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邯郸市峰峰矿区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均耕地不到1.2亩。随着林业的发展,育苗面积的扩大,每年林业育苗要占用1,200亩耕地,加之苗木需二年出圃,林农争地的矛盾日趋严重。目前,如何改变收粮不育苗,育苗不收粮的传统习惯,提高单位面积收益,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于1983年开展了麦田套育泡桐苗木的试验研究,初步获得了亩产小麦404斤,泡桐壮苗451棵,由原来的每亩净收入85.81元提高到522.98元。解决了人多地少、林农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泡桐由于生长快,材质好,胁地少,颇受群众欢迎,已成为川塬地区“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在渭北高原,常因春季低温、干旱,夏秋强度蒸发,而使埋根育苗出苗差、保苗难、成苗少、出圃慢(需二年出圃),不仅影响绿化进程,也造成了土地、种根、人力和资金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2年春,我们在蒲城县党木公社党南一队和县林科所实验苗圃,设置了泡桐埋根育苗地膜覆盖试验。1983年又在县林科所实验苗圃及翔村、苏坊、党木、平骆、荆姚等地布置泡桐埋根地膜覆盖育苗11亩,进行重复试验,效果很好。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种根:1982年所用种根,系从河南、渭南调入的兰考桐根。埋前进行温床催根处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泡桐育苗方法很多。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泡桐苗木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于1985年4月6日在本县麦茬地进行了泡桐嫩芽扦插育苗试验,试验面积0.4亩,1986年同期同地进行了重复试验,面积0.6亩。两年共扦插667株。插根育苗作对照。采用塑料袋容器育苗,然后移栽到麦茬地。营养土用园土和厩肥(3∶1)混合后严格消毒。插条选新萌发的带嫩芽枝条,切下长  相似文献   

4.
泡桐火炕催芽育苗,出土早(比直接埋根早20天左右)、出苗齐、树苗壮、反苗快、成活率高。经试验成功后,于1978年在13个公社,1,500个生产队实行了泡桐火炕催芽育苗。据调查,桐苗当年高生长在4.5米以上,地径6厘米以上,每亩出圃优质壮苗可达450株左右,出圃率比直接埋根和苗床苗都有显著提高。现将火炕催芽方法介绍如下: 一、催芽育苗时间:种根3月5日至10日下池,于3月  相似文献   

5.
<正> 兰考泡桐是泡桐属中一个优良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生长快。因此被广泛引种栽培,生产上发展很快。我们于1979年从河南引进桐根121万株,进行了大面积育苗试验,育苗1,000余亩。为了探讨引种兰考泡桐的育苗方法,确定其推广价值,固定了四个试验观察点,观察苗期的性状表现。引种结果,出圃苗80万株,高4米、地径5厘米以上的壮苗占57%,最高达6.13米,最大地径12.3厘米。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引种目的兰考泡桐在泡桐属中速生特性表现的比较突出,比本地南方泡桐生长快。因此,企图通过引种手段,改变它对生态条件的遗传反应,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塬泡桐埋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渭北旱塬特殊气候条件,提出泡桐地膜覆盖埋根育苗技术的配套措施。试验表明,采用低垅或平床整地技术、塑棚牛粪或木屑催芽技术育苗,能提高出苗率、延长生长期、增加苗木生长量,Ⅰ级苗出圃率提高20%~40%左右,是渭北旱塬泡桐育苗当年成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我们在曹村公社十二里庄大队,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年平均苗高4.07米,地径5.1厘米。当年出圃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49.3%,比露地埋根育苗多4—27%,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一、用地膜覆盖埋根育泡桐苗的方法 育苗地为沙壤土,在地表以下70厘米处有一层厚20厘米左右的壤质夹层,夹层以下为纯沙土。土壤透性良好,PH值7.2,地下水位在3米左右。育苗地有较好的排灌条件。育苗种根采自本大队苗圃的两年生泡桐,50厘米土层内的根系。地膜为农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8.
泡桐是我县广大群众喜爱栽植的一种速生用材树种。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泡桐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全县泡桐农田林网面积已达28万亩,加上“四旁”栽植的泡桐,总计约有1,100万株。在生产实践中,褚河公社的阁街、余王大队林场及郭连公社的张涧大队等单位,利用小根培育出干高5米以上、地径6-8厘米,当年出圃率在70%以上的高干壮苗,为泡桐育苗提供了新的经验。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为了在单位面积上多生产泡桐大苗、壮苗,1980年我们在泡桐育苗过程中应用根外追肥的办法,对促进苗木生长,提高出圃率,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大丰县大兴公社阜北八队,根外施肥的苗木平均高2.95米,最大3.2米,平均胸径3.8厘米,最大4.1厘米.根际加根外迫肥的苗木平均高3.55米,平均胸径4.5厘米,最大4.7厘米.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在7月上旬到8月下旬,于泡桐苗木快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较迫切的阶段,采用1%草木灰浸提液、0.5%尿素和1%  相似文献   

10.
林业信息     
银杏高温催芽育苗法试验成功邳县(土巷)上乡林业技术员王士贤等同志大胆实践,经百次试验,银杏高温催芽育苗已获得成功.这种育苗办法简易,把种子放在地垄火坑上,只要累计温度保持在100℃,48小时,种子即全部发芽.然后把芽埋在土里,出苗率达百分之百,苗又齐又旺,当年树苗长到30—50厘米.摘自《新华日报》1985年4月3日泡桐两段育苗泡桐两段育苗仍属种子育苗范畴.在前段,种子育苗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后段在幼苗出现3对以上真叶并达到一定高度时,再移植于培养大苗的圃地上.两段育苗效果良好.据江西余庆县林业局报道,1982年5月4日前段育苗1.935平方米,7月21日调查,共有泡桐苗431株,平均每平方米有222株;后段移植后,于同年9月25日调查,苗木一般高24厘米;最高达51厘米;一般地径0.5厘米,最大达0.7厘米.此法投工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摘自《遵义林业科技》1983年第1期利用电热温床进行核桃嫁接孝义县核桃研究所任天保等试验证明,采用电热温床(工具:有电热褥、控温仪、愈合温床等)  相似文献   

11.
<正> 泡桐是鹿邑县林业生产的一大优势,近几年发展迅速,苗木用量多,育苗面积大,但苗木与粮棉争地的矛盾也越来越显著。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中国林科院泡桐组的指导下,从1982年起我们相继在贾滩等乡进行了泡桐与粮菜药套作育苗试验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2.
泡桐芽苗移栽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实生苗虽具有多种优点,但因用常规育苗方法,用种量大,苗木生长慢,不能当年出圃。同时,随着科研和生产的发展,需要繁殖稀有、量少的优良泡桐人工杂交种子或天然种子,用常规播种方法亦不相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4年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泡桐芽苗移栽地膜覆盖育苗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芽苗的培养从2月下旬开始,将准备好的种子,放在800倍退菌特溶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用清水反复冲净,以防药害。再把消过毒的种子在常温下用水浸泡一昼夜,即可取出,  相似文献   

13.
<正> 泡桐为我省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泡桐苗木叶大柄长,不适宜密植,单位面积产苗量少,影响了泡桐的迅速发展。为了解决泡桐育苗与粮棉争地,实现苗粮双丰收,我们根据桐苗前期生长缓慢,速生期比较集中等特点,进行了桐苗与小麦套种的试验研究。桐苗与农作物套种,开封地区开始于1979年,首先是用油菜与泡桐套种,1980-1982年  相似文献   

14.
泡桐树生长快,经济价值高,不少地区已把它列为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的一个先锋树种。但泡桐多采用无性繁殖,在圃地直插埋根育苗,出圃周期长,苗木成本高,和当前大量的需求量形成突出矛盾。经我们在陇东黄土高原宁县的多点试验、示范、推广证明:采用温床纸钵育根,苗床加薄膜复盖的育苗法,是解决泡桐育苗中成苗少,育苗周期较长的一条途径。一、纸钵育苗的好处 (一)成苗率高。因在温床育根,便于控制温度、湿度,可抵御春寒,春旱,发芽率较圃地直插提高40%至45%,且出苗快。带钵移栽,大小苗分级、株行距一致,可减少缺苗,  相似文献   

15.
榆树种子去翅机械播种是降低育苗成本、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人均管理定额、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有效途径。春季机械铺膜播种又是缩短育苗周期,解决传统榆树育苗两年出圃为一年壮苗出圃的有效方法。2007年,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三0团林业工作站分春夏两次进行了1.3公顷地的榆树种子去翅机械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16.
泡桐生长快、成材早、材质好,是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之一。我县各地都有泡桐的自然分布,但是,前几年由于在造林树种上的“一刀切”,泡桐这个优良树种就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并为今后我县大力发展泡桐打下基础,我们从七五年起,先后从河南、山东等地引进泡桐种子,进行育苗试验,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摸索泡桐种子育苗成功的经验,今年我们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面积(0.6亩)泡桐种子育苗试验,取得了成功。据十一月十日测定,苗木普遍长势良好,平均苗高1.20Jm.  相似文献   

17.
泡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苏桐70、苏桐19,成苗率分别为63%和68%,出圃壮苗率(5cm以上地径)分别为24%和89%。  相似文献   

18.
掌握泡桐生长规律是科学育苗、培育高杆壮苗的基础。泡桐育苗通过试验,对泡桐苗期生长规律,幼树年生长节律和大树树干解析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我区泡桐生长规律。在苗木生长期6月10日—10月10日每十天观测一次,速生期7月1日—8月30日每天观测一次。泡桐埋根育苗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苗木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木生长前,土壤温度在12~18℃之间时,种根剪口处开始愈合,愈合组织膨大,在根的下部形成根原  相似文献   

19.
泡桐大棚容器根插快速育苗及当年造林,缩短了育苗期及培养主干的时间,便于苗期管理,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由于造林时苗木根系损伤小,将会降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率。1育苗1.1种根选择种根最好选择1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在圃地,或从苗木上修剪下来的根。2年生苗木...  相似文献   

20.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群众喜爱,要求大力发展,过去多用根无性繁殖,发展受限制。1964年以来,我县不遮荫育苗,获得成功,以后连续数年育苗,摸索到一些泡桐种子育苗当年播种,当年移栽,当年出圃大苗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