理的问题,增强了光的利用,提高了玉米栽培产量。玉米双株紧靠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双株二垄错位栽培技术和双株三垄错位栽培技术。其中二垄错位技术,是玉米种植中最常见的栽培技术,指玉米栽培时单株株距固定,一株垄紧密栽培,另一垄进行双柱紧密隔穴,保证相邻的两垄玉米错位栽培。这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北方主要种植农作物之一,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在日常饮食、酿酒、畜牧养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已是农业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玉米双株的栽培作为一种技术广受推广。本文探讨了玉米栽培中优良品种、播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供同行参考。玉米双株是在常规单株栽培技术基础上,拉开栽培行距,在每穴栽植两株玉米,通过密植来达到增产效益。栽培优质高产玉米双株需要重视种植过程中的每  相似文献   

6.
粮饲兼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粮饲兼用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栽培密度的试验,得出粮饲兼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在大垄宽70cm、小垄宽40cm时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1000株/hm^2,即株距35cm。  相似文献   

7.
宽行双株栽培模式是提高夏玉米种植密度的有效途径,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发挥群体优势,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逐步形成配套的栽培技术规程或标准,从而带动夏玉米大面积增产增收,实验表明,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但综合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于2017年对玉米郑单958常规单株种植和宽行双株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生育时期、生育期、空杆率、倒伏率、单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茎粗、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株高、穗位、秃尖、穗数增加趋势较明显,双穗率、穗粒数、单穗重下降趋势较明显。玉米郑单958高密度双株种植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增加811.5 kg/hm~2,增幅9.52%。  相似文献   

9.
以当地山区两个主推玉米品种为对象,在传统种植习惯基础上增加密度,探求其最佳的种植密度,鉴定玉米新组合的稳产性和丰产性,为当地推行山区玉米宽行单株增密配套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品种支持。试验结果表明:4 000株/亩是华玉11和鄂玉20比较高产和安全经济的种植密度;华峰1号建议安全种植密度在4 500株/亩以下。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比一穴单株种植的玉米单产高,高出的产量范围为333.3~1 428.6 kg/hm2,高出的百分比范围为3.4%~42.4%。对于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在7.5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即行距为70 cm×70 cm,穴距为32 cm时,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单产达到最高值11 285.7 kg/hm2。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行向,起垄方式和甘薯品种对甘薯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互作用。上荐玉米采取高密度(>3000株/亩)时,东西行向用得于甘薯高产;反之,则以地北行向为宜,。玉米在行间薯的光,温条件以行间中心为最优,甘薯对起垄方式和行间小气候的适应性因品种而异,迟熟长蔓型品种适宜于大垄双株种植,而早熟短蔓型品种则适宜于双垄单株种植。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夏玉米品种之一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在7.5万~10.5万株/hm2的高密度种植下,采用每穴单株对称、单株三角留苗和双株三角留苗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植株和籽粒干物质积累、穗部等性状的影响及变化趋势。结果筛选出7.5万株/hm2的双株三角留苗新模式下栽培产量最高,为夏玉米创新栽培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玉米适宜的种植方式,以玉米新品系庆301为试验材料,在1m宽垄上种植2行,设4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采用4种行间种植方式,研究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试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在7.5万株·hm-2时最高;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垄上双行行间距35cm垄距65cm的种植方式最好。最佳的宽垄增行种植模式是密度7.5万株·hm-2、垄上双苗带间距35cm垄距65cm,最高产量1.22万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Zea mays)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种植密度下,实收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种植密度为5 500株/667 m2时,双株栽培单产高于单株栽培。在农艺和经济性状方面,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增高、穗位上升、果穗变小、秃尖长增大,但生育期、出子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和推广北方玉米栽培最新种植技术的"双行交错"玉米种植方式对玉米高产栽培的作用,进行了玉米"双行交错"种植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大小行平行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较,"双行交错"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棒三叶的光合能力,在农业性状方面显示出高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国内外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但合理的密植范围受品种及种植技术等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分析种植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密度之间的增产优势,筛选出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株行距配置及密度.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品种、行距(宽行、窄行)、株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宽行>株距>窄行,对百粒质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株距>宽行>窄行,而对产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窄行>宽行>株距;玉米种植较优水平组合为A3 B3 C2 D2,即品种为迪卡159、宽行为80 cm、窄行为30 cm、株距为18 cm.在此条件下,迪卡159在种植密度为10.1万株/hm2(宽行80 cm、窄行30 cm、株距18 cm)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为实现西北玉米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种植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种植密度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4个水平,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调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单株及群体成产性状、穗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高密度栽培时,种植密度超过一定群体后,群体对单株的影响由最大值逐渐减少;低于此密度后也是如此。在高密度栽培中,郑单958种植密度的临界值为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正> 麦田套种、插播、移栽及复播玉米都是开发吨粮田的重要模式,现将其种植方式及管理技术分述如下。 1 麦田套种玉米复播谷子这种形式最容易获得吨粮,但必须在冬前小麦播种时留出玉米套种带,宜采用2.4m一带,大小畦配合,大畦宽1.6m,小畦宽80cm,9月下旬在大畦内播种6行小麦,次年5月上中旬在小畦内播种2行玉米,株距40cm留双株,亩留苗2800多株,玉米要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