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语义相关的面向对象林地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物间的语义相关关系,结合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林地信息提取方法,包括影像分割和林地信息提取2大步骤;并以福州市2003年6月成像的IKONOS卫星影像数据为例进行了林地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①通过模糊和最近邻2种分类技术分别完成植被、林地信息的提取,提高了提取过程的合理性;②以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信息提取,不仅能避免细节信息的干扰,还能利用影像的纹理信息,这相当于对影像数据进行了优化,提取结果的精度和完整性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多伦县林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多伦县地形图,将提取的坡度分级图、坡向图与多伦县林地分布图叠置,并选取11项景观指数进行分析。从景观指数角度上得出的结论为:景观优势程度较高的林地类型为灌木林地和有林地,疏林地在平地上的连通性最好,阴坡上物种多样性则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SPOT5的丘陵山区林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最邻近法、隶属度函数法、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利用SPOT5影像对湖南省会同县部分地区进行林地类型提取。结合研究区林地类型,将分类提取6种林地类型、6种非林地类型,并相应地构建分类层次结构。通过比较4种面向对象方法的分类结果,发现最邻近法擅长提取对象特征相近的地物类型,更适合于丘陵地区的林地信息提取。其在南方丘陵山区进行林地信息提取精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法,其总体分类精度可达76.12%(分12类),Kappa系数为0.73(分12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通过经纬度坐标计算1:1万地形图图幅编号的算法,以及通过1:1万地形图图幅编号计算图廓点经纬度坐标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较详细地反映了地表面的物体和现象。它在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已是鲜为人知。对地形图内的自然地理要素、整饰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数学要素都是熟悉的。例如,数学要素中的经纬网(地理坐标网)、方里网(直角坐标网),它为在地形图上迅速而准确地测定距离、方向、面积等元素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生产实践和教学中,本人曾遇到计算处于两个投影带边缘相邻两幅图上某两点间的距  相似文献   

6.
基于MERSI数据的山西森林覆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Y3-3A/MERSI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合成得到假彩色卫星数字图像,结合区域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及森林资源分布等数字化图件,在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及多波段数据非监督分类基础上,将地物覆盖划分为林地、冬小麦、水体和裸地4种类型;采用4种监督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法、平行算法、最小距离法和马氏距离法)进行地物分类;在分析分类结果可行基础上,依据区域森林覆盖数字化图件对林地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确定研究区域林地空间分布结果.结果表明:4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的精度最高,达到85%,其次是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法,平行算法的结果较差.可见,利用MERSI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的山西省森林资源分布结果精度较高,符合实际情况,可作为区域宏观森林资源分布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庄河市为例,介绍了如何应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等工具,在现有庄河市最新林地小班数据库、地形图及高清航拍影像图的基础上,按照辽宁省青山保护功能区划分要求,对庄河市的山体和林地进行青山保护功能区划分,最终完成庄河市青山小班面,为全省青山小班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地宗地勾绘是核心内容,分析了采用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航空正射影像图与电子矢量化地形图叠加进行林改宗地勘界,研究表明:其技术比传统地形图上勾绘宗地方法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勾绘精度。  相似文献   

9.
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乡县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通过对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在林地保护利用中的不足,从健全林地管理制度加强林地保护、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实行分类经营深化改革创新、依托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重点林业绿色产业、提高林地生产力五方面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乡县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通过对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在林地保护利用中的不足,从健全林地管理制度加强林地保护、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实行分类经营深化改革创新、依托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重点林业绿色产业、提高林地生产力五方面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分光学遥感影像技术,对湖南省油茶产业大县汉寿县油茶林地进行分类特征提取、标注样本类别及建立分类模型等操作,实现研究区油茶林地高精度识别。结果显示:利用基于高分光学遥感影像的深度网络智能化提取油茶林地及人工确认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很好识别汉寿县油茶林地的空间分布,与2022年全县油茶精细化调查面积数据对比后精度较高(优于70%);空间分布上,汉寿县太子庙镇的油茶分布集中且面积最大,和地面调查的面积数据相比,该镇的油茶分布面积提取精度最高,为92.57%。研究方法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汉寿县油茶林地斑块,从而为湖南省油茶林地遥感普查与保护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AutoCAD规划图选择CorelDRAW X3绘图软件在地形图上转绘制作林业专业图纸,应用于项目开发占用林地范围的森林资源调查,便于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并进行小班勾画、确界、求积、计算长度等,同时提升图纸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融合影像和林相图的林业资源动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永安市两乡镇的林业小班图层为基础,利用“资源二号”影像与TM影像的融合,有效地增强了不同林地之间的差异和林地之间的界线;并利用1996年林相小班图层,通过属性选择提取不同林地小班专题,转换成感兴趣区域(AOI)。以AOI限制分类范围对融合图像进行分层监督分类,直接得到不同林地的动态变化区域,从而减小林相图更新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以1991、2014年遥感影像、盘龙区电子版地形图、昆明市盘龙区行政区划图为数据源 ,运用ERDAS软件进行监督分类 ,分出两期土地利用类型 ,用G IS软件计算出每期每个地类所占面积 ,计算分析得知 :23年里林地、水域面积在增加 ,草地、耕地、裸地和居民用地在逐渐减少.主要占地类型为草地、耕地和林地三种类型.通过与地形图叠加分析在2000~2200m范围内的占地面积最大.从结果分析得知 :土地利用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政府政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流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林地地类划分是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分析认为,最新林业行业林地地类划分标准《林地分类》(LY/T 1812-2009)中有些地方与《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等国家标准相矛盾,部分地类划分也与林业生产实际脱节,如存在地类层级不合理,未规定各地类统一代码,部分地类名称太长、不准确,乔木树种矮化经营或萌生无明显主干状林地划分为乔木林地不妥,无立木林地下级地类划分不合理等。提出应对现行林地分类系统进行适当修改,并列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FCM和分水岭算法的无人机影像中林分因子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精度小型无人机获取林分调查因子方法,将林分调查因子在低空无人机影像上识别并提取出来,获取树高、冠径等测树因子,建立林分因子测量方法,实现经济、高效、快捷、精准的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及相关林分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多旋翼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基于FCM聚类算法和分水岭分割算法以及形态学运算、阈值分割、图像平滑、灰度化、二值化等一系列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樟子松人工林林分因子。FCM聚类算法和阈值分割法用于提取树梢标记图像,分水岭分割算法对树梢标记图像进行迭代处理从而获得单木树冠分割图像,根据单木树冠分割结果提取单木特征进而计算各林分因子值。【结果】在林地提取中,根据影像的颜色特征绿度分割成功地将林地部分与非林地部分分离开来,确定单木树冠分割范围。在单木树冠分割中,阈值分割法和FCM聚类算法均可有效将树梢标记从林地图像中提取出来;将基于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用于单木树冠分割取得较好效果,大多数单木树冠被单独分割出来,但某些区域仍然存在一定的欠分割或过分割问题。在林分因子提取中,提取的林分因子包括林分郁闭度、林地面积、立木株数和平均冠幅,其中林分郁闭度的测量精度为96.67%,林地面积的测量精度为81.23%,立木株数和平均冠幅的测量精度与单木树冠分割中的树梢提取方法(阈值分割法和FCM聚类算法)及分水岭分割中的2个参数(形态学腐蚀的结构元素大小和中值滤波的窗口大小)有关。针对2种树梢提取方法,分别进行参数组合试验,结果显示2种树梢提取方法使用适当参数组合所得各林分因子测量精度均在80%以上,平均测量精度均在90%以上,其中阈值分割法的最高平均测量精度为94.49%,FCM聚类算法的最高平均测量精度为93.17%。【结论】利用无人机拍摄的人工林影像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将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林业领域中,可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度。本研究提出的林分因子提取方法适用于高郁闭度林分,测量精度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林业资源管理》2017,(4):89-96
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和非林地等林地类型,分别采用最大似然、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验证分类精度,并对分类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表现最好,分类精度为78.7%,Kappa系数为0.76;其次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精度分别为76.8%和72.5%,Kappa系数分别为0.72和0.68;最大似然法表现最差,分类精度为44.9%,Kappa系数为0.39。研究结果可为森林资源信息的快速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GIS下实现地形图空间管理的技术方法。以小陇山林区为例,探讨了我国基本比例尺新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计算方法,结合ArcGIS软件的功能,建立了小陇山林区地形图分幅编号空间查询数据库,实现了地形图空间查询管理手段,同时能建立地形图与林业各项专题图的关系。该方法能应用于国土、测绘、林业等部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之下,3S技术可帮助人们分析各类林地动态变化,可运用景观指数对林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基于"3S"技术提取林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林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以更好地对林地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林地信息是森林经营管理的前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林地信息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方法】以当阳市玉泉乡为研究区,以国产卫星高景一号(SV-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各波段光谱信息和植被指数作为分类特征,采用特征可分性、重要性及特征间冗余度分别构建了4种特征评价准则,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研究区进行林地信息提取,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1)评价准则中,特征重要性优于可分性,特征可分性受高度相关的特征组合(如OSAVI和NDVI等)的影响会造成分类精度的下降。2)在特征重要性和可分性的基础上结合特征间冗余度能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并有效降低特征维数,特征维数由11维降至8维,特征可分性方法和特征重要性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4.65%和4.58%;3)根据特征重要性结合冗余度选择RGVI、EVI、B1、B3、B2、DVI、RVI、Brightness 8个特征,建立SVM线性核分类模型可以达到最优分类效果,总体分类精度高达92.49%,Kappa系数为0.908 4。【结论】SV-1遥感影像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在林地信息精细提取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建立特征评价准则筛选分类特征能进一步挖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为及时、准确地获取林地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同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