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初步确认该区共有攀援植物24科52属109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22科49属102种,单子叶植物2科3属7种。根据对山东省攀援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的结果,指出本区攀援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①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②区系中热带性地理成分和温带性地理成分相当;③相对于整个种子植物区系来说,攀援植物区系具有更强的热带性亲缘。  相似文献   

2.
鲍思伟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90-93,125
浙江天台山藤蔓植物共有 2 39种 ,隶属于 131属 6 2科。基本特点是 :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 ;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 ,而大科较少。通过属地理成分分析和邻近地区比较分析可知 ,其藤蔓植物区系的温带 -亚热带的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3.
依据野外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藤蔓植物共有64科180属394种,生活习性以木本稍占优势.其中攀援植物群共305种,匍匐植物群共89种.攀援植物群中缠绕类有171种,卷攀类有85种,吸附类有19种,棘刺类有28种,依附类有2种.观赏习性按花色以白色花系最多,按果色以红色果实最多.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赣南藤本植物资源的状况,对其藤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科、属组成、植物地理分布区类型及攀援方式等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赣南共有藤本植物51科、103属、225种(包括变种);(2)以木质藤本属为主(49属),占属总数的47.6%;(3)攀援类型分为4大类,缠绕类种类最多123种,占54.6%;(4)提出具有发展前景的藤本植物22种。  相似文献   

5.
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物种数量特征与区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乔灌木数量特征和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共有维管植物80科157属226种,但优势树种不明显,主要伴生乔灌木有拟赤杨、白花泡桐、银钟花、马尾松、青冈、构树、香桂、木和杜鹃。科、属、种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著优势,群落的演化过程与泛热带及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与近代的热带大洋洲、热带非洲、北温带、东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没有联系。群落特有现象并不十分明显,无中国特有分布科、属、种,只有腊梅科的山腊梅和杉科的杉木2属2种。  相似文献   

6.
于2017年2月对南宁市宾阳县凤凰湖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共有园林景观植物63科116属167种(含亚种、变种、变型),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58科111属162种;植物种类主要以亚热带、热带植物为主,乡土植物81科98属119种,非乡土植物35科44属48种;植物生活型丰富,其中乔木占大多数,灌木次之,攀援植物最少;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和观干5类植物的比例分别为41. 53%、11. 26%、34. 92%、10. 35%、4. 52%。结合植物配置特点,分析其优点与不足,对宾阳凤凰湖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野生木质藤本植物共有63种(包括变种和亚种),隶属于27属21科。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其基本特点是:全为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型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各类温带成分占54.2%,而热带成分占33.3%,表明本区系为暖温带性质;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乌斯吐自然保护区沙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375种,隶属于214属63科.该区维管植物的科分属于各类成分,但优势科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复杂且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9.
南平安上杉木林植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的山坡和山洼2个地段的植物分布,结果表明:老龄杉木林下蕨类植物的比例较天然林大,总共有71科,119属,168种维管束植物,山坡地段的物种丰富度大大高于山洼地段,2个地段的科,属,种共有率分别为63.38%,47.90%,42.26%,说明老龄杉木林都是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山洼地段的热带成分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野生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43种,隶属于63属33科。成分特点为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草本植物占优势。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热带广布)、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总属数55.6%,是本区藤本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温带成分占83.91%,而热带成分占6.99%,表明藤本植物区系成分为暖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1.
河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野生藤本植物共有11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51属26科。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型科属和单种科属较多,而大型科属较少;草本植物占优势。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居首位(23.52%),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69%)、东亚北美成分(11.77%)和东亚成分(11.77%),它们是区系的主体成分;各类温带成分占39.22%,而热带成分占41.16%,表明本区系为暖温带性质;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家仕  黄敏  高清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62-65,71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47科561属1003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是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表明: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明显,15种以上的科有15科,共含209属423种,虽然只占总科数的10.20%,但占总属数的37.25%和总种数的42.17%。属的组成复杂,含1~5种的属共542属,占总属数的96.61%。分布区类型多样,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1类,其中热带分布85科,占总科数的70.83%,温带分布34科,占28.33%,中国特有分布1科,占0.83%;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5类,其中热带分布362属,占总属数的69.34%,温带分布153属,占29.31%,中国特有分布7属,占1.34%。同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非常相似,以热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侵蚀小流域植被恢复群落科属组成及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维管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隶属于89科178属221种,群落优势科趋于明显,含5种以上的科虽只占总科数的16.85%(15科),却占总属、种数的44.57%、52.04%,属内种数的变化范围为1~4,以单种属最多(148属,82.29%);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成分(15属,占65.22%),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丰富的热带性质(65属,42.75%)和明显的温带成分(73属,48.04%),在区系分区上处于从亚热带至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及区域性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福建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蔬菜资源现状,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蔬菜资源36科74属98种,按其食用部位分,嫩茎叶类15科43属58种、芽类6科7属8种、地下块茎类4科4属8种、花果类8科9属13种、其他类1科9属13种;本文分析当地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开发建议,为下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木本植物丰富,有111科440属l559种,317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02科421属l845种。该区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大科,拥有大量属种,但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以热带性质的科占优势;该区440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分布区变型,区系成分复杂;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树木和特有木本植物繁多;热带成分稍多于温带成分,这与该区为常绿阔叶林地带以及该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也表明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和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51科688属2 472种(含种下单位,下同),种子植物有120科631属2 323种。保护区植物科、属、种组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明显优势,科、属、种分别占总数的77%、90%、93%;2)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北温带分布类型、东亚分布类型及泛热带分布类型占据着不同的地域和海拔,并彼此交汇渗透,使该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3)保护区各类温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237属,热带性质的区系成分共计162属,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4)保护区东亚分布类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结合保护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与其它植物区系间的关系,表明保护区是某些植物分布的过渡地带,特别是东亚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7.
河北驼梁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驼梁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04科、433属、878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101科427属870种。含10种以上的科共23科,单、寡种属共43属,这些科、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北温带分布最多,表现出区系过渡性的特点。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林业科学》2006,42(1):7-15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 121属3 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 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亚植物区系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