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树埋根育苗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在漆树上割取的生漆,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生漆具有防腐、耐酸碱、耐高温、绝缘等优良特性,是工业上的重要涂料,已广泛用于国防军事、纺织、石油、矿山、造船和轻工业等部门。漆树既是天然涂料和油料树种,也是一种用材树种。漆树的种仁可榨油  相似文献   

2.
漆树溯古     
漆树是重要经济树种,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漆树的经济价值,栽培漆树,利用漆美化生活,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3.
漆树(Rhus vernicifera)原产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漆树不仅分泌生漆,而且其果实一漆籽富含油脂,用途广泛,系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我省南部秦巴山区为我国漆树的分布中心,其生漆和漆籽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平利、岚皋、紫阳、镇巴、柞水、镇安等县漆籽产量也很高。据粗略估计,我省年产漆籽可达1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漆树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树种,产品有生漆、漆油、漆蜡和木材等。其中生漆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经济价值极高。金寨县  相似文献   

5.
漆树是我国特有的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速生树种。漆树,又名山漆,为漆树科乔木,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汁液即生漆会使过敏者皮肤接触后产生红肿痒痛,误食会引起口腔溃疡、呕吐、腹泻,但没有生命危险。正因为漆树有毒,多数人不了解它的特性,不敢种植,而野生漆树又成不了规模,致使生漆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漆脂价格年年上涨。  相似文献   

6.
漆毒的治疗方法陈西仓,罗映中漆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木材,树干、果实、叶、花等均有用途。但是漆树各部分均含乳汁(即生漆,其中树干含量最高),其中乳汁含有漆酚,漆酚和胶质等成份,并且漆酶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如果接触漆树,导致皮肤过敏...  相似文献   

7.
<正>漆树原产中国。我国漆树栽培利用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主产生漆,有防腐、耐湿、耐酸、耐高温、干燥结膜快、不易氧化、绝缘性强等优良性能,它是天然涂料。果皮可以提取漆蜡,种子可以榨油,漆蜡和漆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8.
漆树是我国特产经济树种.其主产品生漆是性能良好的天然涂料,素称"涂料之王".漆籽可以榨油,漆油可以提取甘油、制造肥皂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食用.榨油后的饼渣是高质量的肥料和饲料.漆树因品种、生长地点、年龄等不同,漆籽的含油量有显著的差异,一般高山大木漆树的籽较低山小木漆树的籽含油量高;未割漆树的籽较已割漆树的籽含油量高.经测定漆籽皮层(包括果肉)含蜡率为40 %左右,冷却后为黄白色固体,俗称"漆蜡".  相似文献   

9.
中国漆树资源与品种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树是指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属(Toxicodendron)的一类植物,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在世界的漆产业中,中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漆树品种数量繁多,20世纪80年代筛选出农家品种97个、优良品种46个、特优品种14个,具有产量高、漆质优良的特点,其中大红袍、灯台小木漆是值得开发的品种,具有较好的研究及产业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漆树资源不到2亿株,国内年产生漆达2500t.文中从漆树特性、经济价值、资源状况、科研现状、产业发展和前景展望等5个方面概述了国内漆树现状,重点介绍了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的漆树产业发展前景,以期为漆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一种多产品的经济树种,其主产品生漆是性能良好的天然涂料,素称“涂料之王”。陕西省是我国生漆的重点产区,以安康地区的岚皋和平利县产量最大。平利的“牛王漆”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通常将人工栽培的漆树品种称为“小木漆”,把天然野生漆树称为“大木漆”。平利地区漆树栽培品种很多,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分根繁殖而形成的无性系品种。我们在平利县生  相似文献   

11.
漆树Toxicodendron delavayi属漆树科漆属落叶乔木,是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速生树种.其树干割取出的生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可用于家具、建筑物等涂漆.此外,漆树果皮可取蜡,籽可榨油,用途广泛.湖北省是漆树适生区,在恩施、十堰、宜昌、黄冈、咸宁等地均有天然分布或栽培,产于湖北省恩施州的毛坝天然生漆,漆酚含量高、漆膜厚度好、粘度大、光亮度好、燥性好,是我国三大名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漆树幼林危害特点 漆树是一种经济林兼用材林树种,漆树科属,在平利县已有四百多年栽植历史。在该县牛王乡栽植面积达万亩,牛王漆的品质优良,细腻润滑,杂质少,远销国外,被国家质量监督部门予以肯定,称为牛王牌国漆。在平利各乡镇均有大面积栽植,是当地群众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3.
漆树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是中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液是天然涂料树和油料树,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漆树是中国主要采漆树种,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割取的乳液即是生漆,是优良的涂料和防腐剂,能抵抗强酸、强碱以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的腐蚀,又具有易结膜干燥、防辐射,耐高温、耐腐、耐水及绝缘的优良特性,广泛地用于涂饰海底电缆、机器、车船、建筑、家具及工艺品等。种子可榨油;果皮可取蜡;木材可作家具及装饰品用材。 1漆树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14.
漆树育苗     
漆树是我国特用经济树种之一,在我省中、南部的许多地方,均宜大量发展。繁殖漆树生产上多采用分根和播种方法。在种根缺乏或需要大量种苗的情况下,以播种育苗为宜。漆树播种育苗,由于漆籽外壳坚硬,并含有一层蜡质,种皮吸水较困难,如不进行处理和催芽,播后需经1—2年方能发芽出土。为解决漆籽发芽困难问题,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一种育苗方法,现简介如下。一、漆籽的处理与催芽1.机械磨损处理漆籽利用脱粒机脱磨  相似文献   

15.
漆树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既是天然涂料树和油料树,也是一种用材树。由漆树割取的漆液,是我国著名的特产。现在,生漆及其改性涂料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工、纺织、石油、矿山造船和轻工业等部门。漆树育苗可采取播种和漆根育苗两种方式。一、播种育苗:播种育苗较漆根育苗技术复杂,但漆树经过有性繁殖之后,生活力增强,寿命较长,抗病力较强,并能克服漆根繁殖带来的结实减少和提早衰退现象。1.采种:漆籽的成熟期因生长环境的不同有迟有早,一般在中秋节前后成熟。树叶发黄并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种过迟往往因漆籽脱落和鸟类啄食,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漆树(Rhus verniciflua)是我国最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它能生产生漆、漆油、漆腊、优质木材和药物等,经济价值很高。 一、漆树在河北的分布 漆树,原产我国中部,是一种喜光、不耐庇荫、高大的落叶阔叶乔木,在其生长、发育和形成漆液的过程中,常要求较多的水分和较高的热量。据西安植物园的调查,年降雨量少于550毫米的地区,一般没有漆树的自然分布,同时,年平均气温超过20℃以上的地区,也很少有漆树的生长。漆树的分布受到水热条件的同时制约。我国漆树的水平分布范围,大体  相似文献   

17.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nm(Stokes)Barkley)系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从漆树上采割的生漆,为闻名的“涂料之王”。近年来,由于生漆改性涂料的试制成功,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工农业基本建设和工艺美术品生产。同时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已有十几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及许多供销、农林、医药部门进行协作,在漆树及漆化学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近年来漆树方面研究的概况综合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8.
火炬树别名鹿角漆,漆树科漆树属。原产北美洲,广泛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及美国中部地区,现欧洲、亚洲及大洋洲许多国家都有栽培。我国最早于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作为观赏树种引入,随后陆续推广至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和西南许多省区。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区漆树及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是我国重要的特产经济树种,是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重要资源,也是太行山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系统叙述了漆树的分布、生长特性、用途及其在经济、药用、环境方面的价值。同时,对漆树的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漆树采集良种及种子育苗、树根育苗、苗根育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漆树栽培     
王淑萍 《湖南林业》2005,(11):15-15
漆树又名小木漆、山漆树。南漆树割取的漆液,即为生漆,又称国漆,是我国著名的特产,生漆涂刷所形成的漆膜,粘着性强,紧硬而富有光泽,具有独特的耐磨、耐热、耐油性及绝缘性等特点和防潮湿、防虫蛀、防辐射等功能,用途广泛,具有“涂料之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