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的断路器脱扣器采样精度和实时性不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外扩同步采样A/D的真空断路器智能脱扣器的设计,阐述了其硬件系统的原理和具体设计电路,并对软件设计要点进行介绍,具有三段电流保护和总线通信功能。重点阐述了信号调理电路、脱扣器电路和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2.
1 武汉市大型泵站总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和整定原则 总低压断路器的特性、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控制电路、脱扣器类型(分励脱扣器、过电流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操作过电压等应符合 GB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厂低压断路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叙述了万能式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和继电控制及一般应用原则等方面的内容。从万能式断路器综述开始,以DW15万能式断路器为例,简单叙述了结构和分类,保护特性,主要技术参数及过流脱扣器特性。专门论述了万能式断路器对低压配电系统的三段保护特性及其工作原理,阐述了万能式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的一般原则。叙述了对万能式断路器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故障维修,为从事电工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变电站进行线路断路器检修时,发现手动操作跳闸断路器不动作,后采用手动顶撞脱扣器才使其跳闸.仔细检查跳闸机构机械部分没有故障,直流控制回路空气断路器跳闸,分析是跳闸回路电气部分故障所致.  相似文献   

5.
现在成套配电装置的断路器上广泛使用了欠压脱扣器,但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往往出现频繁的跳闸停电情况。一般带有欠压脱扣器的断路器是没有自动重合闸功能的,所以即使10kV线路来电或电压波动恢复后,也要采取手动合闸的方式恢复送电。  相似文献   

6.
周继燕 《农村电工》2006,14(9):20-20
DZ系列低压断路器可用作小型(55kW及以下)异步电动机的过载、速断、短路和失压保护,也可作为非频繁启动的异步电动机启动操作之用。通常在为小型异步电动机选配DZ系列断路器时,都是依据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电动机(或电动机接入的线路)的额定电压,断路器及其过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动机的最大负茼电流,断路器的失压脱扣器的额定电压应等于电动机(或电动机接入的线路)的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分断能力应大于或等于电动机(或电动机接入的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等原则进行选配。若对电源容量足够大、允许全压启动(非频繁启动)的异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中,高压断路器是通断用电设备与电网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的重要装置。不管电气设备发生空载、短路或超载故障,断路器都应该能够可靠地动作,以对电器设备进行保护,但现场应用中,高压继电器由于其机械因素或电气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拒动现象,给电力系统构成极大的损害。基于此,文章从断路器跳、合闸的原理及拒动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断路器拒动时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断路器的操作和维护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精确仿真,甚至对其疲劳寿命加以预测,而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操作机构的工作可靠性.文章对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断路器操作机构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断路器的设计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635”水电站工程断路器的设计选型,对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应注意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的保护定值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地区电网的应用,并结合继电保护定值仿真实例,在系统故障前校核保护定值在故障后的动作特性,模拟断路器的跳闸情况,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热敏探测器均匀性测试仪智能化程度低和系统运行实时性差的问题出了一种基于STM32F373的热敏探测器均匀性测试仪的设计方法。测试仪由以STM32f373为核心的电路系统、光学聚焦系统、XY两轴位置控制平台、信号放大与采集系统和控制与显示系统组成,上位机采用VB进行了系统编程。采用热敏探测器进行系统测试,多次测试表明设计的均匀性测试仪的重复精度为0.82%,测试单点时间为1.49s,为小型化均匀性测试仪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西门子S7-1200型PLC作为控制器,Sinamics S120作为加载变频器,构建了基于PROFINET现场总线的两级控制系统,设计并实现了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的搭建。测试台能够完成三相异步电机、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永磁同步电机、变频电机等各类电机的精确加载试验。测试装置加载不仅动态控制精度高而且可靠稳定,采用伺服控制方式加载不需要进行转向识别,操作便捷。实际应用表明,该测试台控制精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喷油摇臂是控制发动机喷油的关键部件,工作过程承受往复周期负载,容易疲劳失效,优化喷油摇臂对提升发动机整体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分析了传统叉形柴油机摇臂容易断裂的原因,通过AVL Excite TD进行动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摇臂泵喷嘴侧反作用力负载,在Abaqus中对摇臂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摇臂发生破坏性断裂的机理。通过iSight优化软件与Abaqus集成,采用优化有限元方法,以摇臂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为目标函数,应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设计了新型的摇臂结构。对两种摇臂机构的强度、刚度及抗疲劳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结构明显优于传统叉形结构。最后,对设计的新型摇臂机构进行了耐久性实验测试,验证了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以某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的某款轻型客车为例子,通过运用AVL Cruise软件平台对整车驾驶质量峰值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设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优化汽车Accelerator Pedal Map,最终使整车的驾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与相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能可靠选出故障线路。传统上采用傅氏算法提取故障信号的工频分量,但该算法建立在故障信号为周期性不衰减的基础上,与实际的信号特征差距较大,影响选线的准确性。基于此,考虑利用扩展Prony算法提取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工频幅值与相位,然后比较其值选出故障线路。MATLAB仿真分析表明,此种选线方法正确率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公司前期开发的一款MPV车型的操控稳定性进行了优化。通过在ADAMS/Car中建立该车型的竞品车前麦弗逊悬架总成和转向系统模型,以悬架各硬点为试验变量,K特性关键参数为试验响应,利用ADAMS/iSight模块进行DOE试验设计。然后根据DOE试验结果得出硬点灵敏度表,并在优先考虑优先保证悬架的外倾、前束变化和抗俯仰性能的前提下,结合底盘工程师的开发方式,选取了相对独立的硬点作为优化变量,最后通过优化硬点获得了比较满意的K特性。  相似文献   

17.
某款乘用车在开发前期进行转向系统模态分析时,发现其固有频率不达标,实车在怠速工况下有出现方向盘异常振动的风险。针对该问题,分析影响转向系统异常振动的因素,并列出可实施的优化方案,运用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进行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综合仿真结果及实施成本、可行性确定最终方案,最后进行实车测试证明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净水机中反渗透隔膜增压泵隔膜寿命短的问题,运用UG软件对隔膜的受力情况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研究隔膜发生破裂的位置及原因。结果表明,隔膜发生破裂的位置位于小腔体内的圆角边界处,隔膜发生破裂的原因之一是节点应力过大。影响隔膜节点最大位移量的是强迫位移值,与流体静压力关系不大;隔膜节点最大位移量与强迫位移成线性关系,比值为1.092;隔膜节点最大应力值与强迫位移也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CATIA软件建立冷却器三维模型,并在AVL-Fire软件中对某款EGR冷却器的流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验验证其合理性与准确性。为达到要求冷却效果,拟在冷却管上添加不同扰流槽来优化冷却器结构,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管内废气的流速降低,改进后带凹槽的冷却管结构使冷却器的冷却效率提升了8.83%,对以后EGR冷却器优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伤害,提高座椅的安全性能,结合GB 11551规定性能对座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座椅子系统台车正碰试验时座椅的传力路径,确定了对假人H点前移量及下潜量有影响的参数及结构,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各因素对性能的重要程度,同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座椅防下潜性能与乘坐舒适性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座椅安全性能及舒适性相平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