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分密度管理图(又称控制图)系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编制而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主要用来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最高经济收益,具有准确、直观、便于使用等优点.随着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林分密度管理图将逐渐成为确定森林经营类型、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预测和造林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可用于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予测、因地制宜确定更新树种、初始密度、培育年限和材种规格、按培育目标控制林分密度等,以达到森林的永续高产和多效益的经营目的。可见它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重要工具,但编制密控图的模型和公  相似文献   

3.
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掌握林分的生长与立木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控制单位面积产量,培育目的材种,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就吉林省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探讨了密度效应数学模型及其图象,绘制了五种森林类型的林分密度控制图。随着森林经营强度的提高,密度控制图将成为定量间伐和生长预测的重要工具,对于资源调查、造林设计、更新普查和经营管理也能提供参考性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表达林分生长与密度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具。它由林分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最大蓄积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组成。在森林经营工作中主要用于林分的定量间伐,生长量预测预报和资源清查规划等方面。为了在次生林经营中准确确定各项作业措施类型,合理控制间伐强度。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林业  相似文献   

5.
<正> 林分生长量是森林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生长量的调查和预估,将为合理地经营森林提供依据。由于森林连续清查体系所得到的宏观生长量不能落实到山头地块,满足不了基层林业生产的要求;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生长预测应用于现实林分也有困难;林分生长直接测  相似文献   

6.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依据林分密度效应理论编制的 ,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密度管理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组曲线组成。该图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估计值平均检验精度为 88.4% ,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估测需要。它能广泛应用于林分定量抚育间伐、生长收获预估、森林资源清查、造林设计、森林类型划分等许多方面 ,是集约化经营森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管涔山云杉天然林人为控制密度生长过程的探讨张良富杨枢平*谷建才朱勇*经营森林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各项营林措施,主要是疏伐措施,使森林达到预期的目标。经过间伐的林分生长过程,不是自然生长,而是进行了几次间伐的生长过程,林分的蓄积变化如图1。本文建立的...  相似文献   

9.
<正> 新的林分密度控制图,是遵从生物生态学原理,引导抚育间伐对象的林分向理想林分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图。主要是用于林分各生长阶段的抚育间伐,以达到培育良材和高产等多种预期目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作为一种集约经营的重要工具,在日本、美国和我国,都已开始应用于定量间伐和产量预估等方面。过往编制的密度控制图,是根据吉良龙  相似文献   

10.
蓝桉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按林分测树因子中的(?)u、(?)、V与立木密度N相互关系建立模式进行编制。它是以数图的形式来表达林分密度与单位面积蓄积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文中介绍了蓝桉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过程及应用示例。它可用于定量间伐、产量预估、资源清查和造林设计,是一种森林经营图,是集约经营的重要工具,具有直观、简明和应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试验是通过实验林场“九五”森林经营规划外调查结果,随机抽取日本落叶松林分 30 个作为样本,利用林分密度控制图求积结果与利用一、二元材积表所计算林分蓄积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得出林分密度控制图法是一种精度高、直观、适应性较强的森林资源清查办法。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云南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云南松林分生长与立木密度间的数量关系,经营好我省的云南松林,合理利用林地生产力,确定林分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立木密度,从而提高林分生长量,缩短培育期。我们针对滇中地区的自然特点及林分生长情况,应用林分密度这个可控变量和林分因子中可测定变量之间的联系,在引用国外吸取国内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该地区云南松林分密度控制图。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来编制的,  相似文献   

13.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科学经营森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森林多种效益永续的原则,通过小班经营法,因林制宜进行扶育间伐和生产予测以及确定更新树种,初始密度,培育年限和材种规格,按培育目标控制林分密度(株数),以达到森林的永续、高产和多效益的经营目的。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从总的看,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采,二是育。采和育是对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森林经营管理、预测预报的常用工具。本文据大青杨的258块标准地材料,试用PC—XT计算机,编制了我省天然大青杨林分密度控制图,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5.
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6.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木胸径和材积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产量结构,林分密度又是在营林工作中能够有效控制的因子,因此研究林分的最佳经营密度对实现林业产出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山西省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12个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样地5年内的胸径生长量和生长率、蓄积生长量和生长率数据,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分析最佳经营密度。研究认为,以培养大径阶木材为目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在900株/ha左右;以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或提升总体林分产量为目的的的人工油松林最佳密度宜控制在1320株/ha左右。寿阳县国营罕山林场油松人工林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培育目标是实现森林生态效能最大化,因此株密度应控制在1320株/ha左右。  相似文献   

17.
林分密度管理是森林经营工作关键的一环,探索林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合理密度也成为林业科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林分胸径与冠幅、密度的关系的探索,为林分密度管理科学化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指数是基于林分层次,对于量化林分密度与生长情况所提出的一项指标,其研究的核心是掌握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在森林决策经营问题上,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研究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其中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的建立及预测的准确性一直是个难题,考虑众多林分生长指标后,林分密度成为了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核心问题。对于多种多样的林木种类和复杂的林分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指数的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本文将就林分密度指数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东部山区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落叶松生长发育。日本落叶松在辽宁省占人工林总面积15%,蓄积量占20.9%。为提高经营水平,掌握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数量关系,在吸收国内外编制密度控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密度控制图,以期达到科学营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的好坏也影响着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而人工林经营主要是通过调控密度来实现的,适宜的林分密度以及合理的密度调控可以改善林分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杉木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从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的设计、调节以及效益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