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沙地葡萄的栽培实践,提出关于沙地葡萄的从整地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以及水肥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措施,为沙地葡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12 沙地衬膜葡萄栽培模式12 .1 模式概述  通过地下衬膜措施 ,达到节水、节肥生产价值较高的经济果树葡萄 ,不失为沙区群众一条致富门路。12 .2 模式适宜条件  有一定灌溉条件的贫瘠沙地。12 .3 技术思路  贫瘠沙地水肥俱缺 ,虽有一定灌溉条件 ,但因沙地漏水漏肥极为严重 ,要大量栽植需要大水大肥、经济价值较高的葡萄是很不现实的。地下衬膜 ,可以防止沙地漏水漏肥 ,使沙地发展葡萄成为可能。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多 ,但因可以多年受益 ,不失为贫瘠沙地发展高效经济的一个好办法 ,节水栽培的有效措施。12 .4 主要技术措施   ( 1)…  相似文献   

3.
根据“适地适栽”的原则,在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引进74个葡萄品种。经六年栽植观察,初步摸索出沙地葡萄适宜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显著的效益。同时筛选出适宜奈曼沙地栽培的10个生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并已推广。研究成果为奈曼沙区和科尔沁沙地葡萄栽培良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地栽培葡萄,不仅风味优美,颜色鲜艳,含糖量高,而且也可免受根瘤好的危害,确保葡萄高产稳产。我们在试验区栽植了龙眼、巨峰、户太8号、黑奥林、京早晶、早藤、红地球、白鸡心、牛奶等品种。植后3年开花结果,产量较高。龙眼由于易栽培,抗旱、抗寒,产量高,群众喜欢栽培;乍娜由于早熟,品质好,群众评价很高。在沙区大量栽培葡萄,对沙区人民脱贫致富,满足城乡人民对水果不断增长的需要,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1育苗通常采用压茶和扦插育苗。1·1扦插法在先年秋季植株进入休眠之后,从健壮无病的植株上,选取充分成熟的1年生枝条作…  相似文献   

5.
通辽市科尔沁区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沙化土地面积近30万亩。近年来,科尔沁区把发展沙地葡萄产业作为防风固沙、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牧民栽植沙地葡萄。  相似文献   

6.
通过甘肃嘉峪关戈壁滩紫轩酒业葡萄园栽培的贝达及4个抗性砧木3309C、101-14、5BB、SO4进行田间栽培观察,发现4个抗性砧木只从新梢生长量来看,河岸葡萄与沙地葡萄杂交的后代生长量显著要高于河岸葡萄与冬葡萄的杂交后代,这与田间观察的节间长度3309C>101-14>5BB>SO4是一致的,4个抗性砧木在本地区栽培均表现出一定的抗寒性,新梢的生长量显著不同,由此可见4个抗性砧木及其贝达在抗旱性和耐盐碱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绿竹是福建省广泛栽培的乡土竹种之一,是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优的竹种.通过对福鼎市秦屿镇蒙湾沿海沙地绿竹栽培结果的分析表明,绿竹在沿海沙地上种植可以发挥防风固沙、防浪护岸等多种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绿竹在沿海沙地栽培技术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寒冬时节,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万亩沙地葡萄园区内,镇党委书记郭福军和班子成员已开始筹划2012年的沙地葡萄种植了。仅2年时间,开鲁镇沙地葡萄已发展到了5000亩,到2012年将达到1万亩,昔日的荒沼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为实现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共赢,开鲁县通过“农户自筹、政府补贴、金融贷款、项目倾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走出了一条“治理沙沼、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农民致富、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科尔沁沙地笋芦引种栽培的试验情况,表明芦笋不仅有很好的药用及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固土防沙、改良土壤等固沙作用,是沙地应大力发展的一种固沙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0.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开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蹬口县防沙林场第三作业区建立沙地综合治理试验基地,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杨树丰产林集约栽培模式;杨树丰产林产量及其生长规律;杨树丰产林经济效益和基地建设综合效益分析等研究工作。基地的杨树丰产林的生长普遍超过自治区地方标准和国家制定的丰产林指标。沙地经过以营造杨树丰产林为主的综合治理,使原来的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成为栽培用材林、果树、农作物和牧草的生产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