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长柄扁桃分布广,适应性强,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本文结合长柄扁桃的油料产品开发,指出了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了长柄扁桃的产业化体系框架,探讨了其在政策、制度和科技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对长柄扁桃的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长柄扁桃天然林资源的调查,掌握其天然林资源的植被分布和生长状况,分析其衰退原因,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木本油料灌木长柄扁桃和柄扁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两个近缘种进行种子形态、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长柄扁桃的萌发率大于柄扁桃,且萌发速度较快;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温度高于柄扁桃,其最佳温度发芽为20℃~25℃;木质化种壳是阻碍长柄扁桃发芽的最主要因素,在苗木繁育生产实践中,通过浸泡一周后,进行层积沙藏处理是解决种子发芽的最好方法。本研究对充分利用长柄扁桃资源,发挥其固沙、固土作用及沙区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柄扁桃Amygdalus pcdunculata是适合沙区和荒山荒地栽培的濒危生态经济林树种,为了对目前国内长柄扁桃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对蒙陕交界7个长柄扁桃天然居群的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62个野生长柄扁桃个体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类型、变异规律、叶长变异程度及类型、叶宽变异程度及类型、叶长宽比变异程度及类型及叶柄长变异程度、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长柄扁桃叶片长宽比变异较大,变异系数达0.36,其次是叶宽、叶柄长、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24、0.22;野生长柄扁桃按照叶长范围0.94~4.52 mm,可分为LⅠ~LⅨ共9个类型;叶宽分布范围在0.39~2.55 mm,可分为WⅠ~WⅧ共8个类型;叶长宽比范围在0.84~5.93之间,分为LWⅠ~LWⅥ共6个类型;叶柄长范围在0.29~1.53 mm之间,分为Ls~LsⅥ共6个类型;长柄扁桃叶片性状与叶长、叶宽、叶柄和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叶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野生长柄扁桃叶片变异类型丰富,天然居群呈现明显的片段化分布,建议加强对野生长柄扁桃资源收集保护力度,防止珍贵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5.
浅谈优良治沙与油料灌木树种长柄扁桃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长柄扁桃的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其可开发成高档食用油、生物柴油、医药原料、蛋白粉、饲料和活性炭等项经济效益出发,综合分析了长柄扁桃开展的自身优势、产品开发现状、产业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提出了长柄扁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梗扁桃(Prunus pedunculata Maxim),别名野樱桃,是榆林沙区的乡土灌木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沙埋、抗风蚀等特性。其种仁可作药用和油料,含油率53%;枝叶牲畜喜食;枝干可作燃料,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和木本油料树种。由于种种原因,长梗扁桃资源遭到破坏,已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挽救这一植物种,198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长梗扁桃的调查研究和育苗试验,现将播种育苗试验结果报道如下。试验地位于榆林西沙,海拔1090米。土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分析了引自不同种源地长柄扁桃和本地榆叶梅树高和地径生长,同时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不同整地方式下长柄扁桃引种造林的树高和地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地种源的榆叶梅树高和地径较引进的长柄扁桃生长量大;不同的土壤条件中,陕西神木种源长柄扁桃树高和地径生长由高到低依次为肥力较高沙壤土肥力一般沙壤土风沙土盐碱土;不同整地方式中,全面整地的长柄扁桃引种造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长柄扁桃俗称"野樱桃",蔷薇科扁桃属落叶灌木,曾广泛分布于陕北、内蒙古、甘肃等地区,长柄扁桃耐干旱瘠薄、抗风沙、适应性强;种仁内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在自然条件下,长柄扁桃种子出苗率低、死亡率高,笔者在生产中对长柄扁桃种子进行催芽试  相似文献   

9.
榆林,这片孕育了陕北民歌的沃土,今年大手笔写绿,响亮地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林业要建设"五个百万亩"基地,即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百万亩优质红枣基地、百万亩"两杏"基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长柄扁桃(Amygdalus predunculata Pall.)在种质资源与分布、种苗繁育与引种栽培、植物形态学与生理学特性和综合效益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针对长柄扁桃当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提出应加强长柄扁桃林地蒸散耗水规律及水量平衡过程、适宜栽植密度及田间优化管理等3个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加快推进长柄扁桃研究,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银水牛果、蒙古扁桃、花棒、白刺、蒙古莸、霸王、长柄扁桃、醉鱼草、沙柳、黄柳、乌柳等11种引进灌木树种的成活率,其中:白刺成活率最高为86.2%,花棒和银水牛果成活率较低,分别为20.4%和40%,其他树种的成活率在52.4%~74.6%之间。以成活率为指标将以上树种的抗旱能力分为4个等级:白刺抗旱能力最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次之,黄柳、长柄扁桃、蒙古莸中等,银水牛果、花棒较差;初步得出了比柠条抗旱力强的6种树种,即:白刺、霸王、蒙古扁桃、沙柳、乌柳、醉鱼草。  相似文献   

12.
对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等4种能源树种分别在生长季进行了灌溉制度、施肥措施、喷施防落素和在造林时蘸根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平均株高、平均当年生长量、平均地径、平均分枝数、平均冠幅长和宽等生长特征均是灌溉12次最高,并随着灌溉次数的减少逐步降低;文冠果则是灌溉9次为峰值,并且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多和减少逐步降低。文冠果和柄扁桃以施牛粪最为理想,而山杏和山桃则以施二胺较好。施肥次数方面,文冠果以施肥2次为宜;而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出施肥3次最好。另外,在造林时对苗木进行蘸根处理可以提高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生长;在开花期喷施防落素可明显提高文冠果、山杏、山桃和柄扁桃的坐果率,增幅分别为56.06%、50.31%、87.61%和17.37%。  相似文献   

13.
对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人工造林地土壤含水量及柄扁桃幼苗水分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干旱,样地土壤含水量降到7.24%以下,柄扁桃自然含水量为68.41%,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为1.01,其自然饱和亏缺为17.94%。持水力测定表明,柄扁桃持水力曲线斜率大。PV曲线分析表明,Ψπ100和Ψπ0值为7.08 MPa。蒸腾速率日进程变化分析表明,柄扁桃的"午休"现象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04-2006年,对山杏、山樱桃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山杏敖汉旗等4个种源苗期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敖汉旗和巴林右旗种源高生长、速生性、苗木形态及整齐度等明显优于万家沟和乌拉山种源。造林初期山杏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差异明显,广义遗传力较大,种源间遗传变异丰富。种源排序为敖汉旗>巴林右旗>乌拉山>万家沟。初步选择敖汉旗为优良种源。山樱桃西苏旗种源苗期高生长、地径生长等明显超过其他3个种源,造林试验表现优秀。固阳种源次之,该种源生物量较高。万家沟和凉城种源生长量、适应性和抗性等都表现较差。西苏旗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对荒漠草原区和山地区2种不同条件下的天然柄扁桃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初选和复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天然柄扁桃优树指标及标准。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入选优树的标准为灌丛高≥1.42 m,平均单枝基径≥1.82 cm,平均单枝分枝长≥24.01 cm,种子长径≥11.50 mm,叶面积≥1.03 cm2,平均单枝分枝数≥16.00条;山区入选优树的标准为灌丛高≥1.61 m,总结实量≥663个,平均单枝分枝长≥25.42 cm,种子长径≥11.69 mm,千粒重≥354.16 g,平均单枝分枝数≥13.00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葫芦岛地区山杏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山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分别比裸根苗和直播造林提高14.7和33.4个百分点;山杏容器苗造林可在春、雨、秋三季进行,最佳造林时间分别为4月初6、月末、11月初;宜使用大、中型规格的容器杯培育苗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区出现灌丛化现象后,灌丛沙堆在退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保育功能和防风固沙作用。[方法]该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3种典型荒漠草原灌丛长柄扁桃(Amygdaluspedunculatd)、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分析3种灌丛形态参数、沙堆形态参数和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探讨其沙堆形态发育和土壤颗粒组成特征,以及与植物灌丛形态特性和固沙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典型灌丛沙堆均为圆锥状,其沙堆高度随沙堆半径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加,即在沙堆形态较小时,随着沙堆半径的增大,沙堆高度增加较快,而随着沙堆底面积不断增大,沙堆高度变化就会趋于稳定且增加速度降低,整个沙堆在水平方向的延伸速度大于垂直方向;沙堆形态参数之间以及与灌丛形态参数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随着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沙堆高度、半径、底面积和体积均呈显著增加(P<0.05), 3种灌丛沙堆体积和固沙率差异性显著(P<0.05),表现为:小叶锦鸡儿〉狭叶锦鸡儿〉长柄扁桃;灌丛使降尘等细粒物质拦截或聚集在灌丛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粒径(<0.1mm)颗粒含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物种灌丛下土壤分形维数差异性显著(P<0.05),表现为:小叶锦鸡儿(2.346)>狭叶锦鸡儿(2.259)>长柄扁桃(2.149)>裸沙地(2.057)。[结论]灌丛越大,沙堆体积越大,灌丛下沉积细物质越多,土壤分形维数越大,植物固沙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浸泡红砂种子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能促进红砂种子的发芽,生根粉、吲哚丁酸、赤霉素、萘乙酸、肽蛋白对红砂苗高的影响较小,生根粉6号、赤霉素、萘乙酸、肽蛋白能显著促进红砂幼苗主根的伸长和地径的增粗,赤霉素和生根粉6号能显著增加红砂幼苗的单株干重。  相似文献   

19.
长柄扁桃产业发展潜势分析及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长柄扁桃的开发利用优势出发,介绍了其种质资源分布的现状,探讨了发展区域的拓展潜力,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相应对策,为今后加快长梗扁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青山不同森林结构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山不同林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是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的总数均随着树龄的增长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林木树种组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榆林地区的土壤细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分布依次为山杏〉油松×沙棘〉油松×山杏〉油松×柠条〉油松〉沙棘〉柠条;劈柴沟地区不同树种组成土壤微生物总量及土壤细菌数量变化为山杨〉白桦×落叶松〉落叶松〉油松〉白桦。不同密度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规律是2 m×3 m≥3 m×3.5 m〉1.5 m×2 m〉1 m×3 m≥1.5 m×2 m,基本上是随密度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