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材,采取田间随机取样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以探索红树莓果实成熟期影响叶片早衰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的全N含量分别为22.85、21.74、20.47mg·g~(-1)和21.43、19.26、17.35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全氮(N)含量分别为24.50、23.32mg·g~(-1)和20.71、19.12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磷(P)含量分别为1.20、1.13、1.13mg·g~(-1)和1.05、1.01、0.96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镁(Mg)含量分别为9.38、10.01mg·g~(-1)和8.26、7.90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中部叶片果实成熟盛期、末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02、11.54mg·g~(-1)和8.20、8.91m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植株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全Mg含量分别为10.41、11.06mg·g~(-1)和9.11、9.30mg·g~(-1),差异显著。果实成熟初期和盛期,正常和早衰植株上部叶片全铁(Fe)含量分别为558.41、1 198.22μg·g~(-1)和314.94、454.09μg·g~(-1),差异显著;正常和早衰下部叶片在果实成熟初期、盛期和末期,全Fe含量分别为1 343.82、1 561.57、2 011.20μg·g~(-1)和909.03、1 139.30、1 559.66μg·g~(-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刺芹侧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刺芹侧耳整个栽培周期中基质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为进一步探索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菌丝吸收利用氮后合成的有机氮载体以及转运和传递方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发菌阶段显著上升,在后熟阶段及搔菌处理时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子实体生长阶段,基质菌丝体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基质菌丝体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精氨酸(Arg),现原基时含量达到最高值为7 082.30μg·g~(-1)(占比65.86%),从现原基到子实体成熟过程中基质菌丝体中Arg含量逐渐下降,最终为1 741.31μg·g~(-1)(占比40.67%)。由此推测Arg在刺芹侧耳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油绿苦瓜、珍珠苦瓜和大顶苦瓜这3种不同苦瓜的营养成分与皂苷含量的差异,笔者以5个油绿苦瓜品种(系)、4个珍珠苦瓜品种(系)和5个大顶苦瓜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皂苷和皂苷单体的含量,探讨不同苦瓜营养成分与皂苷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苦瓜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含量变幅分别为(5.1~5.8)(、0.7~0.9)g·100 g~(-1),两者差异均不显著,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18%、8.75%;不同苦瓜果肉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变幅分别为(36.7~71.0)mg·100 g~(-1)、(0.28~0.65)g·100 g~(-1),两者均存在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7.52%和26.00%‘;油瓜材料3号‘’珍珠材料2号’和‘珍珠材料3号’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苦瓜品种(系),其他品种(系)间均无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为8.75%。不同苦瓜果肉皂苷的总含量变幅为(12.39~17.65)mg·g~(-1),变异系数为11.35%。不同品种(系)中都含有苦瓜皂苷L和苦瓜皂苷K,其他皂苷单体在一些品种(系)中未被检测出,说明该皂苷单体在这些品种(系)中含量很低或不存在;苦瓜皂苷元I和苦瓜皂苷II在超过一半的品种(系)中未被检测出。皂苷单体总含量变幅为(68.61~260.79)μg·g~(-1),基本属于弱相关或者不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选育皂苷含量适中且鲜食品质优良的苦瓜新品种(系)或皂苷含量高的医用原料栽培苦瓜新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枇杷新品种‘火炬’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枇杷是由‘白玉’ב田中’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枇杷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红色,果面光滑,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软,风味甜酸,平均单果质量60 g,最大单果质量96 g,果形指数1.02,每果实含种子1~5粒,可食率69%。蔗糖含量48.9 mg·g~(-1),葡萄糖含量35.9 mg·g~(-1),果糖含量46.9 mg·g~(-1),苹果酸含量5.3 mg·g~(-1)。果实生育期180 d左右,在上海地区6月初成熟,单穗花朵数量平均86朵。成枝力较强。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南瓜品种,测定了12个中国南瓜品种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总糖、还原糖、淀粉、氨基酸、水分)及8种矿质元素成分含量,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蜜丰’的还原糖和总糖、淀粉含量(ω)最高,分别为1.59、1.97、1.16 g·100 g~(-1);‘蜜本3号’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0.69 g·100 g~(-1);‘改良蜜本’的水分含量最高,达到94.06%。各营养成分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2.43%,水分变异系数最小为4.34%。总糖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8,氨基酸与水分含量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6。南瓜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中钾的含量最高,平均为2 121.58μg·g~(-1),锰的含量最低,平均为1.69μg·g~(-1),其中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7.53%,最小的为铜,为11.38%。钙与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锰与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锰与钠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酸枣新品种“邢酸8号”主要特性及嫁接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酸8号"是从邢台县野生酸枣中选育的鲜食药用两用酸枣新品种,干酸枣可溶性糖含量17.2%,总糖含量50.7%,酸含量1.51%,酸枣仁皂甙A含量(350±13.3)μg·g~(-1),酸枣仁皂甙B含量(103±11.1)μg·g~(-1)。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荔枝种质资源功能性品质并为抗氧化活性种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35个荔枝品种成熟果实果肉中多酚、黄酮、维生素C含量,从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三个方面分析各品种抗氧化能力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各品种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比较和分类。【结果】(1)不同荔枝品种间多酚、黄酮、维生素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0.01),其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为64.92~173.64、2.01~23.45、69.74~186.22 mg·100 g~(-1),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81.5%~97.76%;总黄酮含量介于73.44~331.52 mg·100 g~(-1);维生素C含量介于6.00~56.33mg·100 g~(-1);不同荔枝品种间DPPH清除能力介于71.78%~99.61%,FRAP介于1.18~10.10μmol·g~(-1),ORAC介于0.97~39.72μmol·g~(-1)。(2)荔枝果肉中游离多酚、总酚、总黄酮含量与FRAP、ORAC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维生素C含量与FRAP呈显著正相关(p 0.05);依据相关系数大小排列:游离多酚总酚总黄酮ORACFRAP结合多酚维生素CDPPH清除能力;(3)聚类分析依据功能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高低将35个荔枝品种分为4大类。【结论】不同荔枝品种间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 0.01),多酚、黄酮类物质是荔枝果肉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妃子笑‘’绿纱‘’红绣球‘’井冈红糯‘’岭丰糯‘’金包银‘’状元红’是一类多酚、黄酮物质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葡萄10号'是以'维多利亚'为母本',玫瑰香'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早熟葡萄新品种。平均单穗质量490g,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粒质量8.5 g,果粒成熟后黄绿色,果皮薄,果肉较硬而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7.9%,可溶性总糖含量16.0%,总酸含量0.57%,糖酸比达到28∶1,单宁含量含量433 mg·kg~(-1),维生素C含量5.41 mg·100 g~(-1),氨基酸含量5.09 g·kg~(-1)。郑州地区7月中下旬充分成熟,从萌芽至浆果充分成熟约需110 d'。中葡萄10号'属于欧亚种葡萄品种,适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栽培,对灰霉病具有较强抗病力,对霜霉病抗病力中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黄牛肝菌(Boletus auripes)、黑牛肝菌(Boletus nigrican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等3个品种牛肝菌的矿质元素、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营养评价标准评估其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牛肝菌均富含磷、钾、铁、硒等营养元素,尤其是磷、钾,其含量分别高达2.34mg·g~(-1)~4.01 mg·g~(-1)、25.7 mg·g~(-1)~29.5 mg·g~(-1)。牛肝菌富含蛋白质和多糖,蛋白质含量为27.9%~35.8%,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美味牛肝菌黄牛肝菌黑牛肝菌;而多糖含量均约为12.0%,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必需氨基酸占比,黄牛肝菌为41.62%、黑牛肝菌为44.84%、美味牛肝菌为47.18%。美味牛肚菌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略高于其它2种牛肝菌,整体上美味牛肝菌的评分接近FAO标准模式蛋白,而3个品种牛肝菌的氨基酸系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甘蓝新品种‘西园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李成琼  宋明 《园艺学报》2016,43(6):1213-1214
‘西园16号’甘蓝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11B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1121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100 d左右。单球质量2.1 kg左右,叶球扁圆形,紧实,耐裂球,品质优良,球叶维生素C含量0.335 mg·g~(-1),纤维素含量7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耐根肿病。产量约61.5 t·hm~(-2)。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1.
‘农大金猕’是以‘金农2号’猕猴桃为母本,以‘金阳1号雄株’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果实近圆柱形,果皮褐绿色,被稀疏短绒毛,平均单果质量82.1 g。果肉黄色,肉质细嫩多汁,风味香甜爽口,维生素C含量2.04 mg·g~(-1),总糖14.2%,总酸1.42%,可溶性固形物20.2%。在陕西关中地区9月上旬成熟,盛果期产量30 t·hm~(-2)。  相似文献   

12.
‘粉红公主’草莓由‘章姬’与‘给维塔’杂交育成。果实圆锥形或楔形,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0.5 g,最大单果质量43 g。果面粉红色,有光泽,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4%,维生素C含量为0.589 mg·g~(-1),还原糖含量为4.25%,可滴定酸含量为0.63%,果实硬度为1.4 kg·cm~(-2)。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1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3.
越橘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对高丛越橘和半高丛越橘品种的糖酸组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橘品种的果糖含量在21.38 ~ 45.13 mg · g-1之间,平均为31.72 mg · g-1;葡萄糖含量在20.53 ~ 45.79 mg · g-1之间,平均为31.20 mg · g-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比值为1︰1.02。苹果酸含量在0.16 ~ 3.73 mg · g-1之间,平均为0.61 mg · g-1;柠檬酸含量在1.50 ~ 13.13 mg · g-1之间,平均为7.31 mg · g-1;柠檬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92.30%,说明越橘品种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越橘品种间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4.25% ~ 95.45%之间,高丛越橘种内各组分变异大于半高丛越橘;各糖酸组分比较,果糖变异最小,苹果酸变异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 HPLC 法测定分析了29个西兰花品种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结果检测到8种硫代葡萄糖苷,包括4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3-甲基吲哚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总硫苷含量平均为11.27μmol/g,RAA、GBC 和 NEO 是西兰花三种主要的硫苷成分,分别占总硫苷含量的34.78%、25.02%和23.25%。不同西兰花品种的总硫苷含量变异范围5.60~17.04μmol/g,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早熟欧李新品种‘京欧1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早熟欧李新品种‘京欧1号’是于1999年从实生苗选育而来。平均单果质量6.2g,出汁率8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可溶性糖含量7.85%,总酸含量1.12%,糖酸比7.01,钙含量249mg·kg-1,维生素C含量380mg·kg-1,氨基酸总量5.13g·kg-1。果实在北京地区7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6.
王玉婵 《长江蔬菜》2011,(24):14-17
对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DC)不同器官根、茎、叶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水量、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黄酮,槲皮素和绿原酸等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子菜中含有人体所盐需的9种氨基酸和11种矿质元素,其叶片中含有丰富的VC,含量达到2 522.7 μ...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新品种‘亚优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优8号’是从浙江省建德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较大,坚果质量5.72 g,纵径25.19 mm,横径22.25 mm,果形指数1.13。出仁率44.8%,果仁含脂肪61.10%,蛋白质65.30 mg · g-1,钾2 820.2 μg · g-1,钙1 275.7 μg · g-1。7年生树平均坚果产量1 291.65 kg · hm-2,早实、丰产,综合性状优。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循环提取获得一种新的灵芝提取物。分析表明,其蛋白质34.41 g.100-1.g-1、可溶性粗多糖40.0 g.100-1.g-1和矿质元素磷1.66 mg.g-1的含量分别高于普通灵芝提取物32.96%、29.45%和30.71%。提取物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量为17.43 g.100-1.g-1,较普通提取物12.95 g.100-1.g-1高34.57%;此外,还检出2种天然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含量分别为21.92 mg.100-1.g-1和45.97 mg.100-1.g-1。液相质谱分析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检测到至少13个清晰的分子离子峰,m/z范围为266.1~678.5,与香豆素、甾醇类、三萜酸及三萜皂苷等小分子天然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信息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连童’草莓是以‘童子1号’为亲本,以引发连作障碍主要因子尖孢镰刀菌毒素和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混合液为选择压力,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诱变选育的新品种。果实长圆锥形,果面光滑,有蜡质光泽。果味微酸,香味浓,果肉橙红至红色。含可滴定酸0.17%,可溶性固形物11.3%,总糖7.9%,维生素C 0.793 mg·g~(-1)。果实硬度2.325 kg·cm~(-2),耐贮运。抗枯萎病、灰霉病和白粉病。产量在34 500kg·hm~(-2)以上,适合在河北、山东等省露地、拱棚和温室栽培。与‘童子1号’相比,连作障碍发生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对杧果采后病害生理的影响,【方法】以紫花杧果为试验材料,利用绿色木霉菌(T.viride)发酵液对杧果进行处理,测定杧果采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30±2)℃、RH90%~95%条件下,T.viride发酵液处理可降低采后杧果的呼吸强度,并使其呼吸高峰推迟1 d。处理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最大值出现在第8天,比对照组推迟了2 d;其健康组织维生素C第3天上升至最高含量,分别达164 mg.kg-1和173 mg.kg-1,而对照组和处理组的病斑周围组织的维生素C含量在0~9 d内均呈现下降趋势。T.viride发酵液处理延缓了病斑周围组织的可滴定酸下降,损伤接种至第6天,处理组果实病斑周围的可滴定酸为0.36 mg.g-1,高出对照组16%。处理组病斑周围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峰出现在第6天,比对照组延迟1 d。T.viride发酵液处理降低了杧果组织丙二醛含量,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最大值分别为4.18μmol.L-1、5.23μmol.L-1;贮藏1~9 d,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能有效减缓杧果采后病害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