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十五”期间,巴盟国有林场将重点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业的带动示范作用。   ──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重点围绕天保工程,抓好国有林场的造林、封育和飞播工作。巴盟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 281.647万亩,占全盟国土面积的 2.85%。“十五”期间,全盟国有林场每年至少要完成 3~ 5万亩的造林、 10万亩的封育和 5万亩的飞播,“十五”末期全盟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将达到 93.402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33.16%,这样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天保工程的实施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国有林场的示范、骨干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盟河套灌区栽培枸杞经济林始于6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枸杞林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兼有防护、食药用双重作用。而巴盟河套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并有引黄自流灌溉的便利条件。因此,枸杞在河套灌区广有栽植,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灌区枸杞经济林发展面积已达到25万亩,年产干果500多万公斤,产值900多万元。枸杞已成为巴盟地方名优特产和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枸杞作为巴盟河套灌区盐荒地造林…  相似文献   

3.
巴盟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 ,土地肥沃 ,是自治区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各级渠沟星罗棋布 ,形成了良好的灌排体系。在市场经济调节下 ,全县综合农业开发迅速发展 ,林业生产特别是经济林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 ,县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二届三次人代会通过决议 ,建立20万亩商品经济林基地 ,经济林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一、五原县经济林现状 :经济林是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直接经济效益最显著的林种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在培植资源发展高效林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原县现有经济林面积112260亩 ,其中果树89130亩 ,枸…  相似文献   

4.
巴盟林业建设“八五”成绩可喜“九五”前景诱人“八五”时期,巴盟林业建设步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效益突出的正轨,有力地推动了全盟经济增长和致富达小康的进程。主要成绩是:——全面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八五”期间,全盟累计造林合格面积136.9万亩,是...  相似文献   

5.
天牛围歼战──巴盟除治天牛工作侧记本刊记者郭宏,李国军1990年,巴盟部分地区相继发生林木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危害,并迅速蔓延开来,严重威胁到巴盟地区417万亩林业建设成果。为此,巴盟盟委、行署果断地作出了“集中力量、拔点除源、群防群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芮城县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地带,位于黄土高原第一台阶。昔日,这里荒山秃岭,沙尘蔽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如今,这里30万亩水果林成方连片,10万亩花椒林遍布山川,山上万亩天然林四季常青,滩涂万亩生态林郁郁葱葱;这里既是山西省的苹果十强县之一,又是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既是“全国干果经济林生产先进县”,又是“中国名特优花椒经济林之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8%,到2010年,2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将超过50%以上。这一切成就,凝结着一名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牧民收入,赤峰市市委、政府提出了全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万亩高效节水经济林的目标。2011年,赤峰市安排经济林建设任务22万亩,目前已完成经济林工程建设22.09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0.4%。  相似文献   

8.
镇安县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稳步实施,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先后被国家授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板栗之乡”等荣誉称号。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计退耕还林40.6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6.94万亩,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加强经济林行业管理,办好以经济林为主的绿色产业,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林业部制定了“九五”我国经济林建设新目标。 “九五”期间,林业部计划在全国重点抓好十大经济林建设开发区,500个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县,100个经济林示范点的建设。规划建设面积2870万亩,其中新发展1812万亩,改造1058万亩,并建设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外向型创汇基地,同时逐步配套形成储运、加工、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全省现有经济林3275.86万亩,其中”十五”期间新增面积1037.08万亩。新增的干果类面积570.07万亩,水果类181.28万亩,调料类122.96万亩。在“十五”期间经济林建设有几个特点:首先,栽植规模迅速扩大,栽植呈现区域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河套平原有引黄自流灌溉的有利条件,发展林业基础好。过去,在林业生产上只注重增加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防护林、薪炭林较多,经济林偏少,品种也落后。后来巴盟人民解放了思想,坚持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一起上,又突出经济林和用材林的指导思想,巴盟苹果梨经引...  相似文献   

13.
孙欣  张军 《林业月报》2000,(1):24-24
陕西省在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恢复森林植被的同时,大力营造经济林,在渭北、黄河沿岸、白于山区等地发展经济林70万公顷,建成了苹果、花椒、柿子、核桃、梨、红枣、山杏等八大经济林基地。据统计,八大经济林基地共带动建立各类果品加工厂、包装厂400多个,各类果品市场1000多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4.
庆林 《甘肃林业》2006,(5):45-45
庆阳市高度重视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基地化建设、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开发的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全市根据果品销售快、效益好、农民发展林果业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继续把林果业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抓栽植,扩大规模。全市上半年栽植各类经济林17.46万亩,其中苹果7.88万亩,建办栽植示范点22处。  相似文献   

15.
4月下旬以来,巴盟林业建设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林速度不断加快,每天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截止到5月21日,全盟共完成人工造林79.6万亩,是计划任务66.9万亩的119%,比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44.1万亩,是计划任务51万亩的86%;“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完成5.8万亩;日本海协贷款造林完成24.2万亩,是计划任务15.9万亩的152%;速生丰产林工程完成  相似文献   

16.
梁军兵 《中国林业》2012,(17):60-60
今年以来,山西省壶关县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园区带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高标准完成经济林2万亩,为实现“十二五”末户均1亩经济林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加快经济林发展步伐,壶关采取了“三举措”:一是加强技术培训。聘请省、市林科院专家进行实地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平陆县实现人均二亩经济林平陆县委、县政府在今春植树造林中,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林,提出倒“三、七”的战略目标,要求人均二亩经济林今春一步到位。现在县、乡二级主干道路两侧普遍建成“马路果园”,坡岭地不留空档,都种上经济林。通过今春背水一战,全...  相似文献   

18.
《绿化与生活》2002,(5):27-27
根据市政府“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要求,通州区2002年实施的“两河一路”绿色通道工程包括潮白河、温榆河、六环路、共涉及8个镇,97个自然村,总长97.9公里,规划绿化面积4.6万亩,实际完成44513亩,植树301.09万株。其中永久性绿化带面积7959亩,速生林面积11233亩,经济林面积20907亩,苗圃4414亩。  相似文献   

19.
张凡  于文军 《国土绿化》2008,(10):60-60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宁夏固原市将“两杏一果”等林业后续产业培育做为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以杏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4万亩,果品总产量47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8600万元。到2013年,全市计划新增经济林面积36万亩,总面积达到14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总产值达到6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经济林的收入提高到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总面积9662万亩。沙漠、戈壁、高原、丘陵、荒山穿插分布,沙漠总面积达1400万亩,荒漠化面积达2258万亩,有五分之四的地区处于干旱、贫瘠状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给巴盟生态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巴盟林业局全面实行了两手抓战略。一手抓规划编制。制定了《巴盟2001-2015年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确立了每年造林10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4.76%增长到20.1%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生态建设“四区五线”的建设布局。另一手抓项目争取。实行“三三制”工作原则: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跑项目,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抓项目的落实,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搞好日常工作。林业技术人员精心编制可研报项目,先后争取到国家生态建设投资4.5亿元,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区禁牧、乌拉特草原生态恶化地区围封转移、山旱区和套区坡耕地、沙化地退耕、河套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等治理措施。掀开了防治荒漠化、全面整治生态环境的幕布。巴盟有宜林地2500万亩。为切实加快造林进度,巴盟从四个方面活化了营造林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实行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和林业建设一票否决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